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穿越历史>士兵突击之谁与争锋>第55章 年终考核之背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章 年终考核之背书



       乘车射击训练,成才练的最多,也最熟练。他的85狙成了全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枪一个,弹无虚发,引起了考核组的注意。

       团长拿着望远镜,问道:“那个兵叫什么名字?把他的档案给我找出来。”

       “是!”一个参谋立即执行命令。

       接下来是技术考核,观察室旁边支了几张桌子,旁边写着“技术考核”几个大字,团部的团长、参谋长和几个参谋都坐在后边。

       射击完毕的战车上,士兵们下车直接跑到桌边列队。

       为了节约时间,队列和战术理论的考核合二为一。

       三班快速列队,许三多在队首,史今在队尾。

       史今直刷刷地站在考核组的面前,他们的队列站得笔直,无可挑剔。

       “敬礼!”

       “礼毕!”

       史今大声喊道:“报告首长,钢七连一排三班射击完毕,请指示!”

       “入列!”

       “是!”史今回到队列。

       考核组的参谋长,一边找回答的士兵的名字。

       一个团那么多人,不可能每一个都考,全部是随机抽人,然后随机抽题。

       参谋长抽到的是许三多,因为按照队列,他排在第一个。

       参谋长看着书上的题目,提问道:“一零五坦克主炮膛压?”

       许三多是装甲侦察连的,没想到参谋长却真的提问了坦克数据。

       但对许三多来说,背书都从来都不是个事儿。

       他立即开口回答道:“最大五百零九点五兆帕斯卡,正常四百四十一点三兆帕斯卡。”

       参谋长没有在意,点了点头,接着问了下去:“脱壳穿甲弹1000米距离下降量?”

       许三多依然对答如流:“四十七米每秒,一千米立靶密集度为零点三米乘零点三米。”

       史今他们一下都愣了,都暗暗地有点觉得怪异。旁边的干事发现题目不对劲了,忙对着参谋长说道:“错了错了,他们是装甲侦察兵,不是坦克连的,你考他们坦克数据干嘛?”

       参谋长这才醒悟过来,一脸错愕地看着许三多,竟然有点儿纳闷:“我考错了吗?可是他答得很对啊!”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问许三多:“你把整本书都背啦?”

       许三多回答道:“报告,是的!”

       参谋长好像不太相信:“你可别太吹牛了。”

       许三多的回答是:“报告,我就是死记硬背。”

       参谋长笑了:“你别吹掉了底,就算是纸,它也六百多页呢。就说你们那车吧,七十三毫米滑膛炮药室容积、后坐长度、最大后坐阻力是多少?”

       “零点六八三立方升,一百四十八毫米,九八点零六千牛顿。”

       王庆瑞团长笑嘻嘻地在旁边看着,就接过话茬去继续问道:“那么技术和结构特点是什么?”

       许三多毫不犹豫地回答:“该炮系低膛压滑膛炮,身管和炮闩由螺纹连接,采用立楔式炮闩,闩体内装有电击发装置,反后坐装置采用同心式制退复进机。”

       “行了,行了。”参谋长终于信服了,他发现许三多真的是一字不差。

       指导员洪兴国看着许三多如此露脸,脸上早已经笑开了花。

       在连队扎堆的地方,各连队的兵也在哗哗地翻着书互相提问,算是一个临阵磨枪。

       士兵们互相考着成才:“八一杠枪管的长度是多少?”

       “班用轻机枪有效射程理论射程是多少?”

       “红缨导弹的斜射距离?”

       成才现在是一个人在对付三个人的提问,对答如流:“四百四十毫米,六百米,六百到七百四十发每分钟,四千五百千米。

       “成才,厉害啊!”对面几个士兵立即伸出来几个大拇指。

       成才一脸的得意:“这些问题太简单了,增加难度,增加难度。”

       另外一边,团长笑呵呵地继续提问:“我问你,咱们八二迫击炮的尾管材料是啥?”

       团长亲自提问,把许三多吓慌了,他迟疑着,嘴里说道:“八……八……八……”

       史今意识到了什么,赶忙往前面走去。

       团参谋长看见了,指着他问道:“前边那位,你干什么?”

       史今立即解释道:“报告参谋长,我是他的班长。”

       参谋长明白了:“让他过来!”

       史今走到前面,到了许三多的身边不远处站定。

       许三多看见史今来了,心中有了底气,腰杆就挺得直了一些。

       他的嘴也顺了:“八二炮用的是铝合金尾管。”

       王庆瑞故意刁难道:“八二炮上用了一项中国首创的技术,是什么?”

       许三多拿不定主意了:“全保险引信,旋入式药管,自锁式高低机,还有……套筒式缓冲机?咱书上都没写,我和李兵查军史资料才找到的。”

       “对!就是套筒式缓冲机!”王庆瑞很高兴,听许三多说起李兵的名字,继续说道,“你先入列,李兵,你过来,我来问你几个问题。”

       “是!”李兵立即向前立正。

       “豹2坦克的一百二十毫米滑膛炮还用在哪种坦克上?”

       “报告,是122坦克。而且中国造的一百二十毫米滑膛炮运用在122坦克,要比豹2还要早两年。”

       “对!在1970年,中国造的第一辆122的“三液”样车就已经完成了总装,相比之下,1972年德国豹2K主战坦克样车(豹2的前身)才正式装上120毫米滑膛炮!所以说,我们的坦克要更早装备120毫米滑膛炮!这些书上没写,但我们应该知道。”

       他对李兵的回答想当满意,继续问道:“那你知不道自行双三七高炮的火控系统有哪些?”

       “报告,由雷达、指挥仪、高炮火力系统及坦克底盘组成。”

       “对!没想到你对高炮也有研究?”王庆瑞很好奇李兵的知识储备量。

       “报告团长,我的一个战友叫王鹏,他就在高炮九连。我曾经在试题中看到过这个问题,因为不会就向他询问,后来,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高射炮在训练上的问题。”

       “哦,是吗,你们两个发现了什么问题?”

       “第一,高炮部队目前现行的训练器材及方法已不能满足训练的要求。

       其次,由于该武器的控制面板极为复杂,具有多种工作方式,而现代战争的快速性要求乘员能在目标出现瞬间相互协同、迅速准确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这就使得训练难度和时间大为增加。

       第三,实车训练要频繁动用车辆,这样会影响车辆的整体使用寿命。如此昂贵的武器装备,其大部分寿命损耗于乘员的训练过程是极大的浪费。

       因此,最好是能够研制一套双三七自行高炮火控系统操作模拟器,先在电脑上进行模拟,等模拟过关后,再进实际操作。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部队。”

       李兵不是很懂高射炮,但他的灵魂毕竟来自于21世纪,来自于那个电脑手机横行的科技时代。

       他跟王鹏讨论过,先在电脑上开发出一套模拟技术,再进行实操,这样可以大大节约设备的维护成本。

       王庆瑞见多识广,一听就懂,当时电脑刚刚开始普及,军事方面有些地区已经在转向信息化发展,这种利用电脑进行虚拟模拟的理念是非常超前的想法。

       不一定非要实现,但一定是一个好想法。

       “好啊,你的理念很超前啊!”王庆瑞对此赞叹不已……

       靶场的训练和考核算是告一段落。

       三班的士兵们都上了回营的军车,李兵和许三多也被洪兴国和几个参谋拍着送上后车厢,史今虽是班长,可都挤不上去,而高城犹自在人群外独自纳闷。

       他忽然发现,自古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现在看来背书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甘小宁凑了过来问道:“许三多,你啥时候背的坦克数据?”

       许三多道:“我们一起背的呗,你们这么快就忘记了?”

       甘小宁道:“得了吧,就两个星期的工夫,那么厚的一本书,六百多页,谁能背的下来?”

       这时史今上车:“先想想你们是不是用心吧!别的不说,你们光背自己手上这点装备数据,谁又把整本书都看啦?李兵和许三多已经全部都看完了,所以在今天才能露了脸。有句话说的不错,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要做门阀极拳转生不可名状舰娘的镇守府仙路霜华冷舰娘之蔚蓝舰姬某剑仙的远征盛世安稳MC的异域领主生涯无限仙武世界大清贵人我不是大仙尊啊我是哥斯拉之无限乱入木叶:辉夜家的记事本柯南之敬酒不吃吃罚酒我是卡卡卡卡卡青山美人安阳传说西凉董魔王重生麻辣小娇妻猎美之王新生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