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之无限召唤>第0980章 头绪纷杂难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980章 头绪纷杂难抉择



       杜如晦呈交的,刚刚收到的两封信函,分别是驻守颍川的王守仁、驻守南阳的高熲的奏报。

       王守仁和高熲,都是极具战略眼光的大才。

       他们的奏报,不仅汇报了豫州、南阳方面的情况,还分析了当前形势,并提出了各自的战略建议。

       王守仁和高熲奏报的共同之处是,两人都认为,在目前形势下,不宜展开太多头绪,而应当抓住重中之重,调整战略布局,逐渐转移战略重心。

       两人不约而同指出,下一步的战略重心,应该逐渐向南转移。

       他们的理由是,关中平原虽然富庶,长安虽然曾是帝国的首都,但是,时事异也。

       两人还做了详细分析: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岐山是周王朝肇基之地;关中平原,是秦王朝时期的天府之国。但随着大汉帝国的建立,华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已经逐渐由西向东转移。

       光武中兴后,大汉帝国的中心,更是有逐渐南移的趋势。

       豫州、扬州、荆州、徐州等地,水路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正逐渐取代冀州、雍州等地,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更为活跃繁荣之地。

       ……

       两人奏报的不同之处在于,战略重心转移的具体方向。

       王守仁认为,豫州是重中之重。

       他的理由是,豫州北拱京师,南控吴楚;东连兖徐,西接荆襄。连通黄河、淮河、长江三条江河。土地肥沃,人口众多。

       夺取豫州汝南,接下来便可进兵扬州的庐江郡或九江郡,将势力延伸到长江沿线。

       除了战略方面的考虑,王守仁还列举了几条进攻汝南的有利因素:

       其一,刘备进攻九江,牵制了袁术伪汉军队主力,汝南方面相对空虚。

       其二,袁术为了快速敛财,采纳贾似道的建议,在治下推行粮盐布匹专营。专营制度,虽是可行之法,却因准备不足,操之过急,且严重损害世家利益,而招致治下望族门阀的不满。许多曾经支持袁术伪汉朝廷的世家望族,怨声载道,甚至已经变心。

       其三,袁术拥立伪汉朝廷,是大汉叛逆,天下公敌。进攻汝南,不仅可以获得地盘人口,更有利于提升主公刘芒的人望。

       ……

       高熲则认为,当前的最佳选择,是全面收复南阳郡。

       攻取颍川、南阳后,为了避免交恶荆州,避免刘表和袁术走近,高熲建议,放任刘表抢占南阳南部的蔡阳、襄乡、章陵、随县等地。

       高熲认为,从战略方面看,收复南阳南部的重要性,的确不如其它战略方向,如雍凉、豫州、冀州等。

       但是,收复南阳南部,代价最小、成本最低,是实施其它战略无法比拟的。

       刘表的战略意图很明显,重东南,轻北方。

       虽占据南阳南部,却无继续北进之意。

       而鄱阳湖一战,荆州惨败,刘表无暇两面兼顾。

       以前,担心刘表倾向于袁术,刘芒要拉拢刘表,主动放弃南阳南部诸地。而今,刘表忙于对抗孙策,绝不敢再与刘芒为敌,反过来,要主动向刘芒示好。

       此正收复南阳南部的最佳时机。

       不需太多兵力,且不会交恶刘表,何乐而不为?

       ……

       本次会议,本是探讨对冀州用兵的可能性,却生出众多头绪。

       刘芒倍感头疼……

       李卫轻轻走了进来。

       随邓艾翻越秦岭,建立奇功,李卫成熟了许多。但刘芒还是让他回到自己身边,进一步历练。

       虽然没有获得擢升,但李卫已不仅仅是小小跟班,而成为刘芒贴身亲随,参与更多重要甚至机密事务。

       李卫走到刘芒近前,小声道:“卫铄姑娘来了,求见主公。”

       刘芒皱皱眉头。正在开重要会议,没准什么时间结束,实在没时间见她。

       李卫知道刘芒的意思,又道:“小的说了,但卫姑娘说,她不介意等,只求主公忙完公务,见上一面。”

       刘芒点点头。“这样吧。你和德祖(杨修字德祖)陪她去小书房坐坐,等会议结束,我去见她。”

       卫铄是钟繇的学生,杨修和钟繇关系甚好,和卫铄也很熟悉。

       李卫进来,打断了会议。

       李卫走了,屋里气氛更显沉闷。刘伯温等人,谁都不说话。

       刘芒对杜如晦道:“克明有何意见?”

       “属下惭愧……如何定夺,难……”

       杜如晦与房玄龄合称“房谋杜断”,杜如晦最善从众多头绪中,选择上佳的决策建议。

       而今天商讨之事,连他都摇头说难……

       ……

       刘芒要帮助曹操,进攻袁绍的提议,未能得到众幕僚支持。

       众幕僚认可援曹抗袁的战略,但认为时机不合适。

       冀州太过强大,同时与冀州和西凉军两个强敌开战,没有把握。

       而王守仁和高熲的建议,也未获得刘伯温等人的支持。

       再战袁术,从战略角度看,也没有错。

       但是,开战的准备,值得商榷。

       部署在颍川,直面袁术的,是王忠嗣和岳飞两部。为了支援刘备,同时为了雍凉战役,从王忠嗣和岳飞两部,抽调了部分主力,和全部战马。

       兵力不足,没有骑兵穿插迂回,进兵汝南,颇有风险。

       至于高熲的建议,众幕僚部分认可,但并不支持。

       原因很简单。

       南阳主力,全部抽调给常遇春部。

       血战上雒,常遇春部损失极大,需要好好休整。且武关、商县一带,仍需驻防。常遇春部,暂时不能南调。

       从其它地方调兵去南阳,路途太远。

       没有足够的兵力,现在与刘表争夺南阳南部,不适合。

       ……

       每个战略目标,都有可取之处,但都不完美。

       反复讨论,会议持续到晚上,仍无结果。

       无奈,只得散会。

       刘芒静坐片刻,调整了情绪,和上官婉儿去见卫铄。

       ……

       卫铄是从雁门赶来弘农的。

       在边塞待了一年,卫铄瘦了,黑了。驰骋辽阔草原、攀登巍峨群山,让卫铄变得爽朗了。

       见了刘芒和上官婉儿,行礼问好后,卫铄很兴奋地道:“有样好东西,要让太尉过目!”

       说着,打开随身包裹,拿出几卷字。

       卫铄展开其中一幅,呈给刘芒和婉儿。

       “这是什么?”(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的物品能升级疯狂新梦想宠杏遮天纪元悟道皇超时空垃圾站极品全能狂少三国之魔乱群雄界皇凤归九霄狂妃逆天下穿越晚清之谁与争锋小道土阿木明朝第一道士重生美影之旅花都十二钗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我曾混过的日子天幕神捕斗铠君归矣云之涯的不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