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历史穿越>三国之无限召唤>第0477章 史万岁不战逞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77章 史万岁不战逞威



       李秀成横刀立马。

       “高干,汝身为冀州将领,越界兴兵,还不速速退回!”

       “李秀成?”

       高干虽未见过李秀成,但两人各守井陉一侧。井陉之战、上党之战后,冀州方面不敢再轻视并州,也下了不少功夫,研究并州主要将领。

       “高干,本初将军和我主气量宽宏,两地和平共处。而汝擅自兴起兵马,不怕本初将军追责吗?”

       李秀成为避免引起争端,才用言语劝说。

       高干冷笑道:“大汉律例,缉捕逃犯,无有越界之说。倒是你李秀成,在两州之界,暗伏兵马,却作何解释?”

       “并州兵马巡防调动,不需请示冀州吧?”

       “狡辩!”高干越说越气。

       李秀成一定早就知道张氏甄家逃亡之事,甚至可能参与策划,才会带兵在此接应。

       “李秀成,我告诉你,逃亡之徒,乃重案嫌犯。今日,你让路,我要搜。不让路,也要搜!”

       言罢,高干手中刀一挥,部将夏昭招呼一声,带人马就要强行夺路。

       李秀成冷面一沉。“来人!”

       身后,史万岁纵马而出。

       并冀两州,形势微妙。不到万不得已,李秀成不会主动挑起事端。冀州兵想要闯关夺路,决不允许。

       不过,李秀成也曾嘱咐史万岁,尽量威吓,吓退敌人,避免动手伤人。

       史万岁纵马舞刀,拦在路中。手中大刀一振,钢髯乱抖,一声炸喝:“谁敢?!”

       夏昭正往前冲,突见拦路之人,有如金刚神祗。钢刀闪烁,寒光夺目;暴喝震天,仿似惊雷!

       夏昭惊恐,急扯缰绳。山路坎坷,坐骑踉跄。夏昭从马上撞下,一头撞在路边山石边缘上!

       鲜血迸溅,夏昭跌死!

       未战损将,冀州军胆寒。高干大惊。

       “李秀成,今日之事,你难逃其责!”

       高干愤恨,冀州军收拾起夏昭尸体,退回冀州……

       ……

       虽然没动手。但冀州却死了一员将领。

       此事怪不得史万岁,但处置不当,李秀成很是自责。

       洪宣娇走出藏身处,来到李秀成身边。

       她是江湖女子,不知这事影响有多大。

       李秀成今日的表现,和之前大不相同。以前接触,李秀成少言寡语。没想到,今日面对冀州兵马,李秀成不仅威风尽显,说话还有礼有节。让洪宣娇钦佩不已。

       “没想到李将军竟然如此善辩。”

       李秀成的脸红了,在洪宣娇面前,感觉很奇特。心里痒痒地舒服,身子却不由自主地不自在。

       “喂,李将军。”洪宣娇突然压低声音,“我听说李将军打过无数硬仗恶仗,冀州将领自己跌死马下,你至于这么紧张吗?”

       “呃?我哪有?”

       洪宣娇白了李秀成一眼,低头瞄着李秀成的脚。

       李秀成有些神经质,紧张时。常会不自觉地抖动右脚。

       在洪宣娇面前,李秀成紧张,又不自觉地抖起脚。

       被洪宣娇点破,李秀成倍感尴尬。“我、我习惯了……”

       “这样可不好。”洪宣娇认真地道。“你是统兵大将,临阵对敌,这些小动作会暴露你的心思。”

       “我懂,想改却改不了。”

       “能改。”

       “能改?”

       “当然!我们走江湖,刚出道时,都会怯场。是同一个道理。只要有意识地锻炼,就能克服。”

       “真的?!”李秀成很郑重地一抱拳,“求洪姑娘教我!”

       “拜师吧。”

       李秀成毫不犹豫,拱手拜师。“师傅!”

       洪宣娇抿嘴一笑,美若雪莲……

       ……

       袁绍得知张氏甄家逃亡,十分郁闷。再听说折了夏昭,更加恼怒,欲兴兵问罪。

       荀谌进言道:“袁公,并州兵力日盛,而我冀州刚刚与公孙瓒大战一场,此时兴兵,难有胜算。”

       袁绍也知道此时用兵不妥。他发怒欲兴兵,想做做样子,而荀谌适时进言劝阻,正是给袁绍铺好台阶。

       逢纪也道:“并州兵力再强,也无需多虑。袁公顾忌并州苍生,才止息愤怒。”

       郭图献策道:“并州挑衅,我冀州正可借此增加广昌、井陉、涉国几处驻军。”

       袁绍点点头。

       郭图又道:“天子驻跸安邑,正在拟议百官。朝臣中,不乏蒙袁公恩情之人,借此机会,也该让他们出出力了。”

       袁绍眼睛亮了……

       ……

       安邑。

       拟议百官之事,进展缓慢。

       天子势弱,手握兵马刀枪的诸侯才是实权人物。朝廷众臣,多与各地诸侯有往来,心思各异,倾向不同。

       袁绍、刘表、刘虞、袁术、曹操,甚至徐州牧陶谦、北海国相孔融等,在朝中均有不少拥趸。

       此时,朝廷稳定在陪都安邑,又到了朝臣们勾心斗角,为自己所属集团争取利益的时候。

       刘芒虽然根基尚浅,但陪都在其领地,刘芒拥主场之利,又花了不少力气和本钱联络朝臣,自然也有些人为刘芒说话。

       而且,刘芒早和刘伯温、长孙无忌、王猛等人商量过,此番拟议百官,并州方面不抢风头,不夺高位,以免成为出头之鸟。

       刘芒要的,是那些位置不高,不显山不露水,却有实权的位置。

       朝臣高声争抢,刘芒低调捡漏。

       东汉官制,承自西汉,以三公统领九卿为架构。但实际上,权利的核心已渐渐转移至尚书台。

       百官人选的焦点,集中到太傅、大将军、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以及九卿的人选上。

       而其中,太傅和太尉的人选,争夺最为激烈。

       依东汉制,太傅和太尉当中一人,录尚书事,领尚书台,主持朝政。

       各大诸侯的拥趸,极力要推举和自己关系亲近之人出任太傅和太尉。而如曹操等实力相对较小的诸侯,追随者少,虽竞争乏力,却也频繁活动,希望推举对自己一方有利的人选。

       四大诸侯,二袁二刘中,刘焉无大志,以经营自己的益州蜀地,做土皇帝为乐。刘表未曾参与十八镇诸侯讨伐董卓,声望减分。

       袁术,坐踞南阳,在天子东归之时,只让马日磾带一队兵马赶来护驾,还险些害了天子,引起朝臣不满。

       四个备选人去其三,只剩下冀州牧袁绍。袁绍成为太傅或太尉,似已成定局。

       但是,刘芒绝对不能让袁绍统领尚书台,把持朝政。

       必须想办法阻止!(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某时空管理局的打工仔惊惧盛宴近身无赖神秀之主我真不想当金手指啊鼎宋北朝求生实录代码证道,万物皆可编程重生之锦雀成凰怪厨重生之中锋荣光反转人生学霸女友也太宠了吧武侠之独孤九剑美影大世界全球轮回游戏虚拟尽头原神之死兆星的魔王电影大师时光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