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其它小说>北朝求生实录短剧更新吗>第1329章 树挪死,人挪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9章 树挪死,人挪活



       一个男人摸黑回到床上,被子里有个没穿衣服的女人。他以为这是自己老婆,或者是应该出现在这里的某个小三情人之类的。

       某渣男上来就直接开了车,开得不仅快,而且后面还停下来修车。开了修,修了开,忙个没完没了。

       这时候,他发现(或者早就发现,只是脑子充血顾不上细想)身边的女人不是预想中的那个人。接下来应该说什么才好呢?

       海王:我正在想你呢,没想到你就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下,我好去接你?

       钢铁直男:怎么是你?xxx(另一个女人名)呢?

       不同的回答,产生的结果也会相当不一样。

       “这一路很辛苦吧,怎么也不提前跟我说一声,我好派人去接你。”

       高伯逸进入了贤者时间,揽着元仲华的肩膀说道。

       有的女人,在没有丧失底线以前,完全是神圣不可侵犯。无论跪着求人会得到多大好处,也不会放弃尊严。

       然而,一旦她们失去底线,不再坚守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人可以拦得住这样的人。元仲华现在就是如此,如狼似虎,各种高伯逸熟悉的招式,都能不重样的来个不停。

       阿史那玉兹虽然也浪得飞起,但凭借的不过是一种本能罢了。而元仲华则不同,不仅身体内的饥渴让她像嗜血的猛兽,而且还经验丰富!

       这多亏是有后世几个t的硬盘教学,要不高都督今夜一世英名都会毁在元仲华手里。

       “你这么久都不来,我想你了嘛。”

       元仲华满足的呢喃道,今夜真是体会到了女人疯起来是什么滋味,简直是一言难尽。

       呵,女人。

       高伯逸懒得说破。人不要活得那么累,打别人耳光,有时候也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只要不是什么关键的事情,不要太认死理了。

       “你是来给我帮忙的么,你孝文帝的嫡系后人,写封信到关中某些元氏一族家中,应该还是管用的吧。”

       高伯逸漫不经心的说道,有些事情,他说出来,比元仲华说出来要好些。对于女人来说,千里送“炮”已经很低贱了,如果再让人认为是“别有所图”,那就显得更加不值一哂。

       这样就无形中破坏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哪怕只是畸形的渣男与情妇之间的关系。

       “唉,我是来给你送信的,不是帮你写信的。洛阳还有些元氏的族人,嗯,他们希望我出面,缓和一下齐国官府与元氏之间的关系。

       当然,你说的写信到关中去,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我不知道会不会有用。”

       很显然,元仲华没什么自信。也不认为自己跟那些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所谓“亲戚”,写封信能有什么用。

       不得不说,这就是她政治头脑远不如高伯逸,甚至连郑敏敏都差很多的表现之一。如果郑敏敏没点政治头脑,今晚这间房,这张床,这个男人,本来该她享用的。

       她又怎么会傻乎乎的让出来?

       正是因为意识到元仲华此番到来“事关重大”,所以郑敏敏才忍住了内心的冲动与不忿。结果某个当事人居然都没意识到。

       当然,高伯逸也不会去提醒元仲华,只要这个女人能按照自己吩咐的去做,那就行了,其他的不重要。

       元仲华的信,如果从内容上说,她当然写不出花来,更是无法替高伯逸允诺关中的元氏一族,将来齐军入关中以后会完全彻底,不打折扣的保证他们的利益。

       但是,高伯逸想要,也不是元仲华能如何打动那些人。恐怕关中元氏里的很多人,其实也是有着同样的想法!

       某个妹子到她男同学家里喝酒,只是喝了一瓶苹果醋,居然就醉了!而且还穿着超短裙,穿着很清凉又很好脱的汗衫。

       你说这是为什么?

       高伯逸和关中的元氏一族之间,其实也是这样的情况,属于喝苹果醋就会喝醉的那种,一切尽在不言中。

       所以元仲华就是那瓶“苹果醋”!只要有元仲华的信,在信里面说,高伯逸很欣赏关中的元氏一族,巴拉巴拉。

       然后这事基本上就成了。

       政治的奥妙与微妙,往往就在于此。

       “明日我就要出发去前线了,你和我一起么?”

       黑暗中,高伯逸的表情模糊不清,至少元仲华看不清。听起来,似乎兴致不错的样子。

       “算了吧,女子出现在军营,乃是不祥之兆。西楚霸王项羽都不能免除,我明日就回洛阳,到了那边,再书信联络吧。”

       元仲华婉言拒绝了高伯逸的“提议”。

       或者可以叫明知道对方不可能答应,却不带恶意的“试探”。

       ……

       陇右李氏(又称为陇西李氏),树大根深,在北魏时期,就有不少人才。李穆出身将门,祖祖辈辈都是军官,可谓是家学渊源。

       二哥李远,当年乃是宇文泰麾下猛将,能征善战。而长兄李贤更不得了,跟宇文家的关系极为亲近,宇文泰长期出征在外,无力教导两个儿子宇文邕与宇文宪,最后都丢在李贤家寄养。

       两人最后一个是统帅周军的齐王,一个则是登基为帝。

       所以宇文邕才会想到让李穆来镇守金州!他最信任的人,几乎都派到了北线的蒲坂,实在是无人可用了。

       矮子里面拔长子,相比较而言,李穆一家,对宇文氏还算是忠心尽力。金州城虽然地处要害,但远不能跟富庶的蒲坂和人口稠密的长安相比。

       这里地处偏远,大山环绕,所依靠的,只能是蜿蜒而去的汉江。如今两国交兵,汉江也处于封锁状态,金州这一带的人,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哪怕暂时没有战乱。

       这种情况就像是下雨前的憋闷天气一样,令人不适。官府收走了粮食,口粮每日派发,多少全看对方心情。不能出城,出城的人,家属要作为人质……林林总总的各种规矩。

       说白了,怕金州的人逃亡到荆州。

       “报,李都督,洵阳的紧急军情!”

       正在书房里看书的李穆,听到门外亲兵的喊声,顿时心中一沉。

       “信呢?”

       “来不及写了,是能将军派人来传的口信?”

       亲兵焦急的说道。不过李穆却并未当一回事,他丝毫都不在意的样子,将书放在桌案上,看着冷汗直流的亲兵问道:“哦?能奔达说了什么狗屁呢?”

       李穆的语气充满了轻蔑。

       “他说……洵阳已经被齐军围攻,就要破城了。”

       亲兵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说道。

       他这一路跑来也是累得够呛。

       “对方传口信的人,应该已经回去了,对吧?”

       李穆问了一句“废话”。

       亲兵先是一愣,随即点点头道:“都督神算,确实如此。”

       “苦肉计罢了,这能奔达在把我当傻子呢。”

       李穆不屑摆摆手,示意亲兵退下。

       等书房里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李穆这才长叹一声。

       “人心思变,这金州,守不住了。”

       周国的崩溃,是整体的,全局的,从内政到军事,各方面的。就好像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之前的那一段时间一样。

       崩溃不是一天两天的结果,而是日积月累到了一个节点,然后突然崩溃的。

       国家制度的崩坏,贤臣的意外死亡,野心家的暗地发难,一切的一切,都是有迹可循。

       正如高伯逸教导郑敏敏时说的那样,宇文邕的改革没错,错的是他所处的这个时代。

       舔狗对女人好是没错的,可惜他们舔的多半都是海王和渣女,同一件事,所处的情况不同,效果和结果,往往是相反的。

       宇文邕就是遇到了这种问题。

       废除八柱国制度,剪除土豪,推倒寺庙,让僧人还俗,增加国家账册上的人口,这些事情,没有一件是错的。

       只不过,外部的军事压力,使得很多改革,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破坏了原有的团结。

       打仗的时候,战利品收归国有,按战功分配,这是不是时代的进步呢?当然是,高都督麾下的神策军,严格执行此项制度。打仗的时候,人人都不愿意打扫战场,财物掉地上都没人捡。

       你能说这不是时代的进步么?宇文邕做错了么?他没错,只是,周国所面临的严峻军事挑战,使得这项制度,成为了催命符。

       打不过齐军,所以军功升级的制度,没有显现出优势来。但是劣势却被放大无数倍,因为,从前八柱国为首的关中豪强世家们,可以通过与高欢战斗,掠夺大量战利品和人口,而无需上缴给宇文泰。

       他们是把打仗这件事,看成是自家的事情。翻翻历史书就知道,西魏的军事决策能力,比东魏高了一大截。

       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不能抹杀的。而现在,新好处暂时没看到,可是以前最大的好处,却已然消失不见了。你让那些带兵打仗的人怎么想?

       本来就弱,再加上上层军官阶层“出工不出力”,所以宇文邕能信任的,也只有他亲自提拔的那些府兵军官。

       等于是砍掉了自己的一只胳膊。

       这其中,就包括陇西李氏,自然也是包括李穆的。

       李穆知不知道能奔达有谋反之心?他当然知道!如果不知道,就不会让这样的人,去守在战线的最前方了!

       他把能奔达安排在洵阳,就是想看看这厮到底会不会卖主求荣。

       李穆原以为能奔达虽然不会打仗,才能也很一般,但是应该还是可以保持自己的操守。没想到,他还是高估了人心,低估了周国国势倾颓造成的人心混乱。

       三国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获胜后缴获了袁绍的书信,其中很多都是自己大营中的文臣武将写的,信中语气非常讨好谄媚。

       这是那些人为了“留一手”,而故意写信让袁绍“放自己一马”。

       曹操都有如此窘迫的时候,宇文邕能跟曹操比?

       李穆叹了口气,宇文邕当然无须选择,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可是,陇西李氏,却还是有路可以走的。

       这也是为什么李穆要放能奔达走的原因之一。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能奔达是第一个,他李穆麾下不少人都在金州,焉知没有下一个能奔达?

       这种事情很难说的。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城头大鼓开始不要命一样的敲响,异常急促。

       李穆一愣,难道说,敌军就这样不声不响的打到金州来了?也太离谱了吧?

       “报,都督,蜀地公孙氏偷袭汉中得手,一路开官仓,聚流民,现在已经兵临金州城了!”

       哈?

       李穆差点把传令兵揪住给两个耳光。

       “你再说一遍?”

       “蜀地公孙氏作乱……”

       “闭嘴,带我去城头看看。”

       蜀地公孙氏,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前朝废柴。像这样的碧莲,以前西魏的时候,每年都要干掉一批,根本不成气候。

       然而,现在这一支公孙氏,略微有点不同。

       专门朝着农村下手,不攻打县城。

       不以占领城镇为目标,专门破坏世家和地主的田庄农庄,每到一处,开仓放粮聚集流民。之前他们一直在汉中附近活动,除了不攻打县城外,其他的事情,什么都做。

       让人烦不胜烦!

       李穆很想带兵去解决这些人,但是他的职责,是守好周国的南大门,不让齐军长驱直入。要不然,乐子可就大了。

       结果现在,他不去找公孙氏的麻烦,那些人反而来找他的麻烦了。

       真是令人恼火得很!

       披上铠甲上了城头,李穆站在女墙上朝下观望,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密密麻麻的好多人!虽然这些人连盔甲都没有,几乎不可能有什么“精锐”,但厉害就厉害在“人多”这一点啊。

       金州城,又不是什么高大城池,不朽堡垒。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还真有些麻烦。

       李穆顿时明悟,公孙氏现在玩的,不就是当年黄巾贼那一套嘛。无非是做得漂亮点,手段聪明点罢了,本质都是一样的。

       这种军队,说好对付也好对付,只不过,绝不是自己被困城中这样好对付的。

       李穆顿时感觉头皮发麻。

       他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

       要不要请杨素来帮个忙呢?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数据废土天灾降世:我靠空间种田囤货穿到七零女汉子一心想致富幸福深渊重生医凰:冷酷狗血的剧情崩了柯南之我的老姐毛利兰我才是幕后大佬我有无数个身体地府:召唤二次元来打工从游戏开始修炼娇妻傻婿最强玄学教练重生吕布一统三国三国醉龙图庶女医香隐士高人系统我怎么可能是大反派幸福末世快穿之今天女配下线了吗戏精娘子总想毒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