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 尊卑



       回了道观,正遇上广武帝一行人进来,五人赶紧混在道士们后面,跟着行礼。

       任远忧嘟囔道:“这时间切换真是措不及防。”

       广武帝亲和地扶起道长:“道长替朕准备封禅之礼辛苦了。”

       道长惶恐道:“贫道该做的,皇上谬赞。”

       广武帝随后道:“平身。”

       道长道:“皇上,道观内已经收拾好了房间,您上山也辛苦了,且先去休憩一下吧。”

       “好。”

       说罢,便带着大臣和随行侍者离开。

       任远忧站起来,拍了拍道袍的土:“他辛苦什么,坐轿子上来还累。”

       尹生慕道:“上山的路,坐在骄子上只怕也不舒服。”

       任远忧一想也是啊,道:“那他岂不是费力不讨好?”

       尹生慕摇摇头。

       韩星越道:“广武帝刚才的举止既显得亲和又不失皇族尊严,和覃始皇的威严、漢武帝的不动声色都不太相同。”

       任远忧道:“或许就是因为他表现的温柔一些,所以才显得是个完美的皇帝。”

       陈天潇用手摩挲着下巴道:“之所以你们觉得他完美,或许就是因为他名气不足、存在感不强,所以对他的批判才少、赞美更多。”

       尹生慕道:“或许是,但那些事迹却确确实实是他亲自做出来的。”

       任远忧道:“我可没说他完美啊,反倒觉得他不如覃始皇和漢武帝名气大都是有原因的,首先功绩且不提,封禅之礼却竭尽人力物力,又是修缮山阶、又是修筑登封台,还要人抬轿上山;此外,不立发妻为后,政治联姻后又废弃,辜负两个人,没担当。光这两点,我就不佩服他。”

       陈天潇用食指点了点她:“我和你说不清,等回去让李叔给你说清楚。”

       当晚,任远忧和陶涛又去给广武帝送膳,举止动作,确实挑不出广武帝的一丝错漏,既有帝王的气派在,却又不至于威慑住旁人。

       而且当晚,有两个大臣与广武帝一同用膳,三人高谈阔论,并不像之前所见的君臣一般噤若寒蝉,从广武帝身上,多了几分人情味。

       而在收拾餐具时,一个小道姑不小心把皇上的筷子弄掉了,好巧不巧,还砸在了广武帝的脚背上。

       一时间,所有人大气不敢出,小道姑赶紧跪下来:“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广武帝的鞋面上染了油渍,在白锦缎上十分显眼。

       任远忧倒要看看,这广武帝会如何处置?

       广武帝见状只微微一笑:“无妨,只是下次注意,不要再如此粗手粗脚了。”

       “是,是,谢皇上。”

       经过这一小闹剧,众人收拾餐盘出来,陶涛小声道:“你看,广武帝不算坏吧?”

       任远忧皱皱眉:“也不算好。”

       陶涛劝慰道:“你不能总拿现代的价值观去衡量古人,时代背景不一样。”

       任远忧闻言又拉着她绕回到广武帝房间的背面,在窗户外蹲下,示意她听里面的谈话。

       只听其中一个大臣道:“刚才那小道姑应该是看见皇上吓住了,才会不小心掉了筷子。”

       另一人道:“好在咱们皇上宽宏大量,不计较这些小事。”

       而此时,广武帝笑着说道:“没错,而且封禅之时忌杀生,我在出门前都已斋戒沐浴十日了,今日更不能因此小事破了戒,也算积福。”

       两人对视一眼,刚好有侍卫朝这边走来,任远忧便拉着陶涛离开了。

       任远忧有些较真地说道:“所以,是因为善良才原谅那个道姑,还是因为他的封禅而放过那个道姑,虽然结果一样,但初衷不同,意义就不同。”

       陶涛闻言,皱眉不语,确实没有可辩解的话语,连她自己也陷入了沉思。

       次日,到大殿中,由道长主持,行了封礼。

       一应流程规制与漢武帝时并无大不同,只是广武帝显得更虔诚,甚至到了诚惶诚恐的地步,反而让任远忧对他更反感。

       整个过程,广武帝毫无差错,表现得堪称优秀,优秀得仿佛是场排练好的戏剧,带着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任远忧带了偏见的眼光去看,所以处处不顺眼。

       待封礼结束后,广武帝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大殿诵读了半日道经,而院中,由两名能工巧匠雕刻庆功石,一个负责将功德刻于石上,另一个则负责磨砺庆功石的形状。

       不得不承认,与前两块庆功石相比,这块庆功石的确最为壮丽,但只要一想到这是人为修刻后的结果,任远忧便不再欣赏。

       待太山顶的封礼结束后,陈天潇他们五人被安排跟随圣驾到岱山行禅礼。

       当五人站在山北的山道等待广武帝出发时,却见他又坐上了轿撵。

       任远忧心想:“下山还坐轿撵,不怕摔下去吗?”

       再一看,十六人抬起骄子,前面的轿夫举得高些,后面的轿夫矮些身子,如此一来,轿辇是水平的,皇上坐于其上,并不会前倾。

       而且这十六人经过训练,步伐一致,配合默契,走得又稳又匀,颠簸并不大。

       怪不得,广武帝选择乘辇登山,而后又乘辇下山。

       这样享受的福气,是普通百姓这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舒适。

       看着那些人矮下去的膝盖、鼓起的手臂肌肉,任远忧不由得握紧袖子里的拳头,恨不能冲上去把皇帝拽下来。

       这两日她观察得细,广武帝行动自如,就连刻庆功石时,他跪了那么长时间也只是起身初时有些僵硬,而后便再无不同。

       这就是古代的阶级地位,尊卑区别,更是以劳力、尊严去跪服上位者。

       到了岱山,任远忧已然面色铁青,但也只能配合着完成广武帝的禅礼。

       所有的礼节步骤,广武帝一点不错,在封禅之礼都结束之后,命史官记录,并决定改写年号为“平顺”,意为天下太平、风调雨顺,更是以此表明他征战多年终安定天下、创立东漢王朝,乃是上天之意,他是名正言顺、独一无二的天子。

       不光他,每个来太山封禅的皇帝都是如此之愿,君权神授便是如此。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鬼吹灯之后续我的卡牌无限强化黑暗国术尘仙志梦镜传奇疾控档案打钱,送你去二次元重启职业生涯从定居开始的修行之路帝国的朝阳带着地球去封神我的神通有技术疯狂小升初苗乡轶事云端工程洪荒之通天神猿朱门嫡妻我在异界做魔王秦天大陆谢家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