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其它小说>拜师四目道长>第八百九十章松风之请,重阳万寿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九十章松风之请,重阳万寿宫



       ……

       在薛道光带领下,一行人排开云气,直朝终南山后山飞去。

       周围的香客看到这一幕,不由露出艳羡之色。

       飞天遁地,乃是每一个有灵众生的梦想。

       可惜,道门修行,佛门传世,都讲究资质悟性和机缘,有缘者才能得受真传,无缘者蹉跎一生,也是碌碌无为。

       身在半空,可以清晰的看到,终南山顶隐于松竹山石中的重重殿宇。

       在其最高处,一座足有百丈之巨的恢弘宫殿,上映天光,下接云气,绽放万千金光。

       远远看去,遥见巨大的匾额上镌刻五字。

       重阳万寿宫。

       这是终南山全真道最知名,也是最重要的宫殿。

       薛道光带领徐君明师徒四人,飞过万寿宫,来到后山。

       如果前山的景致是恢弘巍峨,尽显道门大派的威严和气度;那后山则是飞泉流瀑的秀丽,百花盛开的娇艳,竹木相接的清幽,以及瑞兽啼鸣的灵动,则尽显仙家妙境的婉约。

       薛道光带着师徒四人飞进一座松林。

       干茎虬枝的老松,扎扎而生,千奇百怪,妙趣横生。

       在松林中间,一座古朴而又简单的木屋,出现在徐君明等人眼中。

       木屋前的院子里,一个身穿紫色道袍,羽衣高冠,脸型消瘦,下颌留着三缕长髯,气质威严而持重的中年人,首先映入眼帘。

       旁边的松风道人,上次在零陵城已经见过。

       “有劳重阳道友、松风道友亲身相迎,徐君明惶恐。”

       “徐道友严重了。道友驾临我终南山,实乃我派修士的荣耀。”

       王重阳也在打量着面前早已声名赫赫的徐道人。

       一身合体的青色道袍,腰间金绳上系着一枚青葫芦,脚下一双多尔芒鞋,纤尘不染。

       浓眉大眼,国字脸上带着三分平静,三分威严,四分淡然。

       双目黑白分明,深邃的眼神,虽没有逼人的精光,却仿佛深不见底的渊潭,让人无从窥探。

       鬓角斑白,透出几分沧桑;剩下的黑色长发未扎道髻,而是随意的垂在脑后,被一枚金环束起。

       气质飘逸中带着几分肃重。

       简简单单的站在那,身体便仿佛融进了自然。

       很显然,眼前之人虽然只是太乙金仙的修为,但对大道的领悟,已经进入了大罗境。

       所有修行人都明白,法力好修,境界难悟。

       如果能把道法领悟到大罗境,至少有五成的可能,未来成就大罗。

       “若是如此,崇山书院便有三位大罗了。”

       想到此处,原本就对徐君明来访极为重视的他,又更加重视了几分。

       而且,崇山书院第一代弟子有八位。

       现在出现的老大崇山真君徐君明只是太乙金仙修为,却有逼平大罗天仙的经历。

       老三五德真君龙帝,已经进阶大罗。

       老五太乙真君也已经进阶大罗。

       剩下的老二,阴阳真君任无极,曾经短暂的担任天庭‘两仪荡魔真君’,后来挂印而去。

       传闻他也是太乙境的修为。

       但剩下的老四,以及老六、老七和老八,至今仍无消息。

       谁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修为。

       越是未知越具有威慑力。

       外界猜测,这几位崇山书院一代弟子中,至少还有一位大罗。

       当然猜测永远是猜测。

       王重阳更相信自己看到的。

       “道友,请。”

       “请。”

       一行人拾阶而上,走入木屋。

       内中陈设很简单。除了几个蒲团外,再无他物。

       “此地乃贫道悟道之所,简陋了些,还望道友勿怪。”王重阳道。

       “道友客气。我道门修士崇尚天地自然,以山林松竹为友,朝霞烟云为伴,餐风饮露,一心只求大道。”

       “富贵奢华之所,于我等如粪坑一般;反而是道友这般简朴自然之居,才是我道门的无上宝地。”徐君明道。

       “哈哈,道友真乃我知己,恨不能早与之交。”

       “今日相见亦不晚。”

       “道友所言甚是,日后全真道与崇山书院互为兄弟,共同维护南瞻部洲道门安宁。”

       王重阳刻意在‘南瞻部洲道门’上加重了语气。

       徐君明当然明白他话中的意思,无非是不想他们倒向云台仙宗。

       数十万年来,双方一直有意无意的对外宣称自己才是云中正统,玉清嫡传,虽然没闹出什么大矛盾,但也貌合神离。

       淡淡一笑。

       “王道友所言甚是,崇山书院始终是南瞻部洲道门,理应跟全真道同气连枝,共同维护南瞻部洲修行界的安宁。”

       模棱两可的话,让王重阳微微皱了皱眉。

       当然,他也明白,仅凭几句话,就想让对方站队,显然不可能。

       “此事来日方长,也不急于一时。”

       想到这里,便微笑着的点了点头。

       “徐道友所说,正是王某心中所想。”

       彼此相视一笑后,王重阳一挥手,一个茶几出现在面前。

       “听闻徐道友喜欢喝茶,恰好我全真道有一株先祖师云中子所留的‘紫苏’灵茶,乃是太乙极品的灵根,奥妙无穷。”

       “我让松风师兄采了一些,今日请徐道友品味一二。”

       “早就听闻全真道‘紫苏灵茶’的盛名,今日能喝到,真是三生有幸。”

       “哈哈,道友若是喜欢,我做主赠送道友一两。”

       “这如何使得。”

       “道友收下就好,权当上次贫道听龙道友讲道的一点回报。”松风道人笑道。

       “我师兄发话了,这‘紫苏灵茶’一直是他照料,他开了口,徐道友若是再推辞,可就见外了。”

       “既然二位道友如此盛情,徐君明便愧领了。”

       “这才对嘛。”

       “来,请。”

       王重阳一挥,四杯茶依次飞入徐君明、孙石、陈凌、张须陀手中。

       “请。”

       徐君明轻轻一嗅,清幽的茶香浸入肺腑,瞬间头脑为之一清,丹田内法力也随之颤动起来。

       “看来这茶叶能增加法力。”

       因为造化灵池的存在,他也培育了不少茶种。

       如今都已经进阶太乙境,虽然不如这紫苏灵茶品级高,但也是太乙中品或者下品的灵茶。

       只要再吸收几年造化灵气,以及黄中李、何首乌等散发出来的太初先天灵气,便能不断返祖,未来成就太乙极品灵根,几乎板上钉钉。

       变成大罗级别的后天灵根,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所以,对茶叶,他也有一定的研究。

       不管什么茶种,大致可以分为绿茶、红茶和黑茶三种。

       绿茶提神醒脑,增加悟性,使人悟道玄明,珍贵非常。

       红茶增功提气,增加法力,能让人修为精进,珍贵程度次之。

       黑茶蕴含舒筋活血之能,能够增加别人气血,珍贵程度再次。

       其实,红茶和黑茶功效相等,只不过练气士比较多,僧多粥少,自然就更显珍贵。

       ‘咕嘟…!’

       还没等徐君明品尝,旁边便传来了吞咽声。

       扭头一看,脸都黑了。

       孙石、陈凌、张须陀,一口把杯中茶水全吞了下去,简直是牛嚼牡丹。

       “呵呵,徐道友,你门下弟子真是率性而为,天真可爱。”

       “让松风道友见笑了。”

       徐君明略有几分尴尬。

       王重阳刚要开口,突然一缕劫气飘来。

       众人脸色微变,连忙转头看去。

       但见陈凌和张须陀,身上同时有了突破之兆。

       作为崇山弟子,有青铜镜的辅助,陈凌早就够突破‘武将境界’,只是灵气不足,再加上孙石的有意压制,始终无法完全淬炼五脏,引来天劫。

       如今这一杯太乙极品的灵茶下肚,庞大的灵气一冲,终于再也压抑不住了。

       张须陀当日在荥阳城外一场舍生忘死的大战,虽然最后累得虚脱,差点殒命。

       但生死间的大恐怖,也让他突破‘中位上将’的屏障。

       这些天一直在借助徐君明赐下的灵丹恢复修为,一杯紫苏灵茶下肚,其中庞大的灵气,也让他突破了自己的境界。

       徐君明伸手一指,两道石门在二人背后出现,瞬间把他们吸了进去。

       “你是他们的师尊,便进去守着把。”

       孙石点了点头,朝王重阳等人抱拳一礼后,飞身进入混元神门。

       “道友门下果然都俊杰之辈。”王重阳道。

       “王道友谬赞,都是些粗鄙不知礼节之辈,比不得全真道大派嫡传。”

       王重阳淡淡一笑。

       “初入门的弟子不知礼节也是常事,若是他们都在道友坐下修持百年,想必就不次于我全真道内门嫡传了。”

       “希望他们能达到道友所说的境界,免得将来我丢脸。”

       看了他一眼,王重阳笑了笑后,转而道。

       “刚刚道友门下,那身材高壮,透着行伍之气的人,可是大隋名将‘张须陀’?”

       徐君明当日虽然施法骗离过了李密,以及大隋朝堂,却没打算隐瞒修行界顶尖大牌大罗天仙们。

       以崇山书院现在的实力,除非是六耳猕猴这种牵动整个洪荒世界精力的大麻烦。

       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庇护门下弟子。

       张须陀虽然是大隋朝军方擎天柱,但在整个南瞻部洲各大宗门眼中,也只是个小人物而已。

       …………………………………

       ……

       王重阳之所以问起,关心的不是王重阳拜入了崇山门下,他担心的崇山书院插手大隋战局。

       如果崇山书院支持隋朝,那么如今已经濒临崩溃的隋朝,瞬间就能起死回生,说不定还能再造乾坤。

       毕竟,崇山门下的弟子实在是太多了。

       坚持‘格物致知’,普及修行一千多年后,出身崇山的外门弟子数以万亿计,内门弟子数百亿。

       只要稍加训练,就能够轻易拉起一支强军。

       拥有近乎无限的战争潜力。

       这是一个把国家和宗派完全结合起来的怪物。

       而且,每时每刻都在迅速的壮大。

       所以当推算出张须陀未死,而且加入了崇山书院后,他立即让松风道长,亲自飞剑传书,邀请徐君明到终南山一叙。

       他要弄清楚崇山书院的目的。

       并重申大隋北方为全真道势力范围,不容别人插手的底线。

       必要时刻,那怕跟崇山书院交恶也再所不惜。

       “王道友好眼光,那壮汉正是张须陀。”

       王重阳瞳孔微缩,“道友收他为门下弟子,可是打算借机插手大隋朝堂?”

       “呵呵,王道友误会了。我对大隋这块烂摊子毫无兴趣。当初若非适逢其会,碰到张须陀领兵大战瓦岗军,看他重情重义,为国尽忠,很对我师徒胃口的话,也不会救下他,收他入门。”

       “这么说,道友只在乎张须陀?”

       “然也。”

       “如此我就放心了。外界盛传,崇山书院收下张须陀,意欲以此为先手,介入大隋朝堂,进而进入北方中原,称霸天下。”

       “如今看来,那不过是传言罢了。”

       看着王重阳逼人的眼神,话中有话的样子,徐君明淡淡一笑。

       他不是傻子,当然听得出对方言语中的警告。

       “道友且放心,崇山书院无意长江之北。”

       “我全真道也绝不进入长江以南。”

       “如此说来,我们算是打成了协议?”

       “呵呵,当然。”

       看着王重阳满脸笑容的样子,徐君明也是脸上带笑。

       没有谁比他更清楚,两百年后,如来二弟子金蝉子便要转生为唐三藏,彻底拉开佛门东传的大幕。

       大唐北方更是佛教传播的重灾区。

       在终南山的全真道必然首当其冲。

       而且道门在此界的大佬太上老君,以及佛门大佬如来,已经打成了协议。就算全真道想反对,也没办法借助整个道门的力量。

       不出意外,他们就会在佛门压倒性的强大力量面前,交出北方大半的势力范围。

       所以,他和崇山书院,没打算进入未来的大唐北方去跟佛门角力。

       至少在太乙真君突破大罗中期之前,不可能。

       得到了他的承诺,王重阳也转移了话题。

       正事谈完,无意多留的徐君明便提出了告辞。

       王重阳挽留一番,见他执意要走,便亲自送到了山下。

       看着远去的背影。

       “师兄觉得他的话有几分真,几分假?”

       松风道人凝神思索片刻后,摇了摇头。

       “说不好。最起码现在看,他的话不像是假的。崇山书院的势力止步于荆襄,再未向北。反倒是前段时间,占领了隋朝的始安郡。”

       王重阳点了点头。

       “不管如何,盯紧他们。”

       “是。”

       ……

       “师祖,我突破了,我突破了。”

       刚从混元神门中出来的陈凌大呼小叫,满脸兴奋。

       不过也可以理解,虽然他身材高大,但终归只是一个才七八岁的孩子,心智不成熟。

       相比之下,张须陀虽然得已进入,自己梦寐以求的中位上将境界,但仍然保持着冷静。

       经历了无数残酷血战,官场上的倾轧,人情冷暖后,他的心智已经远超常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是他现在的心境。

       “祖师,你看。”

       陈凌献宝似的摊开手。

       一根长约丈二,通体黄铜色,镌刻玄奥紫色花纹的大棍,出现在掌中。

       感受到这棍中的奇异。

       “这就是你的‘天命神兵’?”

       陈凌兴奋的点了点头。

       身为巨灵族,都有一把最为契合自己的天命神兵,以前他未成就武将,这神兵一直封在丹田中,无法取出。

       如今他进阶成功,这宝贝也终于能为他所用。

       “你小子到是幸运,不用换兵器了。”

       天兵神兵形态各有不同,可能是剑,也可能是刀,总之变幻不定。

       如果天命神兵跟自己现在练习的兵器不复的话,便要重新修炼契合天命神兵的战技。

       如此一来,就要多浪费很多时间。

       不过,这还不算是倒霉。

       万一觉醒的神兵属于奇门兵刃,没有配套的战技,只能自己去悟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倒霉透顶。

       可能一辈子都难以成就绝顶强者。

       好在巨灵族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毕竟,天命神兵也是根据巨灵族本身的天赋来的。

       陈凌比较幸运,他从孙石那里一开始学的就是棍法,现在天命神兵也是棍,两厢配合,威力倍增。

       目光从张须陀身上扫过,沉稳的表现,让他暗暗点头。

       他的资质比不上巨灵族血脉的陈凌,但心性却胜过他,未来成就并不比陈凌差。

       “我曾经答应过你们,若是修为突破的话,就一人赐给你们一件宝物。现在你们都已破境,师祖也不讳言。”

       左掌摊开,一杆烈烈大旗从掌中浮现出来,黑色的旗杆乌沉沉,透着一股坚固。

       锋利的旗尖,如同矛头一般,锋利无比。

       黑红色的旗面,呈三角形,边缘包边呈锯齿状,仿佛猛兽的獠牙。

       ‘咚…!’

       巨大的战鼓声,忽然响起。

       下一刻,人喊马嘶,铠甲锵锵,步履整齐的战阵之声,紧随而来。

       张须陀心中一机灵,下意识腰背挺得笔直,一股铁血杀伐之气,冲天而起。

       半生戎马,军旅中的一切,已经刻进了他的骨子里。

       “这面‘铁血战旗’是我祭练的顶尖仙宝,内蕴十二道仙禁,契合灵魂道,乃是道兵之宝。”

       “另外,荥阳郡外战死的隋军魂灵,共计两百三十万,全部被我收入其中。日后,你还可统帅他们作战。”

       “有这面‘铁血战旗’在,除非有人能毁了里面的灵魂印记,否则不管你部下的道兵死亡多少次,只要灵气足够,他们便能复活。”

       看到递到自己面前的战旗,张须陀神色激动。

       虽然已经决定不在奔赴疆场,为大隋效命,但多年的戎马生涯,其实那么容易放弃?

       现在有了这面‘铁血战旗’,他又可以领军作战了。

       “多谢祖师赐宝。”

       “这面战旗可以容纳三千万战魂,你可收罗士兵魂魄继续填充。”

       “祖师,这些道兵的实力可否继续提升?”

       徐君明知道他的意思,他想要精兵。

       “当然。这战旗只是顶尖灵宝,最多可让你的道兵提升到太乙境。”

       “足够了。”

       张须陀连忙道。

       地仙界太乙境称作大能,可见数量不算多。

       如果他能有两百多万太乙,平推整个地仙界都够了。

       徐君明笑了笑。

       “等你修为进阶上位上将时,我在帮你把这‘铁血战旗’炼成大罗灵宝。”

       “多谢祖师。”

       “你去吧。”

       张须陀本想退下,但突然察觉祖师语气有异,不由诧异的看了过来。

       “你的弟子罗士信,六年后当有杀身之祸,你去救他一命。若是他愿意,现在收入崇山门下也可。”

       一个罗士信影响不到隋代唐的大局,早点带回来,晚点带回来都一样。

       “另外,你拼命救出去的那些隋军,都是你多年带领的部众,若是他们战死,你也收罗到铁血战旗吧。”

       “终归是你自己训练的军队,指挥起来也更自如一些。”

       张须陀转头看向师父。

       孙石朝着他点了点头。

       “去吧。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便可通过混元神门逃生,若是实在跑不掉,可呼唤你三师叔祖。”

       “弟子谨记。”

       深深一躬后,张须陀纵起遁光,经天而去。

       目送他离开后,徐君明掌中现出一套战甲。

       “这巨神甲也是顶尖仙宝,防御无双,就赐给你护身吧。”

       陈凌欢喜的接了过来。

       “多谢祖师此赐宝。”

       “等你进阶上品上将境界后,祖师再给你重练。”

       “是。”

       “走吧。”

       重新恢复成三人的师徒继续上路。

       很快就进了关中平原,地仙界南瞻部洲的关中平原,近千万里的沃野,滋养着数以亿万计的人丁。

       刚刚打入长安的李渊,拥立杨广的孙子,年仅十三岁的杨侑为帝,自封唐王。

       这时候,北有刘武周和梁师都,西边面临着李轨和薛举,东边是王世充的大隋,重重威胁下,几乎没多少人看好李唐。

       现在真正被天下瞩目的,是打败张须陀,覆灭了隋朝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后,声势达到巅峰的瓦岗军和李密。

       但一路行来,看着已经安定下来的关中平原,以及官道上川流不息的车马,便可以看出,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这里已经恢复了安宁。

       李唐治理地方的能力可见一斑。

       “难怪最后能一统天下,果然是气运所钟,能人辈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电子竞技荣耀之役末世重生之少主横行修仙从变成猫开始穿越后所有人都想杀了她邪影本纪偷生宝宝,前妻别玩了重生空间之盛宠娇妻大风水师花都逍遥我的末日堡垒回到过去变成鼠开局亮剑狙神重生死神成为十刃队长快穿攻略:撩男神100式虚空假面异界纵横重生鸿蒙之道金光御九界之道道道工地仙踪全能魂帝药植空间有点田时间掌控者的刀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