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穿越历史>晚唐浮生>第七十七章 循序渐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七章 循序渐进



       朝罢之后,百官前往太微城衙署上直。

       上阳城内只有客省院、荫殿、翰林院、飞龙厩等几个机构,大部分官员还是要回到皇城或宫城办公。

       邵树德没有走。

       上阳宫、东都苑都是他划定的禁区,这里的所有宫官都是原夏王府侍女,宫人也是各部酋豪进献来的女子,全都是他的人。

       在这两处地方,他感觉很自在。

       当然,其实他也没地方可去。

       大唐没有相国这个官职,三公三师也是荣誉职位,不管事的,他真正的正经职务其实是夏王,即管理夏国封土上的诸般事务。

       观风殿内已经没有人了,他缓步上前,抚摸着御座龙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良久之后,他坐了上去。

       御座位置较高,可以将整个殿室收入眼底。

       很神奇,邵树德一坐上御座,便思绪万千。

       混乱冲突的官制,要厘清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精力……

       多如牛毛的军阀,要消灭不知道要花费多长时间……

       开支巨大的军费,供应起来几乎要当裤子……

       嗷嗷待哺的百姓,他们的生计已经十分艰难了……

       “朱三,尔作得否?”邵树德的脑海中响起了朱全昱质问朱全忠的声音。

       公允地说,朱全忠已经是五代开国之君中准备得最充分的一个了。

       自昭宗被迎入洛阳之后,他准备了足足三年。

       而在此之前,就已经在摸索“藩镇为国”的体制。

       这不算制度创新,但处理起来依旧是十分浩大的工程。一百五十年藩镇割据,很多东西完全变了,不能再沿用初唐、盛唐时的制度,还要适合当时的社会风气和生产力,不能偏离太远,以免遭到反噬。

       后面四个王朝以及北宋,都是在他开创的局面下慢慢改进、优化。

       现在他就是朱全忠,是清理百余年沉珂的开创者。

       忽然想起了民国时期的诸位军阀。

       袁世凯、曹锟、吴佩孚、张作霖之流,在当军阀时呼风唤雨,不可一世。可一旦坐上大总统这个位置,就开始焦头烂额,疲于奔命,不断消耗威望。

       洋人来了,点头哈腰。军队要钱了,四处筹款。天灾人祸了,还是你背锅。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邵大,你作得否?

       “啪!”邵树德一拍扶手。

       四十多岁的人了,杀人如麻,皇帝的女人都睡过了,有什么作不得的?

       这个时代,礼崩乐坏。纲纪伦常,荡然无存。只要军队还是忠心的,什么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太傅!”殿外响起了有些迟疑、胆怯的声音。

       邵树德定睛一看,原来是皇后。

       “过来!”他在御座上纹丝不动,招了招手。

       陈氏领着宫人低头离去。

       何皇后之前在本枝院休憩,因为邵树德还有事要她办,但久等不至,居然睡着了——没办法,上朝是个苦差事,一大早就要起来。

       皇后走了过来,及近,被邵树德拉入怀中,坐在旁边。

       皇后看着空荡荡的观风殿,心中升起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身旁之人是皇帝,她是皇后,二圣同时临朝,接受群臣赞拜,可惜这不是真的。

       “两枢密院、尚书六部之长官,皆提升一品。此事,你回去后就办了。”邵树德说道。

       国朝官职有个奇怪的地方,就是宰相基本都是三品,甚至四品。

       但在早年,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等高品官职都是职事官,是天然的宰相、事实上的宰相。到了永淳年间,为了削弱相权,高宗将这些职务架空,给他们的手下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身份,令其入政事堂理政,这些人所担任职事官的品级,往往只有三四品——职事官是执行具体政务的官职,与散官、勋官之类不一样。

       正如后人总结的:“由是仆射为尚书sheng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到了现在这会,这些早年的宰相职事官早就已经沦为了勋散官爵,地方将帅经常得到此类加衔。比如邵树德就有侍中、中书令的加衔,那么他是中书门下的长官吗?显然不是。

       而既然当皇帝的不想将尚书令这类职事官给出去了,那么干脆取消好了,这是邵树德的想法。

       “怎……怎么办?”皇后不太清楚流程,于是问道。

       “臣已向皇后奏事。”邵树德看着皇后,说道。

       史载皇后“婉丽多智”,婉丽是看出来了,之前也觉得她是个聪明人,怎么这会犯傻了呢?

       不过何皇后很快给了他“重重一记耳光”,只听她问道:“太傅欲裁撤三省?”

       邵树德一怔,道:“不,暂时还不想这么做。”

       “暂时”这个词用得意味深长。

       改革,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循序渐进的,因为你吃不准过于激进的动作会造成什么影响,总是走一步看一步,不行接着改。

       汉代时,宰相权力极大。

       到了南北朝,相权慢慢受到了限制。

       到隋代,三省六部初创,进一步分了宰相的权力。

       到了宋金时期,渐渐变成一省六部。

       至明清时,干脆连那一省也取消了,比如明朝取消中书省,皇帝开始直领六部。

       这个过程,是相权一步步削弱,君权一步步加强的过程。是好是坏,众说纷纭,很难讲。至少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还是事实上的“一省六部”。

       尚书、门下、中书三省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他吃不准。国朝有政事堂,成员都是三省六部的官长,明清有内阁,其实大同小异。

       政事堂之外,有时候会召集“扩大会议”,即延英问对,以应付重大事件,参与者多为各核心要害部门主官、军方大将等等,类似于清朝的军机处,但非常设机构,而是临时召集成员商议。

       邵树德不是万能的。

       他在行军打仗上已有很深的造诣,但对官制的理解则没有那么深。他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模彷后世,但理智告诉他不能照抄明清的制度。中间差了五百到一千年呢,社会阶层、价值观风气、外部环境、生产力水平相差巨大,照抄很可能是在作死。

       所以他决定一步步改。先改一部分,看看效果,再决定下一步的行止。

       反正先把六部职事官慢慢侵占,换成自己人,其他的再说。

       “太傅所奏,为国为民,皆准。”皇后说道。

       “臣感激不尽。”邵树德笑道。

       良久之后,皇后颤声道:“太傅就是这么感激的吗……”

       邵树德知错能改,上次没弄清钿钗礼衣纽扣的解法,回去后仔细研究了一下,已有所得。

       何皇后俏脸通红,突然间清醒过来,哀求道:“太傅不要!”

       邵树德手停下了。

       “太傅!”皇后抓着他的手,低声道:“太傅英武过人,有男儿气概,妾见着也很欢喜。但妾终究是唐皇之后,若……若怀上了太傅的孩儿,恐不利。”

       良久之后,他替皇后整理好礼衣,道:“皇后还是速回紫薇城吧,臣便不送了。”

       皇后羞恼地看了他一眼,重新整理下了礼衣,又系好纽扣,咬牙道:“太傅果是欺辱君上的贼臣。”

       广义上来讲,皇帝、皇后、太子、太子妃都是君,没有品级的,皇后这话也没错。

       邵树德厚着脸皮说道:“臣扫平天下贼子,君上谓我辛苦,慰劳一番亦很寻常。”

       皇后起身,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只能慰劳到这种程度。”

       说罢,急匆匆地走了。

       “聪明的女人……”邵树德失笑道:“果然婉丽多智。”

       接下来数日,一连串的诏敕发下。

       正月初六,以需要“镇安夷夏”为由,升四枢密使、六部尚书为正二品职事官。

       正月初七,人日给假一天。当天晚上,契必章、朱叔宗二人联袂抵达洛阳。

       正月初八,授契必章为北衙下枢密院枢密使,授朱叔宗为南衙上枢密院枢密使,授杨悦为南衙上枢密院枢密副使。

       正月十一,设北衙理蕃院,野利经臣任尚书。

       一连串的职司改革、人事任免,很可能会深刻影响往后数百年的权力格局,但整个朝野几乎没掀起什么波澜,在平静中默认了。卢光启、独孤损等人已被诛杀,妻女没入掖庭,家人流配安东府,大家都看在眼里。

       正月十四,贝州来报:诸县皆下,全州已为王土,逆藩屡败,已不敢出战。

       恰逢第一批回返的军士已至洛阳东郊,邵树德上奏:请皇后率百官御长夏门,以观军势。

       何皇后自无不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异世界的战场生存嫡女狂妃:拐个王爷乱天下诡异世界的修改器张老板修仙经商记末世吾乃宝妈网游之魔法战士不过是黑魔法防御课教授罢了九天魔帝剑临次元无限主播星际之有容则霸汉末之我为刘辩不可棱海贼王恶魔之女掌握梦世界从2000年开始午夜风流(华夏神龙)风月流香男主的自我修养穿越之师妹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