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穿越历史>晚唐浮生>第三十五章 要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要求



       朱全忠的死亡,并不代表着什么。

       梁镇已经覆灭一年有余,相关消息早就被人消化得差不多了。

       但他的离去,依然具有心理层面的震撼。朱威死,王师范降,朱全忠死,朱瑾独木难支,还能坚持多久?

       朱全忠的尸首被装入棺椁之内。

       他毕竟是梁王,曾经与夏王鏖兵多年的老对手,战死之后基本的体面还是有的。

       李唐宾特地找到了契必章,让回师的飞龙军将棺椁押送回洛阳,交给夏王处理。

       随后他又去了胶水县城。

       困守城内的三千军士大部被杀,还有几百浑浑噩噩的土团乡夫,侥幸活得一命,李唐宾下令全部遣散,各回各家。

       征战一年,李唐宾的心还是火热的,他还想建立更大的功勋,打败更多的敌人。

       兖州朱瑾是下一个目标。

       十二月初三,李唐宾下令铁林军左厢留守淄青,自领右厢及义从、定难二军返回郓州。

       行至青州时,居然还有不知死活的人举事叛乱,不过很快被回师的大军扑灭。

       至此,再无人敢于反抗。

       而在此之前,信使更是快一步出发,不避风雪,日夜兼程,赶往洛阳报捷。

       ……

       王师范居然在路上碰到了来自魏博的使者,新近升任左行军司马的司空颋。

       司空颋是从滑州过来的,经郑州进入洛阳盆地,两人的目的地都是洛阳城东的积润驿。

       “王司徒。”

       “司空司马。”

       两人各自下马,互相行礼。

       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一个是败军之帅,一个是过来交涉求和的,总觉得有些尴尬。

       到底还是司空颋脸皮厚,他指着脚下新修的道路,说道:“此路靡费人工无数,真是不体恤民力。”

       “看着挺不错的,不过好像有点短了。积润驿到洛阳,不过十余里地,当不得大用。”王师范也反应了过来,接茬道。

       他俩说的是连接洛阳上东门和积润驿之间的一等国道,标准自然不是旧驿道可比的。

       诚然,一等国道耗费很大,邵树德也不打算在全国铺开,他只是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东西罢了。

       截止十二月上旬,孟州至太行陉口这段九十五里的一等国道已经全部修通,怀州甚至遣人在陉口附近筑了座城,向来往河东、洛阳的商人收税——当然,也有军事意义。

       今年相卫大战,河阳夫子只在最后几个月动员了一下,他们全年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在本镇服徭役修路。

       工作已经完成了大半,明年就只剩下河阳南城通往河南府州界的那一小段了。无需动员太多人,整体较为轻松,如果不与河东方面暴发大战的话,他们甚至可以休养生息。

       汝州方向,刺史韩建从春社节后就开始动员人力,修建尹阙至临汝段四十里的一等国道,如今已经接近完工。

       汝州百姓今年的日子比河阳还要松泛。没人征发他们打仗,整体还处于免税期,修路大概是唯一让人烦心的事情了。

       明年多半还没有战事,无需上阵,他们的工作是修建临汝至梁县段六十里一等国道。一年时间估计够呛,说不定要拖到第三年开春之后。

       不是被征发上阵打仗,就是在乡间筑城、修路、开渠、挖沟,总之一刻不得闲,也不知道要苦一苦到什么时候。

       不过商徒们都对一等国道交口称赞,认为极大缩减了他们运输货物的成本和时间。虽然一等国道上的钞关也慢慢设立了,比如尹阙关就重新进行了修缮,入驻的税吏盯紧了每一辆过路的马车,开始征税,但似乎还是值得的。

       至于洛阳上东门到积润驿这段路,说起来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汴州幕府实际上是陈诚在主持,他提出修通洛阳到汴州的一等国道,邵树德同意了。

       汴州是关东第一大都会,洛阳是未来的首都之一,中间用一等国道连接很正常。这事的悲伤之处在于,汴州幕府想先修郑汴段,但邵树德觉得他们剩余人力很多,不如先修洛郑段,等于是让宣武诸州出人帮河南府修路,坑人无极限。

       “这段路确实用处不大,但孟怀之间的大道却已经修通了,直抵太行陉口。如果用兵,当能提供许多帮助。”司空颋说道。

       王师范看了他一眼,莫名其妙。

       我一个失势节度使,要权没权,要兵没兵,你跟我说这些做甚。

       司空颋也觉得有些尴尬。

       他不过是看到王师范,突然起了兴趣,想跟他聊聊罢了。但真见到了,发现没什么可聊的。褪去光环,王师范也就是一个普通人罢了。

       魏博想振作,还是得找正主。

       匆匆告辞之后,他便直趋洛阳,王师范则继续留在驿站附近,津津有味地看着原野上纵横交错的沟渠。

       邵树德对农业,可真是花费了极大的心血啊。

       ******

       司空颋告辞之后,便匆匆赶往洛阳,求见邵树德。

       邵树德让人将其带到含嘉殿等待,自己则与萧符、李延龄继续谈事。

       “国子监的人手抓紧募齐,实在不够,从长安挖人。”邵树德对萧符拖拖拉拉的工作有些不满,语气严肃地说道:“这是最高学府,将来各个京城都要设国子监,相关人才的储备,要有计划。现在筹建洛阳国子监都这么困难了,将来若设南京、北京、东京,人从哪里出?”

       萧符神色微微有些紧张,连声称是。

       邵树德也不想太过让他难堪,叮嘱了几句后便让他离开了。

       就目前而言,还是地方州县的学校开办更为紧要。

       算学人才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清算行方面存在巨大的缺口。河南在朱全忠治下,多是经学,医学都少,更别说关西特有的算学、工学、农学了。

       好在兼任宣武军节度副使的陈诚知自己的喜好,已经准备在明年开办这些教育机构了,博士、助教、教谕之类就用关西的学生,不管水平够不够,先把摊子铺开再说。

       现在需要量,而不是质。

       汴州明年还将开办第一届武学,即汴州武学和开封县武学。洛阳也有河南府武学及洛阳县武学。

       河南士人、土豪及将校现在也知道武学的重要性了,纷纷削尖脑袋要把子弟往里面送。

       邵树德为了收拢河南人心,打算给一些名额出去,但不会全给。

       招生名额的具体分配,还得再商量一番。

       “司农寺、卫尉寺、秘书监是三个最先筹备完毕的机构,很好。”萧符走后,邵树德又对李延龄笑了笑,道。

       秘书监是卢嗣业,但他常年跟在邵树德身边起草文书,这会实际是他手下人在办。这个机构本身也不大,只有着作局一个下辖机构,职责是管理经籍图书,校对典籍、文章。

       但正如司农寺、国子监被邵树德塞了很多新东西一样,秘书监的职权在新朝也会扩大:出版印刷也归秘书监管。

       也就是说,新的秘书监已经不再是清望官的聚集地,而是有实权的了。

       王师范写小作文骂邵树德,还得自己去传扬。邵树德觉得天下太平后,他就开始写书,让秘书监给润色、校对、刊印,掌握舆论霸权,想想就刺激——当然,这个理想就和邵树德老了后在含嘉殿种地一样,非常不可靠,鬼知道你啥时候才有时间。

       司农寺人手的筹备非常快速,上个月基本就到齐了。

       这得益于关西农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量相关人才。尤其是王雍得了第一届夏王赏,还连连升官,中外惊叹,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夏王对司农寺的重视,试图挤进这个机构,搏个更好的前程。

       司农寺最重要的下属机构就是育种署了,聚集了农业方面的精锐力量——这个机构也是新设的,以前并没有。

       每个机构名字都和前朝一样,但职能和工作重心又有所变化,属于旧瓶装新酒了。

       邵树德也是通过这样一种相对和缓的方式,渐进式改组整个政府。

       当然此时的政事机构已经有了后世的雏形了,也没必要做结构性的改动。

       比如政事堂常年有2-4位宰相议政,对皇帝来说,比一位宰相总揽大权要可爱多了。

       三省之中,中书省“立项”,门下省“审批”,尚书省“执行”。三省之外,还有监察御史“监督”,也不错,没必要大动。

       军事方面,有北司枢密院,正副枢密使负责军队的事情——以后当然不能再让太监当枢密使了。

       南衙北司并行,暂时先这样。

       “大王,司农寺太对我胃口了。我能力有限,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勤恳了。大王放心,农事方面有我把着,断误不了事。”李延龄大声说道。

       “哈哈,好好做。这天下是咱们老兄弟一起打下来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邵树德笑道,同时莫名想起了一个画面……

       外面的雪仍然下个不停。

       合欢殿的内部壁画已经完工大半,外墙的浮凋还在进行最后的赶工。

       邵树德站起身,走到殿门前。

       卫尉卿慕容福立刻赶过来听命。

       宫廷卫士三千人,皆从诸奴部中挑选,其实大多数都是以前侍卫亲军的成员。

       邵树德回洛阳后,组织宫廷卫士进行了一番操练,考校他们的武艺、军略。从今往后,他们中有才能者陆陆续续都会得到机会外放。

       外放一个人出去,就从奴部中再招一人补上,维持人员的流动性。这其实也是给草原出身的蕃人一个上升通道,前提是你得出身奴部。亲疏有别嘛,很自然的事情。

       当然三千人的规模是不太够的。国朝初年宫廷卫士大概接近五千人,因此还有两千名额。

       毫无疑问,现在很多人都盯着这些名额。

       邵树德的初步打算是,勋贵子弟、蕃部酋豪、外邦质子及军中骁勇出色者分润掉这两千名额。

       有时候邵树德也感到心累,到处是利益考量,到处是分润好处。

       但政治么,本来就是分蛋糕的游戏,能怎么办?

       “让司空颋过来吧。”邵树德坐了回去,吩咐道:“父丧期间还不安分,我倒要看看魏博又玩什么花样。”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异世界的战场生存嫡女狂妃:拐个王爷乱天下诡异世界的修改器张老板修仙经商记末世吾乃宝妈网游之魔法战士不过是黑魔法防御课教授罢了九天魔帝剑临次元无限主播星际之有容则霸汉末之我为刘辩不可棱海贼王恶魔之女掌握梦世界从2000年开始午夜风流(华夏神龙)风月流香男主的自我修养穿越之师妹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