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出发越城
而当看见沈若梅从车上下来到时候,所有围着的人都有些尴尬的往后退却了。因为这个走出来的女孩实在太靓丽了,让他们这些在村子不怎么注意形象的都自惭形秽的不敢靠近。
尽管沈若梅一副笑脸迎人,可只要她站在那里,对村子里的普通人来讲就是一个不可靠近的标签。
直到程丹婷跟程良拿着自己的行李来到了村口,跟沈若梅打了个招呼,才缓和了一些尴尬的氛围。
“丹婷啊,这是你朋友啊?”
“是的,小阿婆,她是我同学。”
程丹婷笑着回答了老人的问题。
听了程丹婷的回答,众人明悟,原来是这样。
“程伯礼好福气了,养出这么个好闺女,享福了。”
有人看着程丹婷跟沈若梅这对姐妹花感慨着,也有几分羡慕。
“丹婷一直都是好样的,这次听说考上越城的高中了,厉害啊。”
“是啊,出息了,咱们丹婷出落的也不差。”
“对,回头跟伯礼说说,这么好的闺女,也不买几身好看的衣服。”
“对对,你看咱们丹婷,只要换身衣服,也不会比这靓闺女差。”
众人的讨论声完全不会避讳不远处沈若梅两人,听得她们都有些不好意思都躲进了房车里。
反而程良站在外面,给王师傅递上一根烟,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而等陈书楼来到的时候,场面就有些大了。
不是说陈书楼父母来了,他们今天也要做生意,并没有时间来,反正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要带的行李前一天晚上也整理好了。
那这场面是怎么来的呢,当然是因为陈书楼手里拉着两个行李箱,头上顶着小弟,肩上趴着小白,后面还跟着小黄。
这诡异的阵势不但把村民们给看愣住了,连程良看到也是忍俊不禁。
“你这是准备开动物园啊。”
程良打趣道。
“嘿,没办法,家里成员多啊。”
陈书楼笑着回了一句。
王师傅过来帮着陈书楼装行李,沈若梅则是打开了车门让三个小家伙赶紧上车,今天她之所以让开这辆车来,大半就是为了这几个小家伙。
“怎么又多了一只白猫,书楼?”
“昨天刚来我家的。”
陈书楼利落的回答了沈若梅的问题。
“昨天刚来的?这还能自己找到你家来?”
沈若梅满是不信。
“好吧,是小黄带来的,就叫小白了。小白,跟人打个招呼。”
“喵.....”
小白叫了一声,还环视了一周,意思这就算是批发打招呼了。
“这也是个有灵性的。”
程良倒是一眼就看出来了小白的不同,暗叹书楼这小子真是跟灵物有缘。
程良看小家伙们已经到齐,就跟王师傅嘱咐了几句,就自己走了,剩下的他就不陪着去越城了。
小黄跟余杭玩的开心,小弟则是依旧喜欢躺在沈若梅的怀里,倒是小白瞅了瞅各人,有些慵懒的最后到了程丹婷的膝盖上躺下。
这自来熟,反倒是让程丹婷有些不适应了,小心翼翼的摸了摸小白背上的毛。
“喵.....”
小白舒服的叫了一声,软绵绵的音调,一下子就戳中了程丹婷的萌点,爱不释手的开始伺候起这位新来的小主子。
陈书楼看着这小家伙,总觉得小白这是给自己找了最会伺候自己的,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猫主子的习性。
在王师傅的一句,系好安全带中,众人开始了前往越城的旅程。众人都有些期待,这里除了沈若梅估计都没有人来过越城。
陈书楼虽然在上辈子偶尔来过几趟,可那时候的越城跟现在肯定是天差地别的,估计也就是那几个老景点可能没变。
房车很快就出了盛市上了高速,在盛市与越城之间的高速上,两边都是群山连绵。
程丹婷他们都是兴趣十足的看着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对他们来说,可能都跟这一世的陈书楼一样是第一次出盛市吧。
差不过过了一个小时多一点,房车下了高速,他们这算是到了越城了,沈若梅开始给众人介绍两边开始出现的各个地标。
有的是高耸的大厦,有的是历史悠久的古迹,越城作为一个从公元前就存在的城市,遗留下来的古迹多不胜数。
而越城又是出了名的多文人,江南水乡的柔情,渲染了古往今来太多的墨客文人,随处可见的都是他们留下的足迹。
房车在越城的市区里走走停停,陈书楼发现原来这个时候的越城的交通就已经这样了,终归大城市交通拥堵都是通病。
房车最后开进了一个临河的别墅区,陈书楼留意了一眼小区门头,香榭苑,这就是他们以后在越城的住所了。
房车一路沿着临河路往小区深处而行,两边除了相隔甚远的独栋别墅之外就是茂密的绿化。
陈书楼估算着,这个小区从占地面积上算,最少百分之八十都用来种树了,更过分的是,他竟然还看到了有人从一些树上摘下了果子。
虽然看起来比较青涩,但可以肯定这里竟然还种了果树,太奢侈了吧,就越城现在的地价,这果树下面那点面积能买多少水果啊。
正在陈书楼感叹有钱人的奢靡的时候,房车停下了,12号,这就是沈若梅家在越城新买的别墅了。
还没等陈书楼他们下车,就已经有一位看上去大概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在12号别墅门口等着了。
沈若梅第一个下车,就跟这位妇人招呼道:“赵姨。”
“若梅,这一路还好吗?”
赵姨也问候了一句。
“王大哥开车,您还不放心吗?”
沈若梅说道。
“那倒是。”
“赵姨,我跟你介绍下,这三个就是我跟你说过的同学,陈书楼,程丹婷,余杭。”
陈书楼三人下车也看到了正在跟沈若梅说话的,一脸慈祥的赵姨,连忙打招呼。
“赵姨,您好。”
“好好,都好,都是好孩子。”
“赵姨是从小照顾我的,这次我们住到这里来,以后也跟我们一起住这里了。你们都有口福了,赵姨做菜可是最好吃的。”
沈若梅跟众人介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