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武侠仙侠>唐诗剑诀笔趣阁txt>第59章 一脉相承的凶猛治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一脉相承的凶猛治国



       话分两头,暂且不说卫国公主朱瑛一行三人离京至杭州府的行程。我们来看看如今的朝庭中的永乐帝朱棣……

       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位叫花子皇帝,自卑微中崛起,以七十一岁的生命,伟大的战功、超凡的智慧,换来天下最美好的东西----天下太平。他是一只永远无悔、坚定执著的荆棘鸟,为世界奉献出最响亮的歌声。

       且不管这歌声是天籁还是聒噪,他都用自己的生命在唱,直至生命终结那刻。

       他的战功,配得上“洪武”之称谓;他的经历,原本即是一首伟大的史诗!

       他即是明太祖朱元璋!

       后世人称之为“朱扒皮”。因为他喜欢做一种从不出售的工艺品----剥贪官的人皮。剥皮这种残酷的刑罚在明代如家常便饭。他以这种残酷的手段,严厉镇压贪污和谋反罪。他执法严厉,即使亲女婿欧阳伦私贩茶叶,罪不至死,结果被逼自尽。谁贪污就杀谁,为历史上贪官杀得最多的一位皇帝。但事实证明,贪官越杀越多,前仆后继……

       苦难,可成就一人美德,也可使人人格分裂。历经地狱般的磨难,才可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明太祖朱元璋历经地狱般的磨难,所以在群雄逐鹿的大动荡中,才能笑到最后;但却有得必有失,时势却造就出明太祖变态的人格。

       面对不听指挥棒的昔日部下,明太祖朱元璋的神经开始错乱,彻底变质,重典治国,疯狂杀人。以往宽宏大量、虚心纳谏、爱兵如子的朱元璋变成一头暴怒不止的猛狮;他的性格可在圣人与神经病之间随时切换……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启王朝的奠基人,他的魔鬼人格渗透到帝国的方方面面,制度构建深深打上了个人烙印!

       他的儿子永乐大帝朱棣通过“靖难”,成功上位。

       有其父,必有其子。永乐帝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翻版。他继承了他的父亲凶猛,用以治国。

       有恩必报,有怨必杀,这便是永乐帝朱棣。

       “瓜蔓抄”就如瓜藤四处攀爬一样,凡能攀到的,只要沾得上边,管你有罪没罪,全部抓起来杀掉!“瓜蔓抄”的依据为连坐。朱棣将建文忠臣全部打成奸党,进行疯狂报复,残酷处死;妻子、女儿刺字后,发配至浣衣局、教坊司受辱……

       自古以来,杀人最为严厉的莫过于诛九族,而大儒方孝儒,其朋友、学生竟被列为一族,共诛十族。这为中华历史上唯一诛十族的案例!

       不仅如此,永乐大帝朱棣不承认建文帝朱允坟的年号,建文朝定的规矩全部作废,且将其年号全部取消,续接洪武年号。虽然他自己不知后世又重新添上建文帝的年号。因为,历史,不容抹煞!

       永乐帝朱棣并非一味好杀,对于跟随他“奉天靖难”、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们的封赏亦是毫不留手!

       封国公二人,封候十四人,封伯十四人;其后追封的人员若干……

       封赏不可谓不丰厚。在永乐帝朱棣看来,他即是要表明一种态度:听话的,不便有酒有肉,还有荣华富贵。不听话的,不仅自己送命,还会连累家人!

       然而心有多大,舞台便有多大。首先自然需要舞台。生猛的永乐帝朱棣,他的舞台自然绝无仅有。

       古往今来,勤劳、聪明的华夏人民,相信“人定胜天”,或帝王一声令下,创造了多少历史奇迹!

       天下护城河,以宋室王朝时的襄阳护城河为最!最宽处达二百五十米,均宽一百八十米,为华夏第一城池。

       公元前二百五十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基础上修建的都江堰,将原本水旱灾害十分严重之地,变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即北京),元顺王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的京杭大运河,全长近四千里,是里程最长、工程最大、亦为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更甭说世上最长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永乐帝朱棣,刚登基,便开始将天下第一大才子解缙召来,开始做一件一般人想都不敢想之事,即编撰一部集合天下所有书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不得不承认,永乐帝朱棣的心够大,并且他并非为一己之私,他的忧国忧民贯穿在整个朝政之中……

       农业方面,赈灾永远是不灭的主题:北京、山东、河南饥荒……迁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裕民众至北京,建立大北京农业,稳固基础;为山东等地遭受战争灾害的州县拨付款项。

       文化方面,朱棣提倡开展“即物而穷理”,“存天理,灭人欲”的讨论。“即物而穷理”,通过接触事物而穷究其理,即找到问题根源。源于《大学》的“致知在格物”。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的发展程度明显高于周边国家和地区,且中华多以“天朝上国”自居。周边各国多受中华文化影响。明初藩属各国向明廷“称藩纳贡”,并接受册封,与周边各国贸易中,实行“厚往薄来”政策。周边各国对华朝贡中获利颇丰,理所当然朝贡积极得很。

       久而久之,朝廷不胜其烦,对“朝贡”时间、船只、人数加以严加限制。

       永乐帝朱棣研究过卫国公主朱瑛所述的海上贸易,他是如何都想不通为何在国内无人要的茶叶梗之类的,至藩属国竟可卖出黄金价!

       他内心开始交织,开始筹划更大规模的“通藩”计划!

       他一改当初父皇朱元璋时的海禁,采取“内安诸夏,外抚四夷”的方针,对内大力发展经济,对外一改洪武时期被动等待各国朝贡前来,而为主动遣使上门!

       遣使上门,总不可能游泳过海,建造远洋船为第一要务。

       凶猛的朱棣大帝一声令下,整合造船一事便提上了议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要做门阀极拳转生不可名状舰娘的镇守府仙路霜华冷舰娘之蔚蓝舰姬某剑仙的远征盛世安稳MC的异域领主生涯无限仙武世界大清贵人我不是大仙尊啊我是哥斯拉之无限乱入木叶:辉夜家的记事本柯南之敬酒不吃吃罚酒我是卡卡卡卡卡青山美人安阳传说西凉董魔王重生麻辣小娇妻猎美之王新生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