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科幻灵异>诸天万界之大拯救>第两百四十章 大宋版信访局兼检察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四十章 大宋版信访局兼检察院



       登闻鼓的设置,最早或可追朔到尧舜禹时代,到了周朝,《周礼》中更是有明确记载。

       ‘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以待达穷者与邃令,闻鼓声,则速逆御仆与御庶子。’

       即设四面大鼓于宫门之外,由太仆(九卿之一)掌管,并遣御仆与十二位御庶子轮流值班。

       其后,春秋战国、汉、魏晋南北朝、隋唐都继承了这项制度。

       宋承唐制,立国之初自然也设置了登闻鼓,不过和唐朝不同的是,宋朝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管辖登闻鼓。

       即登闻鼓院。

       起初,登闻鼓院除了判官二人之外,还有内侍同时勾当,作为监察。

       不过,到了真宗时期,内侍慢慢退出了登闻鼓院,仅以带职名朝官(正八品以上带贴职)或卿监(正六品)判之。

       如今,周起的寄禄官是太常少卿(正六品),并且还带着龙图阁直学士的贴职。

       单从流程上来看,周起担任判登闻鼓院,合情合理。

       但若是考虑到周起之前的履历,这项任命多少有些不合情理。

       不过,若是旁人得知李杰有意扩大登闻鼓院的职责,那么这份差遣就很合适了。

       周起身上最明显的标签便是,为官尽责,能断善审,在他判纠察刑狱司,以及权知开封府期间,不知为多少人洗脱了冤情。

       凡是经他手的桉件,几乎没有误判。

       如此尽职尽责,能断善审的人,由他负责登闻鼓院,李杰很是安心。

       在李杰的设想中,登闻鼓院最终会成为一个类似中级法院,以及纪委监委的机构。

       如果主官是个软骨头,或者主官本身就不干净的话,那么即便扩大了登闻鼓院的职责,最终还是会流于形式。

       宝慈殿。

       李杰依例来到宝慈殿请安,他来的时候恰逢饭点,于是他便留在了宝慈殿,和刘娥一起吃了晚饭。

       饭后,两人的话题自然而然的聊到了殿试。

       紧接着,两人聊着聊着便聊到了周起。

       对于周起这个人,刘娥的印象还是很深的。

       大中祥符三年(1010),李氏诞下皇子,那一天,周起恰好在宫中奏事,喜得麟儿的真宗,大手一挥,直接给周起升了官。

       任周起为勾当三班院,兼判登闻检院。

       (登闻检院是从登闻鼓制度衍生出来的机构,专门负责受理登闻鼓院应当受理却没有受理的桉件,和现在的检察院有点相似)

       好巧不巧,十多年过去,周起再次成为登闻鼓院的长官。

       并且,周起还是此科殿试的编排官。

       如此种种,刘娥想不印象深刻都难。

       “六哥,周起这个人我有印象,让他在登闻鼓院呆着,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眼看刘娥聊起了登闻鼓院,李杰想了想,与其故弄玄虚,不如将计划提前告知刘娥。

       “其实,由他充之,应该是恰逢其会才是。”

       “大娘娘,我欲在西京(洛阳)、南京(河南商丘),先行设置登闻鼓院的下级机构。”

       “由京官判之。”

       “而后,待到时机合适,再行全国各州府推行。”

       听到这话,刘娥不禁觉得头皮发麻。

       全国各州府推行?

       大宋共有两百多个州府,依照京师登闻鼓院为例,登闻鼓院至少要有两名主管,书吏官若干,其他从吏数十,杂事数十。

       即便各州府登闻鼓院的人数有所削减,每地领奉使钱的人,至少也要二十人左右。

       如此算来,全国铺开至少要三四千人。

       最终的数字,只会多,不会少。

       三四千人的奉使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朝廷的财政能够负担的起吗?

       “大娘娘,您觉得贪官、庸官和冗官,哪一个危害更大?”

       刘娥闻言顿时有些左右为难。

       哪个危害更大?

       她的第一个念头自然是冗官,毕竟,朝中无数大臣陈述过冗官的危害,听得多了,自然会受到影响。

       但仔细一想,好像又不太确定。

       冗官的危害大,贪官的危害难道就不大吗?

       大中祥符年间发生的一件事,哪怕过去十几年,刘娥依然印象深刻。

       抄了一个小小的地方知州,竟然从他家中缴获了十几万贯的现钱。

       这只是现钱!

       多少州府一年上缴的税赋都没这么多。

       如果再算上田产、房产等资产,其数字更是骇人听闻。

       那一次,先帝难得的大发雷霆,并下令彻查。

       事后,虽然又查出了一批贪官污吏,但收缴财产的数量远远比不上最初的那人。

       即使将后续所有人绑在一块,也比不上对方。

       片刻后,刘娥的心中有了答桉。

       贪官的危害更大。

       以那名犯官为例,几十万贯的家财,能养活多少官员?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现在的刘娥早就过了天真的阶段,贪欲,乃人之大欲,只要贪污无法消除,贪官就无法彻底杜绝。

       天下两百多个州府,其中又隐藏了多少贪官污吏?

       并且,相比于贪官,污吏的危害反而更大,贪官只能贪得了一时,而那些吏员基本是终身制。

       不仅如此,吏员还能传家。

       尽管吏员贪污的金额远远少于主官,但积沙成塔,全国的吏员算到一起,这个数字决定不会少。

       许多多少民变,都是由这类人群激起的。

       想通此节后,刘娥也明白了李杰扩大登闻鼓院的用意。

       虽然这么做无法彻底杜绝贪腐之风,但减少一位贪官的收益,远比养一个登闻鼓院的收益要高。

       抄了一个贪官的家,起码能养活一地登闻鼓院一年。

       这么一算的话,倒也不怕冗员。

       不过,抄家这等事,肯定不能让登闻鼓院单独负责,否则,肥的便不是国朝,而是肥了登闻鼓院主官。

       “六哥的意思,我已知晓。”

       沉吟片刻,刘娥建议道:“景德年间之前,登闻鼓院往往会设‘监登闻鼓院门’,此职由内侍官充之。”

       “如今,内侍官已不在兼职,六哥如果有意推行的话,或许可以重新恢复这项制度。”

       相比于外朝的臣子,刘娥内心自然更加信任宫中的内臣。

       不只是她,历代帝王大多如此。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诸天之我同时穿越了无数世界星神奇缘记翻滚吧孟婆烟雨轻叩帘半卷度厄逍遥仙死灵法师在都市九尾龟之吃的魅惑卜筑戏命赌徒惊魂钟真千金靠玄学致富我的丹田是地球大佬的武力值又爆表了乱入小破窗本源种子又拯救六界了大明:我成了道士皇帝唐僧志大牌绯闻妻从武动乾坤开始的剑修绝世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