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灵异小说>诸天万界之大拯救>第两百三十五章 复讲武之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三十五章 复讲武之名



       崇政殿。

       众臣抵达崇政殿后,发现官家还没到,于是便小声的交流起来,吕夷简微微移动几步,凑到了丁谓面前。

       “丁相可知官家为何匆匆召集我等?”

       “本相亦是不知。”

       丁谓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吕夷简,他现在还生着气呢。

       你吕夷简干过的好事,这才几天过去,你自己就忘了?

       还好意思主动凑上前来?

       另一边,张士逊向曹韦问了一个同样的问题。

       “我也不知。”

       曹韦微微摇头,他也纳闷来着,按照常理,中使应该会提前告知他们具体事项的。

       可今天传召的中使,却丝毫没有提及具体事务。

       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啪!

       就在这时,一道鸣鞭声响在了众人的耳畔,听到这声音,在场的大臣们迅速归位,依照各自的官职,站到了属于自己的地方。

       “陛下驾到!”

       “参加陛下!”

       一番礼节性的问候结束,李杰环视一圈,开口道。

       “朕欲恢复讲武之名,诸卿以为然否?”

       此话一出,在场的文臣顿时心中一惊。

       崇政殿最初的名字并不叫崇政殿,而是叫‘讲武殿’。

       后来,大宋战神登基,于太平兴国八年(983)改讲武殿为崇政殿。

       众所周知,宋朝的皇帝特别热衷于改名。

       如外朝正殿大庆殿,其名字多有更易,太祖时期又名崇元殿、乾元殿,太宗时期又改名朝元殿,真宗又改名天安殿,仁宗又改名大庆殿。

       不过,改名也不是兴之所来乱改的,如大宋战神改讲武殿为崇政殿,其实是配合重文轻武的国策。

       毕竟,讲武殿中带了一个‘武’字。

       其实,不止是宋朝,历代王朝的宫城中多少都有以‘武’命名的宫殿,以此来昭示天子尚武。

       另一边,丁谓这个马屁虫,当然不会反对改名,哪怕恢复讲武之名,他也不在乎。

       “陛下圣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汉之‘正武’,唐之‘武德’,皆有讲武,尚武之意。”

       丁谓不开口还好,他这一开口,瞬间得罪了一大票文臣。

       太宗为何改讲武之名,你丁谓难道不清楚吗?

       官家为何重新改回讲武,你丁谓难道也不知道?

       ‘这家伙,脸皮都不要了!’

       听到丁谓的话,吕夷简不由为对方感到脸红。

       为了权势,真的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连这种出卖祖宗的决定,都做得出!

       奸邪也!

       ‘唉。’

       想到这里,吕夷简不禁心中一叹。

       本来,如果丁谓和其他文臣能够齐心的话,阻止官家改名,未必做不到。

       但现在嘛。

       文臣中职位最高的人都主动易帜,就像是两军交战,己方大将率先倒戈,这仗怎么打吗?

       所以,哪怕吕夷简站住来表示反对,结果最终也不会变。

       “陛下圣明!”

       念及至此,吕夷简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反正就是改个名嘛,只要官家喜欢,随便官家好了。

       况且,赵宋天子都有这个传统,在某种意义上,官家也算是继承了先辈之遗志。

       眼看丁谓和吕夷简相继同意了改名之事,其他朝臣也跟着纷纷附和。

       一时间,崇政殿,不,应该是讲武殿内,只剩下一道道‘陛下圣明’的呼声。

       看到众人的表现,李杰笑着点了点头。

       不错。

       不错。

       有个反骨仔,训政的效果确实好了很多。

       像丁谓这样的人,其存在还是有意义的。

       “今日召集诸卿于讲武殿议事,主要是源于皇城司传回的密报。”

       “契丹近日调集了大量的粮草,不日便会南下寇边。”

       此消息一出,群臣的反应不一而足,其中忧心者占据了绝大多数。

       这也正常。

       恐辽症,又不是一日两日了。

       上一次宋辽交战,如果不是辽国内部出了问题,还不知道结果怎么样了。

       现在,辽国又要来了。

       此次入侵,恐怕难以善了。

       “曹副枢,卿是将门出身,对于辽国此次南下,怎么看?”

       台下。

       听到官家直接点名自己,曹韦哪还不明白官家的意思?

       官家为何要提拔他为枢密副使?

       当然是为了提高武臣的地位,或者说彰显尚武之意,一如将崇政殿复名为讲武殿。

       因此,曹韦当然会捡着好听的来说。

       “以战去战,盛王之道也!”

       “我军据关而守,此谓地利也,春夏之交,冰雪消融,此谓天时也,去岁,西北大胜,士气正足,此谓人和也!”

       “天时,地利,人和,三利皆在我朝,此战,我军必胜,辽军必败!”

       曹韦虽然是捡着好听的说,但他和丁谓到底不一样,他说的这些并不是为了附和而附和。

       事实也确实如此。

       景德年间,萧太后和辽帝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那一战随行的可都是辽军的精锐。

       结果呢?

       辽军太过深入,后勤不畅,几有大败之兆,如果当时国朝能够更坚决一点,致使辽军大败,也不是不可能。

       景德年间都能顶住,现在怎么可能顶不住?

       况且,辽国内部刚刚经历了一场动乱,虽然平息的很快,但其中大半是因为辽帝亲政多年积累的威信。

       如果辽宋交战,辽国稍有颓势,或者推进的不够顺利,这对于辽帝的威信必然是一次极大的打击。

       真到了那时,战场上的胜负已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后方!

       一旦辽国后院失火,前线多半会不战自溃。

       其实,这也是曹韦听到辽军南下时,如此惊讶的原因。

       以辽帝的心术,不可能看不到宋辽交战的凶险。

       可辽帝仍然选择派兵南下。

       当真古怪。

       听完曹韦的发言,李杰满意的点了点头。

       曹韦确实伶俐,知道自己心中所想。

       紧接着,他目光一转,看向了丁谓。

       “丁卿?”

       “臣以为曹副枢,所言甚是,臣亦觉得,此战我皇宋必胜!”

       另一边,看到丁谓的表态,吕夷简暗自摇头。

       满堂皆是赞语!

       这可不行!

       如果是改名之类的小事,也就罢了。

       军国大事,事关江山社稷,不可不慎。

       万般无奈之下,吕夷简只得站了出来,充当那张白脸。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末世钢铁车队办公室来了个极品女同事旧日主宰混沌幽莲空间我真是混娱乐圈的隐世五万年的我被后代请出世街角有家杂货铺大佬失忆后只记得我剑之公主我不想受欢迎啊化灵变我真是大明星不灭武神梦镜传奇战神破天变身游戏姬异世界之大领主外星大文豪天字号保镖重启投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