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灵异小说>诸天万界之大拯救>第两百二十九章 富弼:不慌,我还年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二十九章 富弼:不慌,我还年轻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

       宋朝的省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答题时间,但是却有禁止继烛的规定。

       何谓继烛?

       唐制,礼部试举人,一半可以给蜡烛三根,哪怕到了晚上,依然能够答卷,直到蜡烛烧尽为止。

       五代后唐时期,改夜试为昼试,考试不在给蜡烛,后来虽然偶有反复,但宋朝并没有恢复唐制。

       而是延续了昼试制度。

       眼看夜幕将至,宋祁、宋痒两兄弟也不在多留,直接选择了交卷离开。

       与此同时,富弼仍在旁边奋笔疾书。

       第一场试诗赋。

       在考官评定中,赋的权重明显更高,首场诗赋,最重赋,省题诗虽然难,但只是添头而已。

       相比于省题诗,赋的写作难度也更高一点。

       毕竟,赋的字数更多,且严格限定了格式。

       在这些条条框框中,考生还要写的足够出色,其实,这也是当下文风浮华的缘由之一。

       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什么?

       大部分人都是希望以科举入仕,改变命运。

       所以,科举的考试标准是什么,读书人就研究什么。

       科考中的赋题,格式被严格限制,想要写的出彩,自然要尽可能的堆砌辞藻,让考官阅卷时眼前一亮。

       同样的,明清时期的诗词为何不如唐宋?

       是唐宋时期的文人更有天赋吗?

       显然不是,区别只是在于明清时期科举不重诗词而已,朝廷既然不重视,研究诗词的读书人自然便越来越少。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这是历史规律,改变科举制度,不是一朝一日之功,所以,李杰才没有直接将策论推到第一位。

       诗赋,仍然是第一场考试。

       此科若是将策论放到第一场,那么考试结束后,局面怕是会如同历史上的嘉佑二年一样。

       嘉佑二年,欧阳修是贡举官。

       众所周知,欧阳修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旗帜性人物,那一科中,欧阳修便摈弃了浮华的文风,抛弃了声病对偶之学。

       辞赋,重要的不是声律之学,而是借辞言物!

       得益于欧阳修的试点改革,苏轼、苏辙、曾巩、程颢、程颐、张载等人,得以脱颖而出。

       历史也证明了嘉佑二年榜的含金量。

       然而,考试结束后,欧阳修却遭遇了大批士子围攻。

       因为章衡、苏轼、曾巩这群人,压根就不是考试前的热门种子选手。

       事后,那些落榜的举子,不止是围堵欧阳修,直言黑幕,更是对其破口大骂,指责其品行不端。

       欧阳修最知名的绯闻,即和外甥女有染,也是那时传出来的。

       纵观欧阳修的改制,确实有利于遏制华而不实的文风,但他的手段难免太过急切。

       某些时候,快,可不是一件好事。

       冬!

       听到耳边传来的鼓声,富弼顿时加快了下笔速度。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约莫一刻钟后,天色愈发的昏暗,考场内的隔间本就很小,自然谈不上什么采光。

       写到最后,富弼的头几乎凑到了桌桉上,如果不是这样,根本就看不清纸上的笔墨。

       其实,似富弼这样从小就开始练习书法的士子,哪怕是昏暗的情况下,凭借肌肉记忆也是可以写正的。

       但数年才有一次的科举,由不得他不小心。

       而且,因为时间关系,富弼根本就没空事先打草稿,而是想好之后,立刻下笔。

       所以,他在下笔的时候,不仅要写正,还得注意笔锋上的墨汁不能侵染考卷。

       又过了一会,天色彻底暗了下来。

       恰逢此时,富弼的辞赋也写好了。

       抬头看了一眼侧道中的烛火,富弼借着微弱的火光,快速的检查了一遍考卷。

       其实,富弼不知道的是,今日侧道中的烛火尤为的亮。

       如果换做是普通的亮度,他肯定是无法借光的。

       这烛火是鲁宗道特地交待过的,距离上一次贡举已经过去五年之久,无数学子苦等数年,终于等到再开贡举。

       机会难得,他不忍那些士子因为时间不够,从而落榜。

       所以,开考之前,鲁宗道特地申请了一批上好的灯油,待到暮色降临,庙中的吏员当即遵照命令,点燃了巨烛。

       检查完毕,富弼也不在继续逗留,直接选择了交卷。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的辞赋水平也就那样,今天这一场,他已经算是超水平发挥了。

       继续苦吟,也无法作出更好的辞赋。

       即便灵感来了,他也没有多余的考卷另行作答。

       离开武成王庙时,富弼发现自己并不是最后一个离开考场的,他大概的估算了一下。

       仍在作答的考试至少还有几十个。

       而这,也只是他看到的。

       没看到的,或许更好。

       发现这一幕之后,本来稍显沉重的心情,顿时放松了几分。

       我,富弼,不是最后一名!

       这便够了。

       最后,他还年轻,今年不过二十一岁。

       和那些白发已生的举子相比,他有试错的机会,此科不中,还有下一科。

       下科不中,还有下下科。

       哪怕下下科还是不重,他也不是没有入仕的机会。

       恩荫,也是一种渠道。

       他的父亲如今是七品的屯田员外郎,如果是在太祖、太宗朝,七品京官是没有荫补子孙的权利的。

       太祖、太宗朝,唯有六品以上的文官才能享受荫补特权。

       但谁让宋真宗大搞东封西祀,这等庆典,必须普天同庆。

       故此,荫补的范围逐步扩大,似富弼父亲这样品级的文官,也可以奏请荫补子孙。

       (PS:官员死后可以荫补子孙,也是从宋真宗开始的,像极了父死子替的某某制度)

       念及此处,富弼心中最后一点愁色也没了。

       大不了,荫补嘛!

       即使看不上荫补的小官,他也可以回去继承家中的千倾良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日子似乎也不错。

       隐士做得好,也是能做官的嘛。

       大名鼎鼎的终南隐士种放,不就是这么入仕的吗?

       “大郎君,你可算出来了。”

       富弼前脚刚刚踏出龙门,心中还在畅想中可能发生的隐士生活。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人影勐地窜到身前。

       幸好这声音他熟悉,不然的话,他怕是忍不住给对方一拳头。

       人吓人,那是会吓死人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三国英雄梦重生之回档2009美漫之纪元开启无敌修仙妖孽都市伪阴阳师至高学院挣扎在末世的武林高手电子重生异世之暗黑全职者都市进化眼我真的不怕鬼星光一生我家的大明郡主孤独为王美漫从忽悠钢铁侠开始异界重生之血族狂法师文娱的战争啊战神拿起武器战魔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