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灵异小说>诸天万界之大拯救>第两百二十章 不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二十章 不同



       应天书院。

       “和外界差不多。”

       范仲淹坦言道:“毕竟,观政制度事关每一个有志于仕途的生员,赞同者有之,非议者亦有之。”

       其实,这番话说了等于是白说。

       由此可见,范仲淹本人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做讨论。

       但郑戬却不是这么想的。

       “唉。”

       只见他微微一叹:“观政确实有益于国事,可时间未免太长了一点。”

       “两年啊,人生又有多少个两年?”

       郑戬的感概的确是发自内心的,两年时间,乍一听好像不多,可对于那些年过三十的新科进士而言。

       两年时间,可不算短。

       如果是双亲俱在的,还得算是丁忧的时间。

       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

       如果父母丧期没有重合,也就意味着占用六年时间。

       六年,再加上两年的观政,足足八年时间!

       八年,可不短了。

       若是‘倒霉’一点的官员,三十来岁及第,两年观政,再碰上父母之丧,待到他丧期结束入仕,只怕已经四十岁了。

       半截身子都入了土。

       如此一来,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另外,别忘了选人改官的难度。

       也许就因为缺少了这两年,以致于入仕者一辈子都在选人阶段沉浮。

       站在郑戬这样‘高龄’考生的角度,观政制度,很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课稻草。

       谁也不知道,两年时间会演变成什么样。

       另一边,眼看郑戬一副长吁短叹的模样,考虑到两人未来极有可能成为连襟,范仲淹心中难免有些不忍。

       思虑片刻后,范仲淹安慰道。

       “天休兄,对于此事,不妨再等一等,也许,事情会发生变化。”

       听到这话,郑戬顿时心中一振,面带希冀的看向范仲淹。

       “希文兄,莫非你听到了什么风声?”

       在旁人眼中,范仲淹可是天子面前的大红人,他这边或许有什么小道消息,也不一定。

       刚刚郑戬特地提及此事,未尝没有试探的心思。

       “那倒没有。”

       范仲淹摇头道:“此事,我知道的并不比你多,也不比你早,变数的事,只是我的个人推测。”

       “哦。”

       闻言,郑戬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显然,他误会了。

       范仲淹也看出了这一点,不过,他并没有解释。

       一个人一旦认准了某件事情,想要改变对方的认识,是一件很难的事。

       与其浪费口舌,平添‘误会’,不如就让这个美妙的误会继续持续下去。

       事实上范仲淹没有听到任何风声,虽然李杰很重视他,但现在的范仲淹还在发育期。

       提前让范仲淹介入中枢的政争,不是帮助他,而是害他。

       不可揠苗助长。

       正如范仲淹所言,这确实是他的个人猜测,而且他坚信,朝廷定然不会随便推行这项制度。

       因为他相信官家。

       以官家的才略,绝不会想一出是一出。

       观政制度肯定不会是粗暴的耽搁新科进士两年的时间。

       ……

       ……

       ……

       吕府。

       “公序(宋痒),子京(宋祁),若是让你们选,你们是想去地方观政,还是留在京中?”

       (PS:宋痒应该是宝元年间,也就是1038年左右改名的,从宋郊改成了宋痒,为了行文方便,这里直接以宋痒称呼)

       今岁开封府解试中,宋痒独占魁首,放榜之日,便是他的成名之时。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开封府解试第一必然及第,但参考旧制,宋痒及第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也正因为宋痒解试第一,吕夷简才会专门接见他们兄弟俩。

       不然的话,仅凭岳父马亮那点香火情,还不足以让吕夷简单独接见二宋。

       “回相公,学生以为,位无大小,仅在力行如何,故此,学生更想去地方州县。”

       身为兄长的宋痒,自然率先回答的人,他的话音刚刚落下,宋祁也跟着回道。

       “如兄长,学生亦是想去地方。”

       宋祁并没有直接道出他想去地方的理由,因为他很清楚,吕相公看重的是他哥哥。

       今天见他,不过是顺带的。

       不过,对于此事,他一点也不嫉妒。

       宋痒可是他的嫡亲哥哥,兄弟二人,有什么好嫉妒的?

       哥哥越被重视,他反而越开心。

       其实,类似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此前,他们去拜访刘筠的时候,宋祁便感觉到了这一点。

       “唔。”

       吕夷简呵呵一笑,抚须道。

       “位无大小,公序能有此认识,不愧是解试第一。”

       “相爷谬赞。”

       宋痒闻言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微微躬身。

       “此乃家父之言,并非公序独创。”

       吕夷简笑着抬了抬手:“且坐,无需如此客套。”

       “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你父是端拱年间(太宗),以明经(诸科)及第的吧?”

       (PS:明经一科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朔到西汉,不过到了晚唐五代,明经一科多有废置,宋初亦是如此,宋初,明经多是代指诸科)

       虽然宋氏也是世宦之家,宋痒的父亲、祖父、高祖,先后入仕,但职位并不怎么高。

       如宋痒的父亲宋玘为官三十载,最高的职位不过是江陵府从事(州府中的左吏,跟某某参军差不多)。

       以吕夷简的位置,他当然不会认识宋玘的。

       毕竟,两者之间的距离差着十万八千里,他之所以知道宋痒的父亲是太宗端拱年间登明经科的,完全是因为看过宋痒等人的家状。

       何谓家状?

       即应试者的个人简历,其中包含应举人的姓名、参考次数、年纪、祖上三代、所治何经、考试次数等等。

       宋痒乃是开封府解试第一,可以预见,这一科,他定然及第。

       因此,关于他的家状,已经不知道多少调取过。

       听到吕夷简清楚的道出了父亲的资料,二宋心中顿时生出一股感动。

       吕相公,何许人也,竟然连他父亲的仕宦履历都知道。

       打个比方,就像是国家级高官知道某某市县级办事员的名字,遇到这种情况,震动是在所难免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斩幻断痕文娱新贵猥琐药尊斗罗之我是宁荣荣的守护灵神奇的武侠戒指傻王狂宠神医妃三国之望子成龙士兵突击之谁与争锋大宅门之庄家四奶奶寒门枭士都市仙王大奸贼从魔兽世界开启元宇宙幻兽少年穿越在电脑的巫师惊门调教贞观修真种植大户我在江湖当大侠我成了大明勋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