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叠层效率突破14%!平行时空的魏兴思(二合一大章,求订阅)
《自然·能源》的审稿意见返回,打乱了许秋之前的实验规划,本来他是计划这周去江弯做Y系列受体材料的合成,现在只能再拖一拖了,先专心把文章的事情给处理好。
返回学校后,许秋和魏兴思碰了个头,依次讨论了一遍审稿人提出的每个问题。
好在这个工作之前投稿的时候实验做的比较充分,许秋当时把能想到的实验表征全部都做了,没有被审稿人要求补充实验,收到了一个小改的意见。
不然如果是大改,估计没个一两周的时间根本改不完。
接下来,许秋连续爆肝了三天半,直到周五晚上终于把《自然·能源》文章改好,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共20多个问题,全部回复完毕。
由于问题是在太多,许秋连感谢审稿人的话都不够说了,把常用的感谢语句用完,到后来只能换形容词了,类似这样:“感谢审稿人正面的/有价值的/中肯的/……/意见。”
工作量其实还是不小的,正文的修改、补充文本,图片的修改不提,光是意见答复文件就长达10页的、EES,开头带N的期刊,哪怕是NC都发不了,一年到头,加起来发表五六篇一二区的文章。
四十三岁,申请杰青基金,没评上;
四十四岁,申请“长江”,还是没评上;
四十五岁,再想申请点什么,可惜“杰青”、“长江”的申请限制年龄到了,已经没有机会了。
总不能去申请院士吧,虽然院士的限制年龄是70岁,但连“杰青”、“长江”都不是,想越级上院士,基本上是不用想了。
于是,魏兴思刚刚回国想要大干一场的热情逐渐消退,剩下的就是当一条咸鱼,慢慢的养老了,每天办公室喝喝茶,养养鱼,没事出国交流访问一周半个月。
日子过的就是这般的朴实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