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现代都市>我有科研辅助系统>363 里程碑性质的突破(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63 里程碑性质的突破(求订阅)



       有机光伏的小会结束后,众人开始工作。

       里间实验室,田晴在配制溶液,莫文琳和韩嘉莹在测试器件,外面办公室,陈婉清和邬胜男在办公桌前码字。

       许秋也留在办公室,首先把之前两天激子扩散距离的测试结果,拟合成为模拟实验室的结果,也就是ITIC、IDIC分别为13.0纳米和19.2纳米的结果,既然知道了多次重复数据下拟合的结果,他没打算让田晴再在现实中再测试一遍。

       毕竟这两个最终结果都是通过模拟实验室中大约500个数据拟合出来的,加起来就是1000个数据,如果在现实中再测试一遍的话,至少要花费十天以上的时间。

       其实,不愿意进行重复性实验,这也是国内很多课题组的想法。

       国内的大组还好,小组的话,基本上重复性实验能按照最低的标准来,就按照最低标准来。

       比如有机光伏,很多组都是采用“5批不同批次的器件,20个以上的器件点”这样的条件,包括许秋刚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

       现在的话,许秋做的最优体系通常采用的都是“10批次、50个以上器件点”的条件,而且还会去NIM送样第三方检测,数据可靠性高上了不少。

       而老外做实验,重复性的实验一般都会超过最低标准不少,而且数据的稳定性,误差棒的长度都比较短。

       这也引申出一个论文造假的评判问题,假如是因为自身实验重复度不够高,而导致其他人无法重复出来,这该怎么判呢?

       你说他没造假吧,这个结果确实重复不出来。

       但你说他造假吧,这个结果就是当时测出来的,而且没有人工修饰的痕迹。

       就很难判断。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发表高质量文章越来越重视第三方检测的原因。

       是真是假,一测便知。

       之后,许秋许秋给光源负责分配机时的老师发了封邮件,申请了九月份的GI和学妹的那篇JACS,两个ITIC体系都刚proof(校验)完成没多久,文章才刚刚能在网上检索到,龚远江就出现了。

       200毫克的ITIC应该足够龚远江他们正常制备一两个月的器件,等到一两个月后,他们肯定能自主把ITIC给合成出来,毕竟他们都已经模仿开发了I单元衍生的ADA受体材料,现在只需要把中央的IDTT合成出来就可以,而且还有现成的文献可以参考。

       大课题组一旦全速开动,研发能力可不容小觑。

       只是,他们肯定没想到,许秋这边的材料都已经迭代好几代了:

       窄带隙ADA受体材料包括IT-4F、IDIC、IDIC-4F等等;给体材料也从H22到H43,再到J1、J2;近红外的受体材料,有学姐的IEICO、IEICO-4F、IEICO-4Cl,还有博后学姐的FN-4F。

       效率数据也从10%、11%、12%,一步步的突破到了现在的13%。

       龚远江他们想要追上许秋的进度,至少得花费大半年甚至一年多的时间。

       魏兴思:“那明天许秋你让莫文琳寄200毫克ITIC给远江他们过去。”

       龚远江:“好嘞,谢谢。许秋应该找你有事吧,我就不多打扰你们了,拜拜。”

       魏兴思:“不用和我客气,拜拜。”

       挂断电话后,魏兴思笑着对许秋说道:“ITIC的影响力还是比较高的,自从前几天你那两篇文章proof过后,我最近收到好几个国内的课题组给我发的邮件,向我们询问ITIC的情况。”

       许秋“嗯”了一声,魏兴思随口问道:“对了,你过来找我是什么事?”

       “就是刚刚测试器件,效率超过13%了。”许秋回应道。

       “13%?!”魏兴思本来想把手机放在无线充电器上,结果一个没拿稳,手机一滑,掉到了地上,好在下面有地毯缓冲,手机没事。

       许秋看着魏老师弯腰捡手机滑稽的样子,一边憋着笑,一边解释道:“没错,具体数值是13.11%,J2:IDIC-4F体系。”

       “13%,13%啊……”魏兴思没有看出来许秋的古怪,自顾自的不住重复感慨着,到后来他甚至闭上了双眼,深深的呼吸着,平复着心情,像极了那种突然收到惊喜时,浑身血液直冲脑门的样子。

       这个数据,对许秋、韩嘉莹他们来说,其实感受还没那么深,毕竟他们入行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一年多,而且一直以来都顺风顺水的,没有过那种憋了半年、一年,结果工作丝毫没有起色的经历。

       但对魏兴思这个做了小半辈子光伏,起起落落的研究者来说,意义非凡,也让他感触良多,没想到自己的课题组竟然能够走到这一步。

       效率从12%到13%的突破,已经能够称得上是有机光伏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这标志着非富勒烯体系从最初的远远落后,到之前的旗鼓相当,再到现在实现了对富勒烯体系的全面超越。

       同时,这个进展在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后,肯定将会登上NREL的“最高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图”。

       NREL是漂亮国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每隔一段时间会更新各种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世界记录,一旦上榜的话,就将永久性的成为折线图上面的一个点,同时注明该世界纪录诞生者所在的工作单位。

       在回国前,魏兴思就是在NREL里面一个大佬手下工作,但自己主要是做PDI的,效率最高值也只有5%、6%,平常都是看着其他大佬们的名字在上面挂着。

       今天,魏兴思他终于这个有机会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要做门阀极拳转生不可名状舰娘的镇守府仙路霜华冷舰娘之蔚蓝舰姬某剑仙的远征盛世安稳MC的异域领主生涯无限仙武世界大清贵人我不是大仙尊啊我是哥斯拉之无限乱入木叶:辉夜家的记事本柯南之敬酒不吃吃罚酒我是卡卡卡卡卡青山美人安阳传说西凉董魔王重生麻辣小娇妻猎美之王新生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