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现代都市>我有科研辅助系统>270 那么只要样本数量足够大,正态分布就难不倒我(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70 那么只要样本数量足够大,正态分布就难不倒我(求订阅)



       要是没有那篇《自然·材料》把ADA体系的效率上限提升至10%,学姐这里6.1%的效率,就可以用“outstanding(杰出的)”或是“remarkable(非凡的)”之类的形容词来形容。

       而且还可以在最后再加一句,“就我们所知,这是目前ADA体系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这样就非常的完美,既装了B,还让别人无FUCK说。

       可现在,被别人盖了一个大帽子,属实有些难顶。

       许秋纠结了两分钟,终于打出了一个单词,“impressive(令人印象深刻的)”。

       想了一会儿,又删除掉,重新敲出四个字母“high(高的)”。

       还是形容的朴素点吧……

       改完摘要,继续改引言部分。

       一个晚上很快过去,许秋的改文章进度只有三成左右,实在是学姐写文章的能力进步有限,很多犯过的错误还会接连犯第二遍,甚至第三遍。

       倒也可以理解,毕竟语言类的东西不似实验操作,很难速成,而且习惯了错误的用法,也很难纠正过来。

       就像现在还有很多餐厅的“餐”字,还是用的简化版的,只有左上角那部分,当然这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错误”,但道理是类似的。

       周四,许秋再次耗费了整个上午和半个下午的时间,终于帮学姐把文章改完。

       “喏,”许秋将U盘递给陈婉清,有气无力说道:“看完一遍了,我用的审阅模式,修改痕迹都在上面。”

       “谢谢学弟,”陈婉清接过U盘,开心的提议道:“我请你和学妹喝奶茶吧。”

       “好呀!”韩嘉莹迅速响应,“师兄,你要喝什么?”

       “清爽一些的,”许秋想了想道:“杨枝甘露吧。”

       “唔……”韩嘉莹拿着陈婉清的手机,在外卖软件中浏览着商家,找寻了两分钟,说道:“那我们就点这家‘五分甜’,我要一杯芒果多多,学姐你呢?”

       “我和你一样吧。”陈婉清忙着改文章,随口说道。

       几分钟后,陈婉清将许秋的改动部分,同步到了她自己的草稿文件中,然后带着最终版草稿文件,美滋滋的去找魏老师。

       与此同时,许秋在电脑桌面上新建了一个空白I,二区的期刊,写起来会轻松许多,可以适当放放水。

       又拿脸滚了一会儿键盘,许秋抬起头来,看了看电脑屏幕,发现并没有敲出来一部《莎士比亚》全集,反而是一堆乱码:“我发卡方有看海放科进欢降研幅定啥辅范阿助林翻来系阿囧分离统……”

       仔细看了看,好像也不全是乱码。

       ‘看来,我这张脸还有点本事,’许秋吐槽了一句,随手X掉WORD文档,把文件删除。

       周五下午,放假前夕。

       陈婉清的文章顺利投出,田晴的综述计划书也已经递交给编辑。

       许秋和韩嘉莹处理着B3T体系的实验数据,没急着写文章。

       吴菲菲和孙沃还在摸索着二维钙钛矿体系的实验条件。

       段云的实验似乎进入了瓶颈期,热电器件性能很差,猜测是购买的银纳米线溶液质量不够好的原因。

       邬胜男和实验室里的众人基本混熟了。

       许秋总感觉邬胜男和自己说话的频次格外的多,有点摸不清楚这新来博后的路数,‘女大三抱金砖,这两块半的金砖,有点消受不起啊。’

       下午四点多,魏兴思出现在216的门口,和众人说了些“假期注意安全”之类的话,最后表示:

       “你们打扫一下实验室,我先回去了,走的时候门窗关关好,记得五月五号的下午过来,开组会。”

       这次的五一小长假,魏兴思没有像之前国庆假期时那样“掐头去尾”,而是只“去尾”,即五月一号到四号休息,五号开始上班。

       一方面是考虑到“看似是五天假期,而实际上只有一天”,因为包含周六、周日以及节前节后还有两天补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魏老师在假期里要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琼岛玩耍。

       据吴菲菲透露,魏老师和他老婆是在漂亮国攻读博士期间认识的,他在国内魔都交通大学获得的硕士学位,在国外并不被认可,因此额外读了三年硕士和四年博士。读博期间,两人结婚,生了龙凤胎。两个小孩是哥哥和妹妹的关系,今年都是八周岁。

       算起来,魏兴思接近三十五岁的时候才开小号,在当时那个年代算是非常晚的了,毕竟那是一个男女平均二十岁出头,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就结婚生娃的时期。

       魏老师的这种情况,放在现在的科研圈里也不算多见,现在很多都是博士期间就结婚的,更早的当然也有,许秋的朋友圈都能看到本科生晒结婚证的,晚一点的话博士毕业立马结婚的也不少,不过也有一些剩下的,那基本就是大龄剩男剩女,可能也都没有结婚的想法了。

       魏老师偶尔会在周末的时候把孩子接到办公室里,许秋之前有见过几面,长的还蛮可爱的。

       目前,两个小家伙都在魔都综合大学的附属小学上学。

       像高校教授、中学教师这些在教育系统里任职的人,后代的教育福利都是非常棒的,从小学到高中基本都不用考虑学区房之类的问题。

       此外,虽然他们的孩子也要照常参加高考,但在自主招生、学科竞赛等其他路子上有着父辈的资源,会比普通人家的孩子竞争力要高出不少。

       当然,路子宽不代表孩子们未来就一定能达到父辈的高度。

       原因也很简单,哪怕家庭因素让他们的发展上限拔高了许多,下限也提高一些,但是从统计学上来看,大部分的可能性还是落在中庸的结果当中。

       就如同实验测试数据通常呈现正态分布一般,芸芸众生的命运也是如此,大部分人的未来都是读一个普通的大学,找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和一个过得去的对象结婚,平平淡淡过完一生。

       单单“精英出身”,并不足以打破这种统计学上的限制。

       不过,世界上精明的人还是有的,很多富豪,比如港城的一些大佬们,喜欢多生一些孩子用来避险。

       既然是正态分布,那么只要样本数量足够大,生的足够多,大概率会出现几个非常优秀的后代,然后再像古代帝皇选继承人一样,从中选择出合格的接班人。

       ……

       四天的假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许秋的日程规划是:

       五月一日、二日,寝室,宅。

       五月三日、四日,出去,浪。

       倒没有回家的打算,因为除了寒暑假两个长假外,平常小的节假日回趟家路上就得花费两三天,固定时间成本太高了,只能给家里打个电话报报平安。

       韩嘉莹的打算是前两天回家,然后五月三号返回魔都,和许秋一起外出玩耍,她们特意查看了天气,三号四号都是晴天。

       学妹的家就在苏城,离魔都很近,之前都是每周回一趟家的,后来变成了每两周回一趟,前段时间由于连续加班差不多一个月没回家了,还是有点想家的。

       陈婉清的家乡同样离魔都比较远,于是她也和许秋一样,选择安安静静的当一个宅女。

       至于课题组里的其他人,他们不是魔都本地人,就是江浙沪一带的,有的选择回家,有的趁着小长假出去浪。

       从生源比例,大致可以窥见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象。

       一个课题组里,研究生的样本是比较少,不过本科生的情况,许秋还是比较了解的。

       魔都综合大学每年招生本科生大致3000多人,其中一半是非高考的途径,包括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港澳台免试招生这些。

       另外一半则是高考正常考进来的,大约1500多人,像许秋所在的省份,只录取10人左右。

       他高考那年,两种招生方式加起来整个省份一共只录取了12人。

       综合下来,省份招生比例不足千分之四。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要做门阀极拳转生不可名状舰娘的镇守府仙路霜华冷舰娘之蔚蓝舰姬某剑仙的远征盛世安稳MC的异域领主生涯无限仙武世界大清贵人我不是大仙尊啊我是哥斯拉之无限乱入木叶:辉夜家的记事本柯南之敬酒不吃吃罚酒我是卡卡卡卡卡青山美人安阳传说西凉董魔王重生麻辣小娇妻猎美之王新生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