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现代都市>我有科研辅助系统>263 不用四舍五入都有两个小目标入账啊(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3 不用四舍五入都有两个小目标入账啊(求订阅)



       接下来的段云和田晴都没有PPT,各自口头讲了几句话。

       段云“银纳米线掺杂PVDF基热电材料”的工作,上周四投了Small期刊,这周打算“沿用之前的PVDF基体材料,采用镍纳米线替代银纳米线,制备热电器件”。

       田晴关于“钙钛矿电荷输运机制”的深入研究工作,上周五投出,目标期刊为JPCL。

       他们两人两篇文章,再加上吴菲菲那篇Adv.Sci.,魏老师在一周内一共投了三篇文章,非常之高产。

       魏兴思交予田晴接下来的工作,是和瑞典隆德大学的冯盛东老师合作撰写一篇综述,他瞄准了最近几年钙钛矿材料研究的非常火热,但人们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新材料的研发,以及冲刺光电转换效率上,很少对电荷输运动力学方面的进行总结。

       他们讨论过后,取了一个比较洋气的标题,暂定为“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载流子动力学研究:从薄膜到太阳能电池”,目前正在写综述计划书,这也是魏老师这次出国时的收获。

       当然,这篇综述主要出工出力的还是田晴和冯盛东,最多再加上一个吴菲菲打辅助,魏兴思和T?nu,一个负责统筹,另一个则是院士大佬,负责挂名当吉祥物,提升稿件被送审、接受的概率。

       这次魏老师拉上了T?nu院士,因此野心非常大,一篇AM、EES这类材料顶刊都已经满足不了他了,他打算冲击一波Chem.Soc.Rev.。

       这是RSC旗下综述类期刊的扛鼎之作,地位类似于ACS期刊公司下的Chem.Rev.,影响因子40左右,原则上只接受综述,年文章数非常少,只有200篇不到,期刊的H因子250左右,即被引用次数超过250次的文章数量超过250篇。

       简而言之,能发一篇Chem.Soc.Rev.,可以吹一年。

       说起来,这也和田晴之前表现出来“不愿意做钙钛矿量子点合成实验”的意向有关,魏老师充分参考了她的意愿,给她安排了这个新的任务,田晴很开心的接受了。

       孙沃汇报了上周的各项表征数据测试数据,他没有做器件,所以没有效率数据。

       魏兴思没太在意孙沃的实验结果,因为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他现在对孙沃的期待放在了最低,他心里的想法是“已经有了许秋和韩嘉莹两员本科生大将,收下孙沃就当综合一下人品”,反正只要会所有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帮吴菲菲做做实验就好。

       因此,魏兴思只问了一句“新接触到的那些仪器操作有没有学会”,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口鼓励了几句。

       接着,陈婉清汇报,她上周的实验工作还不少,满满当当的准备了六页PPT。

       虽然早上受到那篇《自然·材料》文章的影响,让她有些患得患失,但作为博士二年级的学生,基本的情绪调控能力还是有的。

       至少从表面上来看,她已经恢复了平日的镇定。

       不过,一开口就露馅了。

       学姐没有感情的对着PPT看图说话:“我测试了……,结果表明……,又测试了……,结果表明……,还测试了……,结果表明……”

       一共“测试……,结果表明……”了七次,陈婉清终于结束了汇报。

       魏兴思见她这个状态,也没辙,他是导师,又不是辅导员,更不是心理医生。

       陈婉清刚来那会儿一直做不出成果,他还可以黑着脸“开导开导”她,可现在她有成果了,之前那一套就不太好拿出来用了。

       魏兴思说了句“不错,抓紧时间把文章写出来”,然后就摆摆手让许秋接替。

       许秋首先汇报他上周帮学姐做的器件光电性能,效率最高达到5.86%,这个结果魏老师已经知道了,他就讲了两句直接带过。

       然后是光源的数据,按照文章中的思路讲了一遍,“……3D-PDI分子弱结晶性……与TEM、DSC数据相吻合……”。

       最后才是重头戏,也就是之前给冯盛东老师那边送样测试的TAS结果。

       为了弄懂这个实验结果以及冯盛东老师绘制的一张图片,许秋在周日晚上还和冯老师语音聊天,聊了近半个小时。

       但机理这玩意,就和《高等数学》考试复习一样,前一天复习后觉得自己都会了,甚至产生“我能考100分,是因为卷面只有100分”这样的错觉,然而第二天转头上了考场就忘了一半,最终喜提59分。

       因此,周一早上起床后,许秋还专门复习了一遍,但后来到办公室发生了魏老师被紧急召唤的事件,导致他现在思路又有点断。

       不过,当许秋操作激光笔翻页到TAS结果那一页的时候,突然发现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于是他轻咳两声,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起来:

       “通过415纳米和670纳米波长的单色激光,分别激发单独给体、单独受体以及给受体共混薄膜,利用两种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源,可以实现只激发受体材料和同时激发给体、受体材料的效果……”

       “对于单独受体的薄膜,通过415纳米单色光激发,并截取555纳米处瞬态光吸收的电荷动力学过程……,对于共混薄膜,通过415纳米单色光激发,并截取555纳米和680纳米处瞬态光吸收的电荷动力学过程……”

       “……漂白带……奇异值分解发……全局变量拟合……”

       “TAS结果表明,有别于富勒烯衍生物体系,基于3D-PDI的非富勒烯体系,无论给体还是受体,在受到光激发后都会产生电子/空穴对,对光电流的形成有贡献……”

       “共混薄膜中光电材料被光激发后,存在三个过程,时间尺度分别为1皮秒,240皮秒和3.7纳秒,分别对应着……”

       顺畅的将整个结果讲了一遍,许秋感觉自己升华了,之前总担心回头忘,现在当着众人的面演讲了一遍,瞬间感觉对TAS的数据分析和解谱能力提升了一个档次。

       果然,学术圈子里经常外出做报告还是有点用的,不光可以公费旅游,还能切实升华自己的学术水平。

       定下神来,许秋看了看周围。

       韩嘉莹扑闪着大眼睛望着他,仿佛在说“师兄,虽然我听不懂,但觉得好厉害的样子”,陈婉清也是呆呆的,一只手托着腮,另一只手抓着黑色水笔,在实验记录本上不断写着字,粗略看去,上百个“陈”字占了满满的一页。

       田晴似乎听懂了一些,毕竟她主要是做机理研究的,而且上周开始准备综述的时候,从冯盛东老师那边拿了一些文献过来,对TAS手段有着初步的了解,不过她并没有说话的意愿。

       魏老师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来,顿了几秒钟才说道:“嗯,讲的挺好的。”

       最后,韩嘉莹登场,她汇报了GI的时候要多,在文章中不仅要注明每个作者的具体分工,还有很多其他附加的规矩,比如上传原始数据等等。

       这个倒是不难写,许秋很快完成:

       “许秋设计、合成、制备了小分子受体材料。许秋、韩嘉莹和陈婉清制备、测试了太阳能电池器件。许秋进行了UV-vis、PL、DSC……等表征手段的测试和数据分析。冯盛东进行了TAS、TRPL的测试和数据分析。韩嘉莹和陈婉清修改了论文草稿。魏兴思修改了论文草稿并指导了整个项目的进行。所有作者都讨论了实验结果并对论文草稿发表了评论。”

       花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改了三个版本,终于修改完成,许秋将最终版本发给学姐和学妹做最后的核验。

       晚上八点半过后,文章顺利投出。

       “完成了,第四篇,”魏兴思长呼出一口气,“你这工作还是很扎实的,NC大概率没问题,不过这文章的版面费,是真的贵啊。”

       “要多少钱?”许秋好奇问道,他只知道NC作为纯线上的开源期刊,任何读者都可以免费阅读上面的每篇文章,期刊公司将本该向读者收费的阅读费用转嫁给了作者,大幅提高文章的版面费,但具体是多少他还真不清楚。

       “喏,自己看,”魏兴思指了指电脑屏幕,说道:“有三种资费标准。”

       只见电脑屏幕上显示着:“3790英镑(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5380美刀(美洲各国,种花家,霓虹国)、4380欧元(欧洲,其他国家地区)”

       许秋内心默默“卧槽”一声,发一篇NC版面费就要三四万。

       要知道NC一年收文5000左右,光这一个期刊,一年不用四舍五入都有两个小目标入账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斩幻断痕文娱新贵猥琐药尊斗罗之我是宁荣荣的守护灵神奇的武侠戒指傻王狂宠神医妃三国之望子成龙士兵突击之谁与争锋大宅门之庄家四奶奶寒门枭士都市仙王大奸贼从魔兽世界开启元宇宙幻兽少年穿越在电脑的巫师惊门调教贞观修真种植大户我在江湖当大侠我成了大明勋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