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PY的代价(求订阅)
见许秋一副疑惑的表情,魏兴思解释道:“我联系了物理系的唐云坤教授,可以用他们组的经费买TRPL仪器。”
“唐老师是做理论物理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有机、无机半导体材料的,他课题组的经费用不完,快到期了,刚好TRPL和他的研究方向也算契合,就先‘借’给我们,然后微波反应器的钱再用我们自己的经费来报销,”魏兴思笑了笑,说道:“总不能让他们搞理论的买台微波反应器做合成吧。”
许秋点点头,暗自嘀咕,魏老师果然又去PY了啊,只能说路子真野。
科研经费也是有时效的,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通常是四年的,等四年过后,没有花完的经费就会被收回。
当然,一般也不太会用不完。
大多数的课题组都是缺经费,除非是大佬的组各种重点项目拿不停,或者这种搞理论研究的,不用买材料,经费只能买买电脑之类的设备,才会出现经费过期的情况。
“那微波反应器是我联系CEM的分销厂商,还是……”许秋试探道。
“我来处理就好,我有他们的联系方式。”魏兴思接话。
“嗯,好的。”许秋回应道,这倒不是很意外,像与科研相关的各种仪器设备以及特种材料,因为销路有限,所以厂家的销售会主动出击拓展业务,采用群发邮件、登门拜访等方式,给高校课题组留下联系方式。
他之前就收到过这样的邮件,是一家新成立的光电材料公司在推广他们的产品。
许秋还好奇的询问过对方是怎么找到他的,对方回信后,这才知道是因为之前发表了文章,文献上有他们的邮件联系方式。
不过,对方公司卖的单体价格有些贵,性价比没有深城的那家公司高,因此许秋并没有和他们合作的意向,联系方式就放在了邮箱中吃灰。
处理好微波反应器的事情后,许秋正待离开,魏老抬了抬手,“对了,你那篇非富勒烯综述,写的怎么样了?”
“第二部分已经写完了,现在在写第三部分。”许秋心想前几天不是刚问过一回,难道……
“很好,”魏兴思点点头,“等过几天写的差不多了,可以和唐老师讨论讨论,让他写点电荷输运方面的东西进去,再给他挂个第二通讯。”
‘原来是这样,这可能是魏老师PY的代价之一。’不过许秋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他是一作,再挂一个通讯作者对他的影响微乎其微,便答道:“没问题。”
“桌上有最近的两篇有机文献?记得带上。”
“好。”
确认魏老师再没有其他事情后?许秋带着几篇文献,返回216。
组会结束后?还没有过十一点半,虽然原则上是工作时间?但此时办公室内众人都有说有笑的划着水摸着鱼。
这个时间段?魏老师一般也不太会管?除非有要紧的实验要完成。
许秋刚一露脸?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想起了自己刚到手2500块的奖金?大手一挥?请所有人喝了杯奶茶。
她又想起文章封面的事情,本打算去找田晴,可当他经过韩嘉莹身旁的时候,学妹突然拉了拉他的袖子,好奇道:“师兄?你找魏老师什么事呀。”
“聊了下微波反应器的事情,现在已经基本谈妥了。”许秋小声简单解释了一句,并未提及PY的事情。
“噢,这样啊。”见状,韩嘉莹也没有多问。
安抚好学妹,许秋继续向田晴走去,看到她正在浏览SDS信息。
虽然有应付学校、院系突击安全检查的原因在里面,但把这些信息整理了出来,多多少少还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
而且,当前的政策风向越来越严,原则上购买试剂的量,不宜超过实验室一个月的用量,而且对丙酮这种易制毒的溶剂,还有更严格的审查步骤,不允许大量囤积。
掌握实验室里现有的药品库存还是很有必要的,万一被查出来屯了大量药品,学生通常没什么事,魏老师可能就要背锅了。
除了发烟硝酸使用起来比较危险外,硝基化反应本身并不难,许秋很快就完成了这个反应。
接下来是另外三个Suzuki偶联反应。
重蒸溶剂四氢呋喃THF,准备玻璃仪器、氮气球等实验设备。
这个反应难度不低,THF/水的双相反应体系,而且需要氮气保护,很容易出现失误。
因此,许秋集中精神,注意着每个实验细节,也应用了早期Stille偶联反应时总结出来得一些小技巧,比如涂抹真空硅脂保证气密性等。
……
“终于搞定了。”许秋长吁了一口气。
他盯着四个反应瓶看了一阵,回想投反应时的操作,感觉应该没什么问题,这才将注意力转到实验室中。
韩嘉莹不在,她开始了自己设计的两种3D-PDI分子的合成,今天只是第一步反应,投了两个反应后和许秋打了声招呼,就返回办公室了。
陈婉清倒是在,她正坐在圆凳上,操作着液相色谱仪。
许秋朝学姐走去,在她身后站定,故意学着魏老师的语气,招呼道:“如何?”
陈婉清身子不自觉的抖了一下,转头给了许秋一记白眼,不过还是解释道:“从点板结果看反应做的还不错,分离、提纯应该不难。”
许秋随意问道:“这是A单元还是D单元?”
“D单元,上周合成完没来的及处理,”陈婉清朝旁边的通风橱努了努头,“喏,A单元还在那边呢,最后一步反应,刚投了不久。”
“嗯,”许秋点点头,“那明天就能得到最终产物了。”
“是啊,希望这次的C4能给力一些吧。”陈婉清耸了耸肩,显然是没什么信心。
“相信自己,这次一定能行。”许秋鼓励了一句,然后在心中默默补了一个“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