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6章 不稀罕那点钱



       顾玖不稀罕二公子从江南带回来的银子,可是别人稀罕。

       可以说,整个王府,除了顾玖刘诏两口子,所有人都稀罕。

       众人吃过素斋,略作休息,然后启程回王府。

       进了二门下马车,欧阳芙打算先回房,问问二公子到底从南边带回来多少银子。

       没想到裴氏抢先一步,吩咐内侍:“去,将二公子请到春和堂,本王妃有事情问他。另外将家令大人请来。”

       内侍领命,安排人分头行动。

       欧阳芙闻言,同沈侧妃交换了一个眼神,婆媳二人决定先不回房,跟着裴氏一起去春和堂。

       萧琴儿也要凑热闹。

       去年刘议到江南搂银子,出了纰漏。

       她倒是要看看,今年二公子又是什么情况。

       如果二公子带回来的银子足够多,那倒罢了。

       要是二公子带回来的钱连刘议都不如,她非逼着二公子欧阳芙两口子将钱吐出来不可。

       顾玖不想去凑热闹,天冷,只想回房猫冬。

       银子不银子,她不在意。

       她不缺王府那点银子开销。

       她张口,打算同裴氏告辞。

       没想到裴氏不同意,“老大媳妇,你是嫡长媳妇,府中的事情岂能置身事外。”

       顾玖眉眼抽抽,这个时候就想到她是嫡长媳妇,平日里怎么没想起她这个身份。

       裴氏不给顾玖拒绝地机会,话音一落,已经走了出去。

       顾玖无法,只能跟上去。

       萧琴儿哼了一声,同顾玖嘀咕,“二公子肯定贪墨了银子。大嫂,你是嫡长媳,你可不能坐视不理。”

       顾玖笑了笑,“没有证据,四弟妹切勿胡言乱语。先看看情况吧。”

       顾玖猜测,二公子肯定有贪墨,但是绝不会像刘议那么明目张胆地贪墨。

       二公子是庶出,他不敢不尽心当差。

       尽心当差的同时,小小的贪墨一点点,宁王是默许的。

       这回江南的账目,肯定是能过关的。

       裴氏妄想挑错,恐怕没那么容易。

       众人到了春和堂,分别坐下。

       等了一会,已经换洗干净,只是脸色有点疲惫的二公子到了春和堂。

       王府家令也到了。

       “老二一路辛苦了。路上顺利吗?”

       二公子躬身回答,“启禀母妃,路上还算顺利。多谢母妃关心。”

       裴氏又问道:“江南那边的情况还好吗?”

       二公子说道:“一切都好。今年江南风调雨顺,田庄的收益比去年还多了两成。”

       “哦?”

       裴氏有些意外,朝家令大人看去。

       家令大人拿出账本,交给裴氏,“今年的收益的确比往年多了两成。”

       裴氏翻看着账本,田庄收益不错,但是铺子上的生意,还有海贸生意,却不尽如人意。

       她不由得皱起眉头。

       “老大媳妇,本王妃记得你擅算账。你替本王妃看看这几本账本,有没有什么问题。”

       顾玖意外了一下,万万没想到裴氏会让她查江南的账目,而且还是当着所有人的面。

       顾玖没急着答应,她不动声色地观察在场所有人的反应。

       沈侧妃明显紧张,身旁的欧阳芙呼吸有些急促。

       二公子面色平静,很坦然。

       萧琴儿伸了伸脖子,很好奇账本里面都记录了什么。

       她最后朝裴氏看去,同裴氏的目光撞上。

       “老大媳妇,你怎么不动?赶紧将账本拿去。”

       顾玖轻声一笑,“儿媳遵命。”

       她双手接过账本,随手翻阅。

       青梅从身上拿出一把小算盘,放在顾玖手边。

       只见顾玖一只手翻着账本,一只手拨动着算盘。

       她的眼睛始终落在账本上,看都没看手中的算盘一眼。

       然而,拨动算盘的右手,手指上下动作,速度快到仿佛一道虚影。

       在场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都叹为观止。

       见过打算盘很厉害的人,但是像顾玖这么厉害,可是头一次见到。

       看她打算盘,大家心想,难怪她做生意那么厉害。

       仿佛算账厉害的人,都很会做生意似得。

       田庄账目简单。

       王府在江南的田庄,大部分用来种植桑树,养蚕。

       随着蚕丝价格上涨,田庄的收益也跟着水涨船高,难怪今年比往年多了两成收益。

       但是商铺和海贸,不尽如人意。

       顾玖手中没有往年的账本,无法做对比。

       单从账面上看,铺子的利润很低,满打满算才一成五。

       做零售买卖,一成五的利润喝西北风吗?

       零售生意没有三成以上的利润,铺子根本开不下去。

       顾玖眉眼低垂,笑了笑。要说这里面没名堂,她是不信的。

       就是不知道名堂出在管事身上,还是出在二公子身上。

       今年的海贸生意,赚了钱。但是海贸利润,只能说差强人意。

       啪!

       算盘最后一子落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顾玖停下右手,合上账本,对王妃裴氏说道:“账目清楚,没有问题。”

       裴氏狐疑。

       顾玖笑了笑,“每一笔都清清楚楚,和总账没出入。”

       裴氏一下子就听明白了顾玖的言下之意。

       账本没问题,账目很清晰。如果有问题,问题也是出在做账的人身上。

       如果做账的人有问题,那么这些账本就是假账本,也就不存在有没有问题的说法。

       假账本自然是完美的。

       没有参考物,没有切实的交易单据,没有原始账目,查账无从谈起。

       顾玖将账本还给了裴氏。

       她对账,没花多少时间。

       大家刚回过神来的时候,她这边已经结束了。

       裴氏翻着账本,二公子这回从江南带回来十七万两银子,这个收入同往年相比,出入不大,可以接受。

       裴氏问家令大人,“你怎么看?”

       少府家令含糊道:“有了这些银子,明年就能宽松些。”

       裴氏笑了起来,在心头骂了一句老狐狸。

       家令不说二公子带回来的钱多了,还是少了,只说够用。果然会和稀泥。

       顾玖垂眸一笑。

       十七万两,这笔钱的确不少,够王府几个月地开销。

       但是以江南产业的规模,十七万两的收益,是在开玩笑吗?

       不说田庄,铺子的收入。

       单是以王府海贸的规模,如果交给顾玖来操作,别说十七万两,三十七万两她都能赚回来。

       当然,顾玖不会冒失地拆穿真相。

       毕竟下面的人也要吃饭。

       换个说法,下面的人没让王府破产,已经算是有良心的。

       心黑一点的管事,直接让你倒闭破产。天高皇帝远,王府能有什么办法?

       将管事打一顿?赶出去?

       屁用都没有。

       所有人都清楚,维持现状才是最好的处置办法。

       除非有一个强势人物上台,以霹雳手段处理所有产业和管事,并且有足够的人手顶替那些空出来岗位,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平息震动,让生意走上正轨。

       这样的人有吗?

       没有!

       顾玖也不行。

       因为她没人。

       她现在不缺钱,没钱了可以找少府借贷。

       她现在缺人,缺大量能够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

       在古代,最宝贵的依旧是人才。

       光是今年一年,顾玖的生意扩大了好几倍。然而人才储备却赶不上生意扩张。

       不是谁都有能力去管理一个铺子,一项生意,还要保证盈利。

       任何人才,都必须经过培训,经过历练。

       没有不交学费,天生什么都会的人才。

       天才也不行,天才也需要时间积累学习。区别在于天才能大大缩短积累学习的时间。

       短短几年,二壮帮着顾玖储备的那点人才,全都派了出去。

       她已经没有多余的人手派出去料理王府的产业。

       过去,顾玖还有争夺王府管家权,接管王府产业的想法。

       然而现在,她已经没了这个心思。

       她自己的产业,她都忙不过来,哪有心思和精力打理王府的产业。

       而且她还要抽出时间来怀孕生小孩,忙得要死。

       王府的产业,还是留给王妃裴氏管吧。

       人忙起来,就不会胡思乱想,也没时间作妖。

       只有闲得没事做的人,才会天天想着作妖,到处惹是生非。比如湖阳郡主。

       裴氏对二公子说道:“你很不错。能带回来十七万两银子,没有辜负王爷和本王妃的期待。”

       二公子如释重负,提着的一颗心总算落到了实处。

       他躬身说道:“都是儿子该做的。”

       裴氏本想挑剔一番,打压二公子。

       然而她想起去年刘议的情况,去年这个时候,刘议带回来的银子才区区几万两。

       两边一对比,刘议完败。

       亲生儿子不争气,她也没底气挑剔庶子的错。

       而且三个月前,二公子还派人送了一回银子。两次加起来,足有二十多万两。

       这个收入,真的是尽力了。

       裴氏歇了挑错的心思,干脆利落将众人打发走。

       沈侧妃眉开眼笑。

       亲儿子给她争脸,她能不高兴吗?

       她告诉二公子,她置办了一桌酒席,晚上一起吃饭。

       二公子欣然答应。

       二公子同欧阳芙先回房。

       两口子大半年没见,甚是想念。

       二公子蹲下来,耳朵贴着隆起的肚子,听着孩子的动静。

       “他在动。”二公子一脸惊奇地模样。

       欧阳芙笑了起来,掩着唇说道:“他当然会动。再有一个月,他就要出生了。”

       “一定是儿子。”

       二公子掷地有声,对儿子的渴望很强烈。

       欧阳芙倍感压力,“万一是女儿呢?”

       二公子连连摇头,“不会是女儿,一定是儿子。”

       欧阳芙有点慌。

       她也盼着这一胎是个儿子,无比的渴望,期盼儿子的心情不会比二公子少半分。

       但同时,她也做好了生个女儿的心理准备。

       甚至都想好了,万一是个女儿,她要怎么说,要怎么做?甚至会承受什么样的压力,都有想过。

       可是看到二公子一副非儿子不可的态度,她心里头很慌。

       万一是个闺女,他得多失望。

       他会怎么做?

       会不会看都不看孩子一眼?会不会就应了王妃的安排,直接纳妾?

       “你怎么了?脸色不太好看。是肚子疼吗?”

       二公子紧张地问道。

       欧阳芙努力地笑出来,“没事,我没事。你别担心。”

       二公子松了一口气,他笑着说道:“你猜猜我带了什么回来?”

       欧阳芙一听,也跟着高兴起来,“是银子吗?”

       二公子点头,变戏法一样,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你看看。”

       欧阳芙迫不及待地打开兴奋,里面装的全是银票。一百两一张,厚厚一叠,得有几万两吧。

       “一共三万两,好不容易抠下来的。这些钱你拿着,替我们儿子收好。”

       欧阳芙甜蜜一笑,“夫君辛苦了。”

       “总算没白辛苦一场。”

       接着他又感慨道,“去了江南才知道,那些管事一个个都属猴的,精得很。这些年,他们靠着王府的产业,一个二个全都富得流油。本公子同他们周旋半年,好不容易才抠出这么多钱。”

       “江南的管事那么嚣张?”欧阳芙一脸不可思议。

       二公子自嘲一笑,“天高皇帝远,能不嚣张吗?幸好四弟去年做了个榜样,这回我下江南,留了个心眼,吸取四弟教训才没着他们的道。

       要不然,父王交代的任务根本没办法完成。去年四弟下江南,被那些管事耍得团团转,非战之罪。到如今,那些人还在流传着有关四弟的笑话。”

       欧阳芙好奇一问,“你和四公子,堂堂皇孙,那些管事胆大包天,竟然敢戏耍你们?”

       二公子摇摇头,“就没他们不敢做的事情。你明知道有问题,可是就是查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反而还会被他们联合起来耍得团团转。

       我算是看明白了,江南那帮人,私下里早就达成协议。只要京城去了人,他们就会抱成一团,一起对付我们。

       除非父王下决心,将江南的人,从上到下全部裁撤。可是这样一来,江南的生意就彻底完蛋。维持现状,至少每年还有一二十万两的收入。动了那些人,怕是一两银子都拿不到。”

       说到底,江南的管事联合起来,一起架空了王府。有点像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他们听调不听宣,他们自行其是,凡事自己做主。

       当然他们也不希望王府掀桌子,裁撤他们。

       所以他们也会小心翼翼地维持现状,保证每年都会上交银子给王府。

       至于交多交少,全看从京城来的人是谁。

       厉害点的人物,就多交点银子。

       来个蠢货,就少交点银子。

       不管如何,银子肯定要交。

       只要交了银子,宁王就会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皆大欢喜!

       欧阳芙听完,暗暗咋舌。

       “照你这么说,江南那地方岂不是成了龙潭虎穴。”

       “差不多吧。没点本事,真不容易脱身。去年四弟不就栽了吗。”

       “怎么大公子从未栽过?”

       二公子皱眉,“不知道。江南那边的管事对大哥的事情三缄其口,一个字都不肯吐露。”

       他并不知道,早些年,也就是王府派人下江南置办产业的头十来年吧,江南每年交上来的银子连十万两都没有。

       那时候王府人口少,开销少,宁王目光都在朝堂,也没在意。

       后来,刘诏能独当一面,宁王将刘诏派到江南。

       刘诏是个狠人。

       他知道,论做生意做假账的本事,论糊弄人的本事,他不是那些管事的对手。

       他也懒得和那些管事纠缠。

       等到交银子的时候,直接将所有人关起来,不给吃的,只给水喝。

       谁多交一倍以上的银子,就放人。否则一直关着。

       有人扛了三天,交银子走人。

       有人扛了半个月,撑不出了,命都快没了,只能妥协交银子。

       那一年,江南交上来的银子,从几万两变成了十几万两。

       这事,宁王清清楚楚。

       因为宁王半途截胡了八万两银子当私房钱。这么多年过去还一直瞒着裴氏。

       之后两年,宁王依旧派刘诏下江南。

       刘诏一贯风格,本公子不和你们瞎逼逼。本公子自幼军武,只彰显武力,亮肌肉。

       潜台词就是:

       老实点!

       否则分分钟弄死你们!

       自那以后,江南交上来的银子,从每年几万两变成了十几万两,偶尔几次能突破二十万大关。

       刘诏已经多年不下江南,然而江南依旧流传着他的传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重生之逍遥天地我的妹妹是蛇仙重生的我只想好好学习纵横万亿年,我早已无敌诸天捉鬼直播间全民城堡之我才有危险提示穿越从路易十三时代开始极限神魔电影世界的祸害全民领主:开局招募战神暴龙兽十界邪神2都市封魔录暖君超能王宝典异界玄幻学府都市鉴宝师悠悠图南秦女法医疯狂小升初重生末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