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女生小说>侯门医妃有点毒小说>第675章 家庭地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5章 家庭地位



       终于坐上马车,前往城外别院。

       两个孩子玩累了,这会都躺在马车上睡觉。

       刘诏骑着马追上来,“时间刚好。”

       顾玖打开车窗。

       刚立春,依旧寒气逼人。

       她又将窗户关上,只开了一道缝隙。

       “忙完了吗?”

       刘诏显摆地亮了亮手中的食盒,“给孩子们买的糕点。”

       “他们现在正在睡觉,糕点可以留到晚上吃。你去前面马车,别将孩子们吵醒了。”

       刘诏顿觉家庭地位岌岌可危。

       “真不让我上来陪着你?”

       顾玖摇头,“我带着两个孩子,真没办法分心。”

       刘诏一脸心塞。

       他没上前面的马车,顶着寒风,骑马前行。

       车队顺利出城,一直往南。

       穿过新民县,走个几里路,拐进一条岔路,继续往前走,就是玉秀山。

       上山的路早已经修通。

       山林深处,隐约看见一栋栋屋顶。

       此处是京城新兴的度假别院区。

       刘诏骑着马,伴随着马车。

       他还是第一次来这边,好奇问了一句,“这山上建了多少房子?”

       顾玖打开车窗,朝外看去,“建得不多,只有四五十栋。我们的别院在最上面。可以直接通往书院。”

       书院也建在玉秀山。

       前往别院,与前往书院,分别是两条路。

       但是两处在山顶上又打通了一条路。可以直接从山顶上的路前往另一座山头的书院。

       刘诏说道:“在山上建房子,花费不菲。”

       顾玖笑了笑,“花费不菲,所以房子卖得也贵。这里环境清幽,还有温泉,不少富贵人家都喜欢在这边置办产业。”

       刘诏没问这里的房子卖多少钱,反正他买不起。

       以他的爵禄,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哪有闲钱买房子置业。

       堂堂皇子,穷困如斯,父皇真该反省反省。

       上山的道路皆是缓坡,很顺利地到了别院。

       “晓筑!”刘诏念出门匾上的两字。

       顾玖从马车上下来,“我自己取的名字,怎么样?”

       “足够雅静。”

       顾玖环顾四周,站在道路边,能俯瞰山下景色,“觉不觉着晓筑二字很符合这里的气质。”

       “的确符合。我们进去吧。”刘诏一手抱起一个孩子。

       两个臭小子睡得死沉死沉,抱起来都没反应。

       他同顾玖说道:“御哥儿最近是不是又胖了。”

       顾玖白了他一眼,“是长高了,不是胖了。亏你还是当爹的,自己儿子长高了都没发现。”

       “天天看着,自然察觉不到他长高。真长高了?”

       顾玖说道:“几个月前做的裤子,都短了一截。鞋子也小了。你说有没有长高。”

       “臭小子长得这么快。”

       刘诏嘴上嫌弃,眉梢眼角却透着喜意。一脸嘚瑟,好像孩子长高都是他的功劳。

       走进晓筑,小桥流水,处处是景。

       “园子里的水,全都是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很干净。”

       一栋栋风格各异的宅院,错落在景色中。每栋宅院之间,皆有回廊相连。

       “这地方倒是舒服。”刘诏一眼就喜欢上此处。

       顾玖笑了笑,“园子里一共建了十栋宅院,我们住在最大的风波斋,孩子和我们一起。”

       刘诏嫌弃地说道:“孩子大了,该让他们单独住个院子。”

       顾玖呵呵一笑,“孩子还小,离不得人。等过几年他们大了,倒是可以一人住一个院子。”

       一家人在风波斋安顿下来。

       每一栋宅院,皆挑高了半层。

       站在二楼栏杆处,凭栏而望,园子中的景色,尽收眼底。

       往楼下打望一眼,下人们进进出出,正在搬运行李,布置房舍。

       咚咚咚……

       刘诏紧跟着上了楼,从后面抱住顾玖。

       “怎么想到建这样的房子?”

       “在山上建房子,首要防蛇虫鼠蚁,防潮湿腐败。将房子挑高半层,既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又能眺望远处风景。你不喜欢吗?”

       顾玖回头看着刘诏。

       刘诏学着顾玖的模样,在窗户边坐下,“我自然是喜欢的。修建此处一定花费了许多心思。”

       顾玖点点头,“的确花费了不少心思,光是图纸就修改了十几次。看到园子里的池子吗?担心两个孩子落水,来之前特意吩咐人修建了围栏。

       就连水流,也减少了一半。现在池子里的水,刚没过脚踝,即便两个孩子不小心落水,也不用担心出现意外。”

       “很周到。”

       顾玖回头看着刘诏,“我打算将御哥儿送到书院读书,那边人多热闹。你觉着怎么样?”

       刘诏笑出声,“他那么小,书院大部分都是成年人,他去不合适。”

       顾玖有不同想法,“书院也有小孩子。只是启蒙教育,书院的先生完全可以胜任。将御哥儿关在别院,一个人每天跟着先生读书,太过枯燥。到了书院,至少能感受到学习的气氛,体会不一样的学生生活。”

       说完,她又瞪了眼刘诏,“你若是不同意,那以后每天就由你负责教授御哥儿功课。”

       这是要老命啊!

       刘诏举双手投降,掷地有声地说道:“就送他去书院。”

       顾玖挑眉一笑,“不嫌他小?”

       刘诏连连摇头,“他已经不小了。”

       “不担心他在书院适应不了?”

       “在宫里都能适应,区区书院,不在话下。”

       刘诏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全当自己之前说的那句“他去不合适”是在放屁。

       顾玖得意一笑,“不可反悔。”

       刘诏郑重说道:“保证不反悔。”

       只要别让他负责教授御哥儿的功课就行。会要人命的。

       教孩子读书什么的,真的是世上最可怕的事情。

       刘诏捂住心口,心有余悸。

       犹记得有限的几次辅导御哥儿做功课,气得他脑门一抽一抽的痛,差点猝死。

       等到晚上御哥儿醒来,得知自己明日就要去书院读书,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他以为到别院是来玩的。结果只是换了个地方读书,而且功课更加繁重。

       御哥儿生无可恋,小脑袋在想着,现在收拾行李回京城来不来得及。

       “来不及啦。明儿一早,乖乖去书院报道。”

       刘诏一脸幸灾乐祸,毫无同情心。

       经鉴定,的确是亲爹。

       御哥儿可怜巴巴地望着顾玖。

       顾玖喝着一杯鲜榨橙汁,望着星空。

       额,她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御哥儿:“……”好伤心。

       只能抱着衡哥儿寻求安慰。

       方嬷嬷心疼坏了。

       “夫人,能不能让哥儿休息两天,再去书院报道。”

       顾玖摇头,“他已经休息了快一个月,明天必须去书院报道。”

       这事没得商量。

       刘诏说话都不管用,更何况是方嬷嬷。

       接着她吩咐丫鬟,带御哥儿回房睡觉。

       刘诏冲御哥儿挥挥手:小子,自求多福吧。爹爹在家都要听你娘亲的话,咱爷俩是一样的没地位啊。

       ……

       同一片星空下,京畿山区,山沟沟里面有个村落叫做桐子村。

       桐子村很穷。

       如果京畿一带所有村落来一个贫富排行榜的话,桐子村估计是排在倒数几名。

       这些年,京城修路,修房子,类似的红利,桐子村都没赶上。

       幸运的是,老天爷并没有彻底抛弃桐子村。

       桐子村的村民,好歹是赶上了种红薯酿酒,养鸡养鸭养猪卖给四海商行这一波红利。

       今年,桐子村难得过了一个还算富足的年。至少吃上了肉,一年到头也能做一件新衣服穿。

       村东头,王木匠家,算是桐子村比较富裕的家庭。

       这个家庭,在吃晚饭地时候,爆发了有史以来最激烈地一次争吵。

       早些年,王木匠靠着一手木工活,十里八乡揽活做,养活了孩子,还攒了点钱。

       有了钱,王木匠就指望着改换门庭,于是将三儿子送去读书。

       今日争吵,就因三儿子而起。

       王木匠一共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年。

       老大老二已经娶妻生子,最大的孙子都满了十岁。

       至于老三,读书多年,只取得童生资格。年过二十五,被村民戏称为老童生。这么多年,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

       趁着吃晚饭,全家人都在,王木匠当众宣布,过完了元宵就让三儿子去县城读书。

       这引起了王家老大老二的极大不满。

       “不同意!”

       两兄弟一起反对父亲的决定。

       这年头,不是随便一户人家,就能养得起一个读书人。

       供养一个读书人,破费钱粮。

       给先生的束脩,不算什么。

       真正大的开销,是笔墨纸砚,是书籍。

       稍微一套像样的笔墨纸砚,没有二两银子拿不下来。

       一本经史子集解析,少说三两银子。

       一本科举必读书目,没有一二两银子,休想带回家。

       为什么非得用二两银子的笔墨纸砚?

       给先生官员过目的文章,用的是最粗糙的纸张,最劣质的笔墨,第一印象就输了个彻底。

       除非你是个天才,才能叫人另眼相看。

       什么是面子?

       书写用的笔墨纸砚,就是面子。

       最起码,也代表了读书的态度。

       以及上考场考试用的笔墨,谁敢用劣质的?就不怕字迹糊成一团?

       说到底,这年头,对于百姓来说,读书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如果能考出功名,那么所有投入的金钱,都能收回来。

       然而王三郎自八岁启蒙,如今年过二十五,依旧是个童生。

       他的两个兄长,已经对他彻底失望。

       三兄弟没分家。

       王三郎每多用一两银子,就意味着分家的时候老大老二得少分一两银子。

       家里没有金山银山,经不起王三郎这么毫无希望地读下去。

       凭什么一家人努力劳作挣钱,全都添进王三郎这个无底洞。

       老大老二不服,坚决反对王三郎去县城读书。

       “读什么读?读了这么多年也没读出个名堂,不如将读书的机会让给孩子。”

       “老三肯定是读不出来的,不如去城里找个活干。他能写能算,一个月少说能领六七百文钱,除了能养活他自己,还能拿点钱回家。”

       “他这些年读书的钱,全都是我们挣的。”

       “我们在家吃糠咽菜,他在外面吃香喝辣。凭什么!”

       “小孩一年到头才能添一件衣服,他一年得做几身衣服。全家人养他一个,我不服。”

       “要不就分家。”

       “对,分家。”

       “不分家,老三就得去干活挣钱。”

       啪!

       王木匠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碗筷都跳了起来。

       “我还没死,谁敢再提一句分家?”

       王木匠的目光从两个儿子脸上扫过,又扫过两个儿媳妇。

       两个儿媳妇,都心虚地低下头,偷偷嘀咕:“老不死偏心得很。”

       “爹的意思是要让老三继续读书?一家人挣钱养他一个?”

       王木匠板着脸,“已经读了这么多年,那就继续读下去。总要读出个名堂来。”

       “老三,你说句话啊!你哑巴了吗?平日里你不是挺能说的吗?你告诉大家,你到底能不能考上秀才?你要是考不上,趁早歇了心思。”

       王老三面无表情地说道:“前几次,我只是运气不好。”

       “屁的运气不好,你就是考不上。隔壁村的小子,才十八岁,都已经考上了秀才。你都快三十了。”

       “这是在吵架?吵什么,吵得这么厉害?”

       煤厂伙计王小喜走了进来,一脸好奇地盯着这家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大炼宝万能女婿只想还债的我却在和非人谈恋爱总有温暖等着你大明正德秘史奉天猎魂女别闹咱是修真者魔村少年重生九零暖婚甜妻最佳反派我的亮剑生涯武侠之最强BOSS只种田我有亿张召唤卷星际争霸:泰伦帝国超神直播间都市极品侦探观阅仙魔情武破九天十二贵族少爷抗战之我是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