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75 陈撕诚拍的啥



       电影看完了,分析也说完了,把韩露给整沉默了。

       刘尚转头问身旁的韩露:

       “感觉咋样?”

       韩露顿了一下,无奈地岔开话题:

       “我感觉有些对不起剧组里的演员,他们陪我折腾这么久,结果就造出这么个玩意,我的时间被浪费无所谓,对他们,我是有一点愧疚感的。”

       刘尚毫不在意地说:

       “这个你还真不用愧疚,他们是拿片酬的,没少给他们一分钱吧?作为演员,就是要做好演到烂片的准备,再说了,你这也不是烂片啊。”

       韩露撇着嘴,看着屏幕上《隐入尘烟》结尾的画面定格:

       “你带我看这部电影,不就是来对比我的是烂片嘛。”

       刘尚笑了笑:

       “当然不是,只是质量稍微比它次一些,但肯定算不上烂片。”

       刘尚说着站起来,拉着韩露:

       “走,带你出去吃点东西,看点合家欢的电影,看这个电影太压抑人了。”

       “好嘞。”韩露站起来,“你先出去,我换身衣服,用不用化妆啊?跟你出去怎么也得捯饬捯饬。”

       刘尚挥挥手:

       “无所谓的啦,你想打扮就稍微打扮一下,别浪费太多时间。”

       韩露点头,把刘尚推出房间,在里边换起衣服。

       不一会,刘尚探出脑袋,指了指自己:

       “能看得出来我化过妆了吗?”

       说实话,刘尚没怎么看出来,他挂着笑脸:

       “挺好看啦,赶紧走吧,餐厅定好了位置。”

       “来了来了,我找双鞋子。”

       “嗯,我下去发车。”

       楼下停车场,刘尚给影院里的朋友打个电话,让他们给安排一个影厅。

       说完话,韩露拉开车门坐到副驾驶。

       刘尚撂了电话,笑着说:

       “出发。”

       韩露拉开副驾驶的镜子左看右看,忽然妩媚地问:

       “giegie,我坐你的副驾驶,弄得到处香香的,你女人闻到了该不会责怪你吧?”

       刘尚开着车,头也不回,敷衍一句:

       “不会。”

       韩露戏精上身,又说:

       “哥哥,你带我去看电影,你的女人不会生气吧?”

       “不会。”

       “giegie,你要带我看什么电影啊?一定要换欢乐的哦,我不想再看苦大仇深的了。”

       “嗯,带你去看暑期档的大制作,《外太空的莫扎特》,你之前挺喜欢的导演陈思诚拍的。”

       “哇,上映了啊,我之前还关注来着,后来就给忘了,不错不错。”

       ...

       电影看完了,韩露更沉默了,她坐在影厅椅子上,长时间说不出话来。

       刘尚叹口气,给韩露道歉:

       “不好意思啊,我真不知道这部电影能拍得这么烂,我本来是想带你出来找乐子的。”

       韩露忽然噗嗤一笑:

       “嗯,找到乐子了,刘哥,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你是想说,陈思诚这样的大导演都在拍烂片,我只是没拿奖,有什么堕落下去的理由呢?我明白了,我会振作起来的!”

       刘尚楞了一下,嘴角干抽,不住地点头:

       “啊对,是这样的。”

       韩露又问刘尚:

       “刘哥,到你分析的时间了,像分析《隐入尘烟》那部电影一样,分析一下这部电影吧。”

       这可难倒了刘尚,好电影一个镜头就可以分析两万字,烂片只能吐槽呗?

       刘尚现场发挥:

       “《外太空的莫扎特》这部电影的故事主线其实并不复杂。

       儿子任小天怀揣着天文梦,父亲任大望却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儿子身上,固执地希望他能够成为像郎朗一样的钢琴家。

       在父子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之时,外星人“莫扎特”在机缘巧合下来到了任小天身边,给他解决了不少在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中遇见的困难。原来,“莫扎特”探测到本应成为天文学家的任小天的人生轨迹有发生改变的倾向,于是特来帮助任小天坚定自己的梦想。

       然而,在运用自己的外星能量的过程中,“莫扎特”也因暴露出了自己的“外星人”身份而落入贼手。随后,任小天及朋友一起前去解救“莫扎特”。

       在此过程中,父子两人也最终化解矛盾,达成和解。

       如此梳理下来,影片的故事逻辑虽然落入俗套,却也不算出格。

       配合电影台词与情节桥段中特意埋下的包袱,似乎也可以成为无功无过的暑期档爆米花电影。

       然而,或许是电影中囊括了太多的元素,又或许是因为导演打算将之打造成系列电影,在套路化的主线之外,《外太空的莫扎特》安排了太多分散而庞杂的支线。

       观影体验就犹如观看快速转动的万花筒,浮光掠影般的视觉刺激难以掩盖潦草故事所带来的无力感。

       音乐,是任小天在父亲压迫下所必须习得的特长,也是“莫扎特”用于完成不可能之事的能量。

       它本可以是任小天在未知旅程中逐渐理解父亲、与父亲和解的桥梁,在电影里却单纯成为了“莫扎特”动用超能力的工具。

       我们无法感受到音乐之美,也难以在“工具性”的旋律之中产生代入感。

       科幻,是该片的一大卖点,也是“莫扎特”在运用超能力时所试图给予观众的视觉刺激。

       然而,精致的画面虽能看出经费在燃烧,却一点不尊重科学常识。

       当天空中的行星都开始脱离轨道自行排列组合,热爱天文的任小天难道察觉不出其中的异想天开吗?

       家庭,本是影片中最能引发共鸣的软肋。

       父子之间的争吵与抗衡,也不过是为了最终的相互理解所做出的铺垫。

       但本片却并未给出化解家庭矛盾的上佳方案:

       两人的和解并非因为父亲任大望学会了尊重儿子的天文爱好,而是以儿子拿下钢琴大赛的冠军收尾。

       对刻板父子关系的延续,也进一步减弱了影片所期望表达出的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反思。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做了太多的加法。

       在混搭的风格之中,既渴望梳理出庞杂的主线和支线,又想要塑造出鲜明的人物群像。

       然而,这套“组合拳”非但没有满足观众的期待,却还使得基本的故事讲述东拉西扯。

       如果做做减法,去清晰地勾勒主线,而不求贪心地面面俱到,或许这部影片能收获更好的呈现方式。

       刻板的威权家长,过时的代际冲突:脸谱化的人物与空洞的教育批判

       导演陈思诚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道:

       “《外太空的莫扎特》源于我内心的一种东西,源于我个人对代际关系的亲身体会和观察。我跟我父亲的关系曾经困扰了我很久,我想用这样的一部电影把它展现出来,其实我们每一个创作者都是在用作品同自己和解。”

       影片开头的第一幕,也直观地展现出了在中产“鸡娃”焦虑之下的家庭缩影。

       夜晚的居民楼,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孩子正在进行特长培训:京剧、台步、舞蹈、武术......随着镜头的逐步上移,我们看见儿子任小天正在钢琴桌前“摸鱼”:他一边谈着《小星星》,一边偷偷看着天文杂志。而这种伎俩也被父亲一眼识破,由此引发了父子间的第一次争吵。

       作为儿子追逐“天文梦”路上的最大阻碍,父亲任大望拥有一个太过刻板的形象:离异的单亲爸爸,年轻时组过摇滚乐队却最终成为保险销售。他将自己的全部寄托放在儿子学习钢琴上,一切只因自己认为学钢琴更容易出人头地。

       导演与编剧在这对父子关系上设计了本片中最基础的一个矛盾,也试图通过父子俩的多次争吵来引起家长对于教育方式的自省和反思。

       然而,这样的家庭矛盾放在现在,则实在有些而刻意为之。

       “天文梦”并不离经叛道,影片中衣食无忧的中产家庭也并非难以支撑钢琴与天文这两个梦想。

       陈思诚少年时期所接受到的、来自于父辈的教育理念早已不同今日。

       当主打奇幻与未来感的电影却仍然呈现着过时的代际冲突时,观众并不能从这样的反面教育中引发对自身教育方式的思考。

       老生常谈的套路难以带来新意,悬浮的故事情节也不足让人入戏。

       被过度渲染的代际冲突在最终和解时不过轻飘飘几句台词。

       家庭关系中相互体谅、各有让步的温情一面并未得到展现,徒留父亲说教时的聒噪与吵闹。

       在“吉祥物”与笑点之外,观众需要什么?

       上映之前,《外太空的莫扎特》曾被认为是足以点燃低迷暑期档的火种。

       丑萌的吉祥物、共性的家庭矛盾、酷炫的科技感特效、密集的笑点......

       在片方放出的预告片中,这些内容足够吸睛,也足以吸金。

       雄心勃勃的陈思诚也曾构想:拍摄“外太空”系列,用充满想象力的电影陪伴下一代孩子的成长。

       那么,由作为根基的第一部《外太空的莫扎特》观之,这样的电影可以起到陪伴的作用吗?

       对于前来观影的孩子们来说,这并不是一部晦涩难懂的电影。

       校园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呈现具有贴近性,情节中埋下的笑点也确实能够让他们捧腹大笑。

       刻板的家长、教条的老师在该片中近似诙谐的丑角,外星人“莫扎特”则以玩偶的形象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不断勾起他们观看的兴趣。

       这些元素的运用确实讨巧,能够给孩子们带来轻松、有趣的观影体验。

       但浮于表面的排列组合,让成年人感受到的,是刻意的算计,而非自然的真情。

       莫扎特”本可以是一个诗意化的符号。

       它从音乐中汲取能量,给孩子们造梦,也帮助他们从疲惫生活中出逃。

       但在本片中,它工具性的一面被刻意强化。

       足够精致的特效能够带来一定的视觉刺激,却不能帮助观众与影片中的角色建立情感连接。

       正如《狮子王》中木法沙对辛巴的守护、《海底两万里》中小丑鱼马林对尼莫的寻找,这些让无数成年人至今回忆起来仍闪闪发光的儿童电影,并非因为画面的精致才让人念念不忘。

       打动我们的,是故事,更是故事中流淌的真情。

       而陪伴式的电影,也正因为这一点真情,才能存留在无数儿童与成年人心间。

       当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结束,我们的脑海中走马观花般回想起影片的一幕幕。

       碎片化的情节凑成断断续续的梗概,却难以触达心底,难以留下回忆。

       太多的元素让这部作品的内容不可谓不丰富,然而杂烩之外,又剩下什么?

       或许,它缺少的,正是一点点能够直抵观众内心的共鸣之感。

       而这种共鸣,从发于生活,又历久弥新的真情而来。”

       刘尚说完又问韩露:

       “你怎么看?”

       韩露露出不屑一笑:

       “总体说两个字:失望,四个字:非常失望,甚至是带着愤怒,受众年龄大概在10岁,不能再高了,完全是部非优秀儿童片,成年观众全程尴尬抠脚趾,15分钟就产生强烈退场冲动。

       问题是宣传时没有任何字眼提醒是子供向,合家欢也是大人孩子都会喜欢的意思啊!我主要冲着黄渤和范伟去,结果黄渤是人设乏味的配角,范伟加起来能有2分钟的戏份?

       片名起的蛮诗意,外太空的莫扎特,有种音符漫天飞的浪漫;

       但是.....

       剧本毫无想象力,各种俗套、刻板印象、降智糊一大堆,《ET》+《长江七号》+《终结者》=不及格,结尾竟然还碰瓷《一一》!!从未见过如此哭笑不得的“致敬”。

       本质上来说,电影、小说都属于“观念真实”,历史上并没有宋江、李逵,最多有个飘渺模糊的原型,但并不妨碍《水浒传》反映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故事不怕“虚”,关键在于那个“构”字,编得出色骗过观众就是好手段。

       而《外太空的莫扎特》从表皮到内里全透着假。

       任大望逼儿子任小天练钢琴,以补偿未实现的音乐梦,可儿子却喜欢星辰大海(天文),此冲突设定没问题,只是很怪,任大望年轻时玩摇滚却让儿子学琴,墙上贴着郎朗的海报,理由是钢琴比吉他贝斯鼓更容易出头,是谁给你的勇气?

       弹钢琴比玩摇滚要卷得多好嘛.....

       郎朗是十万百万里挑一的结晶。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为了给郎朗老师加戏。

       家长鸡娃内卷已是个被聊烂的问题,孩子想被按着头报各种班么?家长想那么累么?当然不,这不是被社会现状逼的么?别提西方国外,中产阶级精英鸡起娃来一样一样的。

       再拿鸡娃家长是摧残孩子童年说事儿,编剧没养过孩子吧,现实不完美但也没有那么夸张,对了本片编剧有6位,但最终是shi是金子,都得听陈思诚的。

       看完此设定你脑中大概会有如下剧情预期:

       任小天联合身边小伙伴对抗父爱霸权但一次意外他理解了老爸的苦衷并重新认识爱上了音乐并顺便解决了一次大危机父子俩抱头痛哭彼此谅解儿砸我错了不老爸是我的错,呜呜呜呜呜大团圆噢yeah世界如此美好。

       恭喜你,几乎全猜对了!都什么年代了,竟然还有人会拍这种一眼望到底毫无戏剧潜力骗小孩都嫌低幼的故事,陈思诚坐拥国内顶级资源,就弄出这么个玩意?

       推动父子和解的关键是一个叫莫扎特的外星萌宠,我第一眼看以为是岳云鹏为原型设计的。

       外星萌宠这个设定,让人一下子就想到星爷的《长江七号》,当年上映时被骂惨了,那是因为没有同行衬托,14年后《莫扎特》让《长江七号》自动加一星,怪不得前几天星爷帮陈导录视频打Call,从心眼里感激啊!

       故事乱七八糟毫无逻辑,几乎没有一处说得通。

       初中校园弄得跟CBD促销广场一样,学生老师没一个正常人,不是脑残粉就是行走的机器人,全中国也找不出这么个校园,假得旁若无人志得意满。

       爱欺负人的马元前半段人设是校霸,这种坏孩子比好学生更早熟懂得社会法则,后面突然成了小白兔,三岁时老爸怕他不能接受妈妈去世的现实,编了个瞎话说去外星球搞基建了,十年后他真的在等母亲从外太空归来,哭得梨花带雨,这不是童真,这是蠢,而且是成年人臆想出来的蠢。

       这还只是小问题。

       看了快一小时,外星人莫扎特做的所有事,跟它到地球的目的有什么关系么?

       这里借鉴了《终结者》,任小天几十年后会成为地球与地外星球沟通的重要纽带,所以他必须成为天文学家,否则未来就会改变。

       那问题来了:莫扎特为什么要帮任小天练琴,弹的不好不就让老爸知难而退了?为啥搞那么多事?得了钢琴赛冠军不是会威胁到他当天文学家?

       还有,任小天练了几年琴,却只会弹单音节小星星,然后特训三十天拿到顶级钢琴比赛冠军,熊大喜洋洋也不敢这么胡编啊!如果孩子真信了这种故事,难道不是误人子弟?觉得成功很简单?

       演员问题也很大,黄渤毫无发挥,荣梓杉长个儿不长演技,变声期尴尬,在《隐秘的角落里》这小孩多惊艳啊,片中感觉像个从未演过戏的素人,台词肢体都很糟糕,童星悲剧近在眼前。

       说到底还是导演调教的问题,人也是你选的,全责。

       反而是姚晨演的那个假冒外星公主还算有意思,贡献了全片我唯一笑出来的点:表演系?是最没用的系。

       不过你深究一下,她为什么后来要绑架莫扎特?又不存在诈骗竞争关系,绑来干什么?

       反正就是想到哪儿编哪儿,儿童片您也得讲个基本逻辑啊。

       唯一值得说的,大概就是特效了,确实花了钱,莫扎特的动作捕捉和结尾几个大场面价格不菲,目测整片投资超过一个亿,以现在的票房走势,亏本板上钉钉。

       看完电影后我对陈思诚路转黑,说愤怒并不为过,以前觉得他是个精明的商业导演,《唐探》系列好歹娱乐性算可以,但《外星的莫扎特》摆明了骗钱,我都能想象出他在创作会上的嘴脸:

       哥就是能卖座,怎么拍观众也会买单,听懂掌声。

       在好莱坞陈思诚这种水平的商业片导演一抓一大把,别太飘你也就那么回事。

       真诚娱乐观众赚钱了咱不眼红,拿这种垃圾蒙事儿没人惯着你,活**该,什么?听说豆瓣已经落到4.8分?我觉得还是高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至尊医仙诡世证道从经营医馆开始记录的艾泽拉斯带着医院回80年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崛起心里有树阎罗夫全能下人灵魂风暴我在荒野有座城武帝丹神通天魔妃桃花多1852铁血中华百战兵策国子监里的娇娇宠我的老婆嬴扶苏妙因缘萌宝甜妻:总统先生,么么哒木叶最强虫使重生香江之金融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