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耽美言情>我要做门阀>第八百五十四节 离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五十四节 离京



       未央宫中,钟鼓齐鸣,礼乐大奏。

       在百官的瞩目下,两位尚符玺郎,各自捧着一个长长的玉匣,来到君前,恭身呈递。

       天子见着,微微挥手,立刻便有宦官下去,接过玉匣,呈递天子御前。

       天子起身,抚摸着玉匣上的纹理,然后道:“侍中张子重听朕诏命!”

       早就已经等候在侧的张越连忙出列,顿首拜道:“臣毅恭闻圣命!”

       天子打开一个玉匣,取出藏于其中的宝物,拿在手中,低沉着声音,道:“古者圣王治世,号令天下,以用六节!山国以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以管节,皆以竹为之……”

       “朕德薄,不能致远方,故无金节之用……”

       张越与群臣,听到这里,全部顿首再拜:“此臣等不能佐陛下定天下之罪也!”

       对于诸夏而言,所谓圣王的标准,从来都是统一的。

       尧舜禹,皆是治隆中国,泽及远方,有三千里外蛮夷来朝。

       有可以裁断一切的权力与威能。

       谁不听话,就打谁屁股,打完了对方还得专门遣使来谢罪、感激。

       感谢圣王爸爸教育及时,没有让儿子误入歧途,打的好,打得妙。

       故而,从这个角度来看,诸夏民族的圣王,在国际上必须具备世界宪兵的能力与资格。

       天子却没有太过感怀,只是继续道:“节,朕之信也,所谓信,国之权,社稷之基也!”

       拿着手中之物,天子持着,走下御阶,来到张越面前,然后,双手举起此物,向前平伸,郑重的拜道:“诗云: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节乃朕假社稷、宗庙之权,而授卿之物,卿持之,当念社稷、宗庙之重,而戒其骄、怒!”

       张越顿首拜道:“臣谨诺,万死以从陛下之志,达于远方!”

       天子却是伸手,解开了包裹着手中之物的布帛,露出了藏于其中的事物一柄以圆竹制成的长柄物体。

       表面光滑,牦尾三重依附其上,其色赤红,如火烈之焰。

       天子将之郑重的托付到张越手上,沉声训诫:“春秋祭仲行权,以保邦国社稷,卿持节在外,当记国家、天下之事,而戒其轻、慢!”

       “臣谨诺,万死以效陛下伟业,节在人在,节亡人亡!”

       天子向后招手,立刻有人将另一个玉匣,也捧到他面前,天子亲手打开,取出玉匣中的符信与印绶,然后郑重的交托给张越,道:“卿且去吧……”

       “幕南之事,朕尽托于君!”

       说到这里,天子就非常隆重的对张越长身一拜。

       张越诚惶诚恐,连忙叩首:“陛下厚爱,臣必万死以报!”

       然后,拿着符信与印绶,捧着节旄,恭身趋步,缓缓转身,走向远方。

       汉延和二年,春二月初六,食时三刻(大约9点45左右),汉侍中张子重授节,为全权乌恒建节使,出长安未央宫。

       ……………………………………

       几乎是相同时刻,万里之外的西域,却又是截然不同的情况。

       此时,冬雪渐渐融化,大地回春。

       冰川的雪水,从天山高处流来,滋润着沿河两岸。

       尹列水,和一百年前没有分别。

       延绵不绝的穹庐,从天山脚下,一直延伸到了远方。

       上百万头牛羊,聚集在这水土丰盛之地,啃食着刚刚长出来的嫩草,方圆数百里内,到处都是匈奴人的军帐。

       “先贤惮再次拒绝了来王庭向大单于问安的命令!”丁零王卫律走进一个穹庐之中,将一份写有文字的羊皮纸,丢到了案台上:“这个逆贼是在自寻死路!”

       过去半年,单于庭一边忙着集结兵力,向西域的日逐王先贤惮施压,一边则遣使沟通,希望对方能够低头,来到单于庭,向单于请安。

       当然,先贤惮要是敢来,恐怕就回不去了。

       至少,他的日逐王就不要做了。

       先贤惮显然也明白了这个事实,所以,一直推脱有病,不肯前来。

       迫于单于庭的军事压力,在冬天的时候勉强同意,派其世子来单于庭。

       很显然先贤惮是在以拖待变。

       单于庭,显然不可能让他再拖下去了。

       帐中的贵族们,纷纷聚拢起来,阅读着卫律带回来的文书。

       匈奴没有文字,所以干脆就以汉字为载体,记录历史、事件,传达命令。

       在这个过程中,赵信和卫律可谓是居功至伟。

       “丁零王!丁零王……”忽然帐外传来一个粗狂沙哑的声音,随后一个戴着毡帽,鼻孔上穿着一个巨大铜环的匈奴贵族,阔步而入:“大单于有请!”

       卫律看着那人,问道:“左大将,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惊动您亲自来请?”

       “急事!”戴着铜环的匈奴贵族,用着匈奴人惯有的腔调说道:“幕南那边出了问题……”

       “据从汉朝边塞探知的消息,汉使者任立政在幕南遇刺,如今已经身死……”

       “啊……”卫律满脸震撼:“怎会如此?是谁动的手?”

       “暂时还不知道……”左大将说:“但总归离不开留守幕北的那几个人……”

       卫律闻之,脸色阴沉的可怕。

       匈奴国内,虽然在漠北决战失败后,迫于压力,一度团结起来。

       但,自儿单于后,又陷于分裂。

       特别是现在,日逐王与单于庭纷争,将匈奴内部的矛盾放大到了极点。

       对很多单于庭的贵族来说,很显然,其实先贤惮才是合法的单于继承人!

       如今的狐鹿姑单于,只是一个卑鄙的篡位者。

       当然了,对匈奴来说,别说篡位了,就算是弑杀单于,也没有问题。

       只要你能表现的足够强力,足够优秀,带领匈奴走向胜利就可以了。

       伟大的冒顿大单于,就是弑父上位的。

       而关键就在这里了,如今的匈奴,被汉军封锁在了浚稽山以北、天山以西的区域。

       匈奴与汉,在白龙堆,在浚稽山,在天山,大小合战数十次,始终无法取得进展。

       所以,很多贵族心里面都觉得,或许可以试试换一个单于来看看。

       特别是现在,忠于单于庭的主力西迁至此,留守幕北的贵族们,自然心里面就活泛起来。

       破坏汉匈谈判这种事情,他们确实是做得出来的。

       “这些该死的贱种!”卫律恶狠狠的骂道:“我早就劝诫过大单于了,匈奴必须改革,以大一统之制而团结、约束上下……”

       如今,汉使遇刺而死。

       汉匈谈判,大约也会黄掉了。

       卫律很清楚,汉朝君臣的脑回路。

       长安的那些权贵,肯定会因此震怒不已。

       说不定……

       居延那边,马上就会有动作了。

       李广利可是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天山或者浚稽山,再打一次国战!

       “丁零王慎言……”左大将低声道:“这些话若被四大氏族的听到,恐怕就不好了……”

       从尹稚斜单于时代开始,匈奴就陷入了改革、反改革的反复之中。

       支持单于改革的势力与保守势力,彼此消长。

       而四大氏族,就是匈奴国内最反对变革的派系。

       因为改革,就是在他们身上割肉。

       卫律听着,冷哼了一声:“这些蠹虫,比蝗虫还要贪婪!”

       “大单于叫我去,可是为了商议对策?”卫律问道。

       “不是……”左大将摇摇头,道:“大单于请您过去,乃是想要您亲自去幕北坐镇!”

       “嗯?”卫律疑惑着,看向对方。

       “细作报告,汉朝皇帝又派出了使者……”

       “这一次出使幕南的人,乃是丁零王的同乡,汉侍中张子重……”左大将将一份从汉朝边塞城市送来的简牍,递给卫律,道:“丁零王请看吧……”

       卫律接到手里,看了看,脸色沉寂下来,问道:“单于的意思是?”

       “大单于求贤若渴……”左大将笑道:“若丁零王可劝说此人来降,单于愿以女妻之,封为乌孙王,予万户邑落,授万骑!”

       “若其不愿……”

       “便要趁早扼杀!”

       “不惜一切代价!”

       “大匈奴绝不容许,再出现一个骠姚校尉!”说到这里,左大将和卫律都感觉脊背发凉。

       仿佛那个男人的眼睛,正在盯着他们。

       对于匈奴而言,二十余年的那些日子,简直是噩梦一样的日子。

       任何匈奴骑兵,即使是王庭最勇敢的武士,只要看到写着卫字和霍字的军旗,就能浑身丧胆,未战先怯。

       而杂牌部族,连直视那个男人的旗帜的胆量也没有!

       若非天神庇佑,那个男人早早夭亡。

       匈奴人如今怕是早已经亡国灭种!

       哪里还有什么机会在这里玩什么内讧争权?

       只是,卫律却是苦笑起来:“张子重的名声,我也有所耳闻……”

       “欲在幕南杀他,恐怕很难……”

       至于劝降这种事情……

       卫律知道,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他,当年错非穷途末路,也不会走上这条道路。

       “丁零王莫急……”左大将道:“大单于已经准许,我率呼揭万骑,与丁零王同行!”

       呼揭部,是匈奴王庭现在的王牌之一。

       在天山会战和余吾水会战之中成名的精锐主力。

       其作战方式,以悍不畏死著称。

       曾在正面,硬抗了一个汉军都尉部的冲击而不倒,这在匈奴无疑是一个奇迹!

       “若得呼揭万骑为助,我倒是有所把握!”卫律终于笑了起来。

       呼揭部,那可是一个满编的万骑啊!

       匈奴之万骑,本是冒顿首倡的军事制度,作为匈奴的基本作战单位而存在。

       一个万骑编制,从三千到九千不等。

       呼揭部,足足拥有六千五百骑,而且,皆是经历过天山会战、余吾水会战的精锐老兵为主。

       有了它的协助,别说去幕南突袭,杀一个汉朝使者了。

       便是再进一步,打下一座疏于防备的汉朝边城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如此一来,肯定会激怒汉朝。

       汉匈大战,一触即发。

       但……

       只要能杀掉那个可能会成长成为第二个骠姚校尉的汉朝新贵,那么一切就都值得了!

       ……………………………………

       长安,横门大道。

       此时,已是人山人海,喧哗鼎沸。

       数不清的人群,簇拥在街道两侧,人人伸长了脖子,望向未央宫宫门。

       执金吾与京兆伊的官兵,已经全体出动,维持秩序,但依旧有些捉襟见肘。

       所以,只能调动驻扎在武库的中垒校尉,参与协助维持。

       而在临街的阁楼上,一个个贵妇人、小娘,也都是美目带春,饱含着期待之色。

       午时一刻,未央宫宫门缓缓打开。

       在数百骑兵的簇拥下,一辆战车,缓缓驶出。

       一位年轻的贵族,手持节旄,身穿甲胄,矗立在车头。

       甲胄鲜明,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辉。

       一时间,无数人惊呼出声:“张蚩尤来了!”

       随着这惊呼,很多纨绔子弟,弹冠相庆:“张蚩尤终于要离京了!”

       甚至还有人泪流满面,感动无比。

       过去数个月,长安城的纨绔子们,真的是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连出门斗鸡走狗,都要小心,生怕撞到了张蚩尤手里。

       如今,这个大魔王终于要走了。

       谁不开心?

       他们的父祖,更加开心。

       “这张子重,最好一去不回!”有人祈祷着。

       此人在长安,不知道挡了多少人的财路与上进之路。

       他这一走,等于解开了封印,再也不用担心,会在伸手的时候,被其抓住小辫子了。

       但更多的人,却都是满眼崇拜,一脸神往的看着那矗立在战车上的年轻人,那个崇拜的传奇。

       “大丈夫当如是哉!”韩文兴奋的握拳:“将来,我也要如此威风凛凛的持节远征!”

       而在其身侧,一个身姿绝美的少女,微微抬头,瞪着美目,望着那从宫门而来的男子。

       看着他持着节旄,身着甲胄的样子。

       少女的心,陷入了迷醉之中。

       与她一般沉醉的,还有整个长安的贵妇与小娘。

       杨孙氏更是一脸幸福的望着,芳心如鹿。

       “这就是我的男人……”

       只有金日,脸色抽搐的看着,摇了摇头:“年轻人,总是如此的喜好炫耀……”

       因为,他认出来了,张子重身上的那套甲胄,正是自己昨日送去的礼物。

       但……

       他送甲胄,只是想让对方拿来收藏的。

       可不是叫他拿来在这里装x炫耀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要做门阀极拳转生不可名状舰娘的镇守府仙路霜华冷舰娘之蔚蓝舰姬某剑仙的远征盛世安稳MC的异域领主生涯无限仙武世界大清贵人我不是大仙尊啊我是哥斯拉之无限乱入木叶:辉夜家的记事本柯南之敬酒不吃吃罚酒我是卡卡卡卡卡青山美人安阳传说西凉董魔王重生麻辣小娇妻猎美之王新生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