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耽美言情>我要做门阀>第八百零八节 天子教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零八节 天子教孙



       从台阶而上,穿过石柱林立的高台。

       高庙神殿,就已在眼前。

       跟在天子身后,张越和刘进,低着头,步入其中。

       三人刚刚跨过大门,宿卫在门口忠诚的汉家卫士,就已经关上大门。

       嘎吱!

       整个神殿,瞬间与外界隔离。

       只有一盏盏的油灯,在滋滋的燃烧着。

       天子阔步而前,带着刘进和张越,走到大殿正中,然后抬起头来,凝视着悬于神殿正首,端坐于一个个神座上的先帝衣冠。

       刘进和张越,不敢怠慢,立刻跪下来,对着这汉家历代先帝衣冠叩首。

       天子却是轻声道:“进儿,上前来!”

       “诺!”刘进叩首再拜,然后匍匐着爬到天子面前。

       首次面对着,自己的列祖列宗,刘进心理压力大如泰山。

       即使张越,也是凝神屏息,大气都不敢出。

       而天子此时,则领着刘进,走到了那供奉着历代先帝衣冠的神位之前。

       “此乃太祖高皇帝衣冠……”天子沉声说道:“皇孙刘进!抬起头来,仔细看着!”

       刘进闻言,抬头凝视着那悬挂在上首的御座上,被固定的衣冠。

       天子十二琉垂下,充耳玉珠在侧。

       但问题是……

       这件衣冠的材质,却简陋非常。

       因为距离的近,刘进看的分明。

       那只是最简单的丝质布料,缝制而成的天子冠冕。

       就连琉珠、充耳、玉石,也只是些寻常货色。

       某些地方,甚至还能看到补丁!

       “太祖高皇帝起兵之时,已是四十八岁,前半生为农夫、亭长,四十七岁时家訾不足一万钱,只能寄居兄嫂家中,困顿之时,伯嫂以勺刮锅而逐客,高帝深恨之,此羹颉候信之所以封也!”

       “七年后,五十四岁,太祖高皇帝已提兵平灭项羽,并有天下,乃于泗水之阳,既皇帝位,开我汉家宗庙社稷之基业!”

       “此高帝衣冠,乃泗水即位之时,吕后亲缝之……高帝爱之,不肯轻易更换,乃服至驾崩,遂为天下奉,为高帝衣冠,供之于长陵,迄今不改!”

       天子说着就对那高帝衣冠,长身叩首,拜道:“臣彻携孙臣进、留文成侯良后、侍中张子重恭问陛下,愿陛下神灵在天,垂于汉室,懋及子孙,永永无穷!”

       刘进连忙叩首:“臣进恭问太祖神灵,祈陛下神灵永光,懋及子孙,佑我社稷!”

       张越也拜道:“臣毅叩首膜拜太祖皇帝,陛下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禅,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八载之间,海内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极!上古已来,书籍所载,未尝有也!非雄俊之才,宽明之略,历数所授!臣闻易云: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于人,书云:天工人其代之!陛下起义,奋发天下,如是而已!愿陛下神灵,永照汉土,佑我臣工,再建新功,保我君父,既寿且昌!”

       天子听着,不由得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张越。

       实在是张越的这些话,在他听来,简直是对自己祖宗的完美定义和准确诠释!

       “真是忠臣啊!”天子心里赞道。

       若非场合不对,天子真想拉着张越好好谈一谈。

       心里想着,就领着刘进,来到了另一座衣冠供奉之所。

       他缓缓起身,对刘进也抬了抬手,道:“进儿上前来,仔细看看……”

       天子毫无尊重之意的仰头,直视着那件垂在自己眼前,看上去华丽锦绣,气度非凡的天子衣冠。

       其衣用蜀锦,镶以金丝,十二服章纹之,其硫用珍宝,充耳以宝玉雕琢。

       端的是威严不凡,可以想象,这件衣冠主人生前是何等的尊贵!

       然而……

       “此惠庙衣冠也!”天子缓缓介绍着:“进儿且看,惠庙衣冠,何等模样……”

       “孝惠在位之时,不可谓不仁厚,吕后欲诛隐王(刘如意),孝惠知之,于是亲持隐王,与之出入同车,呵护备至,令吕后几乎无下手之机……”

       “也不可谓不宽宏,其在位垂拱而治,诸事皆听群臣之意,休养生息,抚育万民……”

       “然则……七年而终,死而绝嗣,衣冠孤苦,神灵冷寂……”

       抬着头,天子道:“刘进,汝可知否,何以如此?”

       刘进听着一楞,但随即福至心灵,想起了张越曾与他讨论过此事之时的结论,脱口拜道:“回禀皇祖父,孙臣愚以为,汉家本有制度,以霸王道杂之!”

       “惠庙优柔,纯用王道,无霸道之佐,故有此失!”

       天子闻言,龙颜大悦,开怀笑道:“太孙!朕之麒麟也!”

       然后,他严肃的道:“进儿当时刻以惠庙为戒!”

       惠帝刘盈,每一个汉家帝王的最终梦魇。

       其为天子,而失其权,生不护手足,死不能保子嗣。

       由是孤苦寂寞,永堕深渊!

       连每年忌日的衣冠出巡,都格外清冷。

       抬着衣冠巡幸的人,尽是宫中的孤老宦官,一个愿意为其效劳的士大夫也没有!

       所以,即使这位帝王生前,仁孝宽厚,历史评价也是极为低下。

       天子从前不喜太子刘据,也是因此。

       刘据和刘盈,在性格上和心性上,太相似了!

       刘进只是顿首领命,拜道:“孙臣谨记大人教诲!”

       天子点点头,对张越道:“张卿为朕督之,若未来太孙不孝,既以今日之话而戒之!”

       张越赶忙拜道:“臣恭领圣命!”

       到得现在,张越算是看出来了。

       为何这刘氏建储,不让外人掺和。

       感情,老刘家在建储谒庙的时候,是在玩爱家主义、忆苦思甜教育啊。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刘氏帝王,总是那么的清新脱俗,别于其他封建王朝。

       这种方式,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家庭教育。

       至少能给继承人灌输一些基本的理念,并让他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说话间,天子却是领着刘进,来到了高帝衣冠之侧陪祀之所。

       一件简简单单的,用着苎麻、素、罗等原料,编织而成的天子服章。

       这恐怕是天下有史以来最简单的、朴素的君王衣冠了。

       只是,莫名的,却有着无穷威势,显露着浩浩荡荡的王者威严。

       让人见而仰慕,心生孺慕,于是战战兢兢,只能叩首再拜,匍匐在其脚下,恭恭敬敬的献上敬意与膜拜。

       即使穿越者,也不能例外!

       张越的视线,凝视着这件朴素、简单、无华的天子衣冠,无比崇敬的献上自己的膝盖,真诚的叩首膜拜。

       概因,这件衣冠的主人,是一位真正的王者。

       其虽身死,但魂魄永在。

       即使是改朝换代,纵然千百年后,也依旧为人民长久怀念和敬仰。

       他就是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

       只是看着这件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天子衣冠。

       张越心中,就浮现起了这位君王生前的无数事迹与故事。

       其在位之时,依法治国。

       某次,这位天子出行,撵车从渭河桥上过,有行人惊驾,导致这位天子险些被马摔出车驾。

       卫兵缉捕了那个莽撞的路人,送交廷尉。

       廷尉审理后,依法判处:冒犯车驾,罚金四两。

       这换了其他任何君王,这个廷尉都得掉脑袋,若是我大清的圣主明君,恐怕要诛九族。

       但,这位天子,却在思考了很久后,批准了廷尉的裁决,说:廷尉当是也!

       又有一次,高帝神庙供奉的玉环被盗,官府抓住了盗贼,交给廷尉审理,廷尉依律判处盗贼斩首。

       这位天子,继续批准了廷尉的奏报。

       正是因此,汉室从此才奠定了‘刑无等级’的法律思想。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刑。

       即使现在,五铢钱大神,神威盖世,也依旧如此。

       纵然诸侯王犯法,也要受到法律制裁和惩处。(刘氏天子靠法律和制度,处死和惩处的诸侯王,至少是两位数!列侯的话,数都数不清楚!)

       而这位天子,不仅仅是法律的守护者。

       更是言论自由的捍卫者。

       今天长安八卦党们,能够自由自在的给公卿编段子,给列侯权贵安外号,甚至调侃宫廷八卦,全赖这位天子当年颁布的‘除诽谤诏’。

       更让人敬仰和尊敬的是,这位帝王,还是两千年封建史上,罕见的节俭君王。

       终其一生,无论穿戴,住行,都是自己动手。

       他在宫中,带着宦官,种地养菌,又让薄太后和窦皇后,带着妃嫔,养蚕织布,种麻为衣。

       其在位二十三年,没有修过宫室。

       甚至没有在宫廷里,增添任何一件名贵的奢侈品。

       他的妃嫔所穿的衣裙,拖地不过一尺,宫中帷幕,没有任何纹绣之饰,宫室回廊里,看不到任何金银铜锡之物。

       全是陶瓦、泥罐。

       就连其陵寝,也是没有半个金银陪葬品,俱为陶瓦之物!

       然而,他对自己和子女、妃嫔节俭。

       却对农民、劳苦大众,慷慨非常。

       其在位二十三年,多次免除全国田税、徭役。

       汉家今天田税,三十税一的制度,就是在他手上开始创立的,并一直延续到西汉灭亡。

       康麻子所谓的‘永不加赋’的幌子,与这位帝王开创的,真正的轻徭薄赋制度一比,简直是桀纣之政!

       这样一个君王,出现在西汉王朝,只能说是异数。

       是中国之幸,天下之幸!

       不止是张越,在这位天子衣冠面前,战战兢兢,只能俯首膜拜。

       天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见着那件朴实无华,简简单单的祖父衣冠。

       叹了口气,屈膝顿首,低头致意,一句话都说不出话来。

       因为,面对这位帝王,他深感惭愧、内疚。

       他知道,自己一年用度,恐怕都能超过自己的这位祖父二十三年帝王生涯的全部个人开支。

       这还没有计算,建章宫、甘泉宫和明光宫的修建费用。

       更没有算封禅泰山和巡幸天下的开支。

       “祖有功而宗有德……”天子良久感慨道:“太宗皇帝之德,昭于日月,显于天地,朕自愧不如……”

       刘进和张越,都明智的在这个时候,闭上嘴巴。

       两千年封建王朝史,几个帝王,能与这位汉太宗的执政水平、个人修养相提并论?

       汉德能延绵四百年,全赖这位皇帝的遗泽。

       要知道,新朝末年,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军,都要找一个姓刘的宗室来做首领。

       而这就是人望,就是人心。

       感慨了一阵后,天子却是起身,看着那太宗衣冠,对刘进悠悠道:“进儿啊,太宗孝文皇帝,德牟天地,泽及鸟兽,非一般人所能为,朕也不强求汝能学得……”

       “当年先帝带朕瞻仰太宗衣冠时,曾有教训,如今朕将此教训,传与汝……”

       “孙臣恭闻圣训!”刘进立刻叩首。

       “当年先帝训朕曰:孝文之治,德为辅,而本为权,切不可本末倒置,若本末倒置,则如太阿倒持!”

       “进儿能思之,汉家制度,以霸王道杂之,朕心甚慰,此语寄于汝知,日后当牢记于心,不可忘怀!”

       “诺!”刘进恭身再拜。

       只是想着,却不免有了些壮志。

       皇祖父说,太宗孝文皇帝之德行仁政,非一般人所能为。

       但,刘进却想要挑战一二。

       他就不信了,自己的曾祖父能做到的事情,他就不能?

       天子看着自己的孙子的神色,心里面也明白这个孙子多半,此时已经有了志向。

       就像他当年,被先帝带到太宗衣冠前时一般。

       他也曾经,立志要做到。

       可是……

       那太难了!

       难到近乎不可能!

       毕竟,君王权力无限大,拥有天下,富有四海,可以为所欲为。

       没有大智慧大毅力,根本不可能做到像太宗皇帝那样,即使富有天下,依然节俭自身,纵然天下歌颂,也不改本心。

       哪怕只是表面做到,伪装节俭,也是极为困难。

       他本人,甚至连一年都没有坚持下来,就败倒在了这花花世界的无尽诱惑与吸引之中。

       刘进能吗?

       天子暗自摇了摇头,没有太宗的早年经历,没有尝过贫苦,不知民间疾苦,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皇室长孙,怎么可能有太宗的毅力与决心?

       不过,刘进的神色,让他颇为欣慰。

       总算……

       这个长孙,不再‘不类己’了。

       单单就是在这个事情上,就和他当年的个性,颇为相似。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建造狂魔网游之暗影法师地球征服万界力皇神说世界之风起云涌星际女军医我在征途一指成仙从武侠开始无敌法神之怒官路沉沦末日之超神进化咸鱼的科技直播间启示之刃这个洪荒主播不太正经超级大土豪无限修仙阴司来客若水向东流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