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我不想往表演投入我任何的情感
“早上好,祝你的新电影拍得一切顺利,让观众们喜爱得《深入骨头》、《可爱的骨头》、《冬天的骨头》!lol”
“!!!洛杉矶才凌晨四点,你在梦游?o_o”
“定时发送的。我在-_-”
“真智能, ̄-_- ̄”
“那是眉毛?才没有那么细!”
“▆▆▆▆__▆▆▆▆
〇________〇”
“鼻子呢?”
“这里,┻”
“总算又能呼吸了。”
“你的鼻子真像中指。”
……
将近日出了,天空染成了一片橙红,光线越发的明亮,爆笑声响彻了山林间的ethod-acting,是体验派的美国化。如果说理查德-波列拉夫斯基(1889~1937)还是斯坦尼的真传门生,师承于他的李-斯特拉斯伯格(1901~1982)就是方法派的鼻祖。
20世纪20年代,波列拉夫斯基带着莫斯科艺术剧院团队流亡到了纽约,斯特拉斯伯格被他们的演出震撼了,随后参加了波列拉夫斯基的培训班,并在30年代与导演哈罗德-克鲁曼组建了“团体剧院”,他把从体验派学到的东西加以整理和发展,创造出两大有美国快餐文化性质的核心“即兴表演”和“情感记忆”。
斯坦尼说“表演需要精确细致到每个微小动作的排练”,说“演员和角色的情感统一、真挚、可信”,斯特拉斯伯格说“不,即兴表演也可以”、说“你演的时候你想什么观众哪知道,角色悲伤,你也悲伤就行了,运用你的情感记忆,情感的驱动力是否一致不重要”。
他的理念和方式就像打开了一条捷径,大受欢迎的同时,他也确实培养出一个个优秀的演员,遍布戏剧和电影等,像阿尔-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