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其它>大秦五百年>第246章 皇帝所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 皇帝所想



       这是他的战略计划,要是西域最大的国家成为藩属国,秦国在西域的影响力更大,能起到示范效应。

       以后再对西域进行文化输入,让驻军娶当地女人为妻,持续进行民族同化,增强西域人对华夏的认同感,最终把这些国家纳入秦国版图。

       嬴子婴所希望的,不是像原本历史上的汉朝那样,在西域设立都护府就行了。

       他还要将西域的人彻底同化,纳入华夏文明体系,让西域跟中土那样,使用统一的文字、度量衡、货币,采用相同的礼仪,让西域人认同大一统的民族、国家。

       这一步完成后,再通过西域,把华夏文化传播到更西边。

       天下没有不亡之国,朝代更替是正常现象,只有文化才是永恒的,不会因为朝代更替而改变。

       欧洲也有许多大民族,比如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

       但是,以本民族为主体的地区,却没有统一成为同一个大国家,欧洲分裂成很多个小国,就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文字、度量衡、货币,当地人没有大一统的观念。

       阿拉伯地区同样如此,当地许多国家同样是以阿拉伯人为主,却无法将这些地区集合成一个国家。

       听着皇帝的话,陈平、邹离都感受到皇帝那巨大的雄心,不愧是雄才大略,两人很快明白了皇帝的意图。

       邹离作揖道:“陛下,臣定当不辱皇命!”

       陈平道:“陛下雄心壮志,臣定当竭力辅佐。”

       ————————

       月氏国东边与匈奴地盘交界处,这里有一片草原。

       四月十八这天,秦军和月氏军队从这里出发,寻找匈奴人决战。

       在出发前几天,秦军已先派出小股侦察兵,侦察对面情况,确定了匈奴兵营地所在位置。

       这次联合出兵,两万骑兵直奔营地,秦军在前,月氏兵在后。

       东边七十里处,匈奴营地,匈奴右大都尉蒙博利就在这里。

       在冒顿给他的五万军队中,他在这里部署有两万军队,另外一万在月氏国东南边,还有两万部署在羌地北边。

       因为冒顿把主力部署在东边,造成西边这里兵力比较空虚。

       这天,匈奴人正常起来。

       不久后,有士兵来报,西边发现有秦军和月氏军队。

       蒙博利集合军队,要跟来敌血战。

       一个时辰后,秦军、月氏军抵达匈奴营寨前方,只见匈奴兵已列好阵势。

       太阳高高升起,照耀在数万年轻的脸庞上。

       在这里,即将进行骑兵与骑兵的对决。

       余州跟乌勒质说好,等秦军正面突破取得优势后,月氏军队从两翼出击。

       面对着匈奴兵,月氏士兵即使装备的钢刀,仍然不免有恐惧之心。

       只有秦军在率先出击,这些士兵才能壮着胆子出击。

       一万秦军集合起来,余州抽出钢刀,大声道:“弟兄们,可恶的匈奴人就在前方。现在,杀死是双倍军功,是我们立功封爵的大好机会,为了大秦朝廷、为了我们自己,勇猛杀敌。”

       随后,如狼似虎的秦军,向匈奴兵发起冲击。

       在秦兵眼里,对面的匈奴兵就是军功,现在是双倍军功,他们他要拼命杀敌,争取封爵、升爵。

       不久后,双方交战。

       蒙博利同样派出一万人迎战。

       跟匈奴兵相比,秦军在士气、武器方面占有优势。

       双方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激战一段时间后,伤亡数量高于秦军的匈奴兵挡不住了。

       蒙博利不得不增派五千人加入作战。

       因为还有一万月氏兵还没有出战,蒙博利不敢把全部人都派出去。

       结果,匈奴兵仍然抵挡不了秦军。

       在远处观战的月氏士兵们,他们心潮澎湃,秦军真是勇猛,不愧为虎狼之师,要是没有秦军,哪怕给他们装备钢刀,都未必敢于跟匈奴死战。

       “匈奴主将在那边,给我冲!”

       余州率领部下们,向蒙博利方向发起冲击。

       到了这个时候,蒙博利不得不让全部人投入战斗。

       但是,他的人刚全部出击,那一万月氏士兵出击了。

       激烈的战斗进行了小半天,在以秦军为主、以月氏兵为辅的联合作战下,匈奴军惨败。

       最后的结果是,蒙博利率领千余残兵逃跑。

       这是一场畅快淋漓的大胜利。

       经过统计,共斩杀匈奴兵18785人,其中八成为秦军斩杀。

       秦军战死3817人,重伤五百余人,月氏兵战死4754人。

       战死的秦兵,主要是在前期作战,后来取得优势后,特别是月氏军队加入作战后,伤亡率大幅减少。

       月氏兵亲眼目睹了秦军的勇猛作战,回去月氏国后,向很多人说起,很快传遍了月氏国、传遍西域。

       大秦的国威,在西域进一步增强。

       两天后,在羌地的杨喜,同样率领出征。

       三万秦军骑兵,在羌地以北寻找匈奴兵决战,花费了五天时间,找到了其中一万匈奴兵,斩杀其中九千余人,剩余数百匈奴兵狼狈逃窜。

       因为后勤供给问题,杨喜不敢走太远,获得胜利后返回羌地。

       ————————

       五月初八,咸阳,这里在举行朝会。

       太子赢文广也参加朝会,坐在皇帝旁边。

       西边胜利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这里。

       中尉佟威道:“陛下,臣以为,可让杨喜将军率军出击,把羌地以北地域夺取,纳入大秦国土。”

       羌地以北,就是后来的河西走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卫尉周允道:“臣附议,若羌地以北纳入大秦掌控,前往西域会更便利。”

       有多名臣子附议。

       嬴子婴没有立即拍板,对旁边的太子道:“太子,你觉得如何?”

       他要让太子勤于思考,多多磨练。

       十一岁的赢文广开动脑筋想了想,说道:“父皇,儿臣认为,要是被羌地以北地方夺取,缩短了秦地跟西域距离,是有很大好处。不过…”

       他稍微停顿一下,继续道:“现在秦军主力集中在东边,父皇说过,先收复诸夏之地,再跟匈奴决战。所以,儿臣认为,现在还不是夺取羌地以北地域的时机,等剿灭刘邦、项羽这两个叛贼,再作定夺。”

       儿子年纪虽然不大,却懂得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子婴高兴,露出微笑。

       他面向众臣,朗声道:“朕认为,太子言之有理,诸位卿家可有异议?”

       这下,臣子们没有不同意见了。

       散朝后,子婴跟儿子回到后宫。

       丽妃阿丝娜前段时间已经生了孩子,仍然是女儿,目前已经半岁了,取名为赢若樱。

       小女儿赢若樱,看起来就是混血种人,既不很像母亲,也不很像父亲。

       看着皇帝牵着儿子的手回来,冯幽兰欢喜得紧。

       自从儿子被立为太子后,母凭子贵,冯幽兰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

       在嬴子婴的心目中,有意要设立贵妃,贵妃在后宫中高于嫔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虽然儿子被封为太子,但子婴并没有把冯幽兰封为贵妃的打算。

       因为他知道,冯家以前为了让赢文广做太子,从中做了一些事情。

       因为看到儿子行,子婴才让他做太子,没有因为冯家做的那些事情而受到干扰。

       至于设立谁为贵妃,以后再做决定。

       ————————

       楚国,黔中郡治所,黔城。

       城内最大的客栈里,这里生意不错,大厅食桌大部分都有食客。

       客栈是消息传播之地,食客们在各自聊天,谈论着不同的话题。

       在某张食桌,食桌有四个人。

       似乎是其中一人请三人吃饭。

       “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秘密!”

       “什么秘密?”

       那三人好奇起来。

       那人假装压低声音,说道:“武陵山大军的主将是项庄、副将项冠这两位将军,你们知晓他们怎么做上主将副将位置的?”

       三人好奇起来。

       那人继续道:“是因为皇帝陛下的关系,因为都是项家的人,陛下又只信任项家的人,就算两人是庸将,都被陛下委以重任。”

       “这两人是庸将?不会吧?”

       “那是自然,当初起兵复国时,这两人碰到秦军就害怕,又不懂领兵,若不是因为同为项家子弟,他们两个顶多只配做个百将。”

       “那看来果然是庸将!”

       “这样的庸将领兵,我们大楚情况不妙啊!”

       “两位庸将领兵,要想胜秦军,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

       四人一连交谈了许久,假装怕被人听见,说话的声音却不是很小,旁边食桌的人能听得清楚。

       四人的谈话,引起了其他食客的好奇,又再加入讨论。

       “你说,皇帝为什么不让龙且将军继续做主将?”

       “嗨!事情还不简单,彭越、英布两人都背叛了楚国,龙且、季布之流,十有七八已暗中要投奔暴秦,岂能再让他们带兵。”

       “那照这么说来,就算项庄、项冠两位将军是庸将,也只能用他们了!”

       “对啊!这时无奈之下这样做的。”

       …………

       这些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楚国传开了。

       尤其是武陵山区的楚兵们,运送粮草途经的许多地方,有客栈或县城,被这些士兵听到了谣言。

       这些士兵把粮草运送到军中后,又暗中跟营地的楚军谈起。

       同样,在楚国首都彭城,谣言也转到了这边。

       ————————

       砀郡最东边,秦军大营前。

       大批楚军在这里,大部分士兵摆好阵势,一部分士兵在营寨前叫骂。

       “韩信胆小如鼠,只会龟缩不出战!”

       “韩信钻屠夫胯下,受辱不反抗,是窝囊废!”

       “韩信胯下之辱,真窝囊!”

       “韩信无能之将,只配做执戟郎中!”

       …………

       这是项羽派来叫阵的士兵,专门对韩信进行辱骂。

       秦军营寨内,士兵们听到这样辱骂主将,很不是滋味。

       那些武将们听到后也很不爽。

       韩信却不会这样,无论楚兵怎么辱骂,一概置之不理,他时而在大帐悠闲地喝茶,时而在营地内行走,神情轻松,他对击败项羽很有信心。

       ————————

       楚营,皇帐。

       项羽在看着地图。

       无论怎么叫阵,无论怎么辱骂,韩信就是不出战,他在寻找破秦军的办法。

       根据斥候查探的结果,从下邑到芒县,那是秦军连绵的营寨,要是秦军不出战,除非强攻或夜袭营寨,要不然没有破敌的可能。

       项羽在寻找着,看看能否派出奇兵,从下邑以北,或者芒县以南进入,攻秦军的背后。

       要想这样进军,除非是韩信没有考虑到这一层,导致没有防范,或者其它地区秦军防备松弛。

       项羽觉得,要是韩信长期不出战,可以在这方面做出尝试,甚至可以派人从沛县东边绕到秦军主力背后。

       他还有大胆的设想,可另外分兵二十万,绕到南郡,袭击三川郡,夺取洛阳,让韩信后院起火。

       正当他准备吃早膳时,一名士兵前来。

       “陛下,左丞相派人前来禀报重要事情。”

       那士兵进来后,给出一个竹筒。

       项羽接过竹筒,取出你们的布帛,章邯在布帛里写着,彭城和许多地方有人散布谣言。

       在布帛里,将谣言内容详细说出。

       项羽看了之后,又气又怒。

       在谣言里,说项家的人个个都是庸碌之辈,项羽派出项庄、项冠这两个庸碌之人领兵,那是昏君才做出来的事情。

       谣言又说,项庄是无能之将,迟早败给秦军。

       谣言还说,除了项家的人外,任何一个武将,随时都有可能背叛项羽,楚国将军们早已抛弃了项羽。

       这的确是有人传播谣言,章邯向项羽报告这些消息,也是有意为之,这是配合皇帝的计策,让项羽愤怒、心烦。

       项羽立即书写,让章邯一定要制止谣言。

       就算以后谣言能制止,但已经被很多人听到了,一日没有战胜秦军,很多楚人就会把谣言当成真。

       一向高傲自负的项羽对此很是焦急。

       到底要不要派出奇兵从南郡出击?

       项羽在矛盾之中。

       要是把这么多士兵交给龙且、季布,倘若叛变,对于项羽来说,那将会是灭顶之灾,只有让项家的人为主将,才能绝对确保不叛变。

       可项家的人当中,现在没有谁还能担任十万以上大军的统帅。

       项羽对此很是矛盾和心烦。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猎魇战魂玄幻:玩家超凶位面入侵游戏夜行拽公主挺进男子公关部诡梦纪古神的自我修养逆反天命我的女儿不可能是魔王匹夫仗剑大河东去打工众态人生无敌从野猪开始重生之星空巨蚊邪灵入骨穿越千万位面我有禁地小世界奶爸的文艺人生大秦五百年朱德昭的日记空离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