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筹码(下) ps: 这两章的更新速度是不是很快哈哈,感谢o别问我是谁o和ali猫爷童鞋的评价票~ 英国着名剧作家彼得-谢弗爵士(sir peter shaffer)曾经说过,“如果说伦敦是一幅水墨画,那么纽约便是一幅油画”。伦敦的魅力,在于它的从容淡定,恬静素雅,像是一位美丽而庄重的贵妇人,懒散地半卧在泰晤士河畔。而纽约的魅力,则来源于它的勃勃生机,灵动跳脱,好似一个热情且奔放的性感女郎,在大西洋的尽头翩翩起舞。作为毋庸置疑的世界第一都会,纽约城绚烂多彩的夜生活是绝大多数居住在大苹果之外的普通美国居民无法想象的。行事慎密,质素一流的私人陪侍服务,还有耗资千万美元打造,比百乐宫还富丽堂皇的苏荷区夜店,只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两个组成部分而已。 如果你热爱嘻哈文化又不惧黑夜,哈伦区那些帮派成员横行的脱衣舞俱乐部是个好去处,如果你钟情于高雅文化并对历史怀有热忱,大都会博物馆九点三十分才结束的夜间展出会是陶冶情趣的最佳场所,而如果你醉心于迷离夜色,却不愿在第五大道中央堵上半个小时,那么驱车前往布鲁克林,坐上最后一班nyair的直升飞机,在数千英尺的高空中俯瞰这座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人工半岛,也是将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当然,对于那些事业有成,文化修养又足够卓越的富裕阶层来说。哥谭镇内最好的消遣方式。莫过于百老汇剧院联盟四十家戏院上映的音乐剧与话剧。类似于《麦克白》、《歌剧魅影》和《悲惨世界》之类的戏剧具有独到的艺术与人文价值。同时也还保持着相当的趣味性,英语的普遍使用让观众们不再需要像观赏大都会歌剧院的歌剧那样猜测台上演员究竟在唱些什么。可以说,百老汇戏剧是纽约客们犒赏自己一周辛勤工作,为精神世界填充养分的绝佳补品。作为一个已经在大苹果打拼逾十年的精英女性,杰西卡-陈自然对百老汇的戏剧情有独钟,每个周末她都会与友人或者约会对象一起前往林肯中心观赏话剧。与其他三十九家百老汇戏院不同,林肯中心坐落在哥伦布圆环附近,并不靠近传统意义上的剧院区。而该中心所上演的剧目也大都是莎翁类型的古典话剧,而非蹦蹦跳跳的现代音乐剧。对于杰西卡来说,那些十三行诗般的经典独白,‘爱所有人,相信少数人,不伤害任何人’,‘如果音乐是爱情的食粮,请继续演奏下去’等旷世名句,总能带给她全新的启发,而那些观剧过程中遇到的各色人等。也能让她本就深厚的人脉关系变得更加宽广。 林肯艺术中心今天上演的这部重新编排的《麦克白》并没有太多亮点,剧情与人物完全按照格雷戈里-多兰(gregory doran)经典的1999年版设置。而饰演麦克白与其夫人的两位主要演员,也只是在竭力模仿安东尼-谢尔爵士(sir anthony sher)和哈利特-沃尔特夫人(dame harriet 的商业代表在文华东方有一个简单的会面,午饭之后……” 在用亚伦-索金剧中主角也无法比拟的飞快语速将当天行程念完之后,女孩才抬起头,面无表情地看向约翰尼。 “有问题吗,施瓦茨先生?” “有,你说的一多半的话我都听不清楚。”约翰尼扬扬眉毛,试图跟艾利西亚开个小玩笑,不过助理小姐并没有被约翰尼的尝试所打动,她只是挤出了一丝完全没有说服力的微笑,直勾勾地盯着对方,不发一言。 “如果没什么事儿的话,就先这样吧。” 约翰尼摸摸鼻梁,无奈地叹了口气。 “你先到会议室去,我处理完手里的文件就过来。” “好的。”没有任何犹疑,艾利西亚像机器人般利落地转过身子,朝办公室外走去。 这样的对话,最近一周里约翰尼和艾利西亚已经进行过无数次了。 不过这一次,情况却变得特殊了起来。因为在推开木门的那一霎那间,艾利西亚忽然停下了脚步。 “施瓦茨先生。” “嗯哼。” “你喝的是什么?”艾利西亚倚住门框,侧过身子,注视着对方的眼神里悄然多了几份温柔的盈盈笑意。 “哈?”约翰尼眯起眼睛,有些疑惑地问道。 “你桌子上的那杯星巴克。” “噢,只是普通的冰拿铁而已。” “你应该知道那是我最喜欢的饮料吧?” “你……”听到艾利西亚的话,约翰尼原本锁起的眉头开始慢慢地舒展开来。 “作为一个绅士,你应该利用这三十分钟的空隙做些什么呢?” “我马上就去。”约翰尼站起身来,从衣架上取下自己的西装,快步向艾利西亚的方向走来,声音里甚至有一丝抑制不住的,兴奋的颤抖,“一杯冰拿铁,对吗?不,见鬼,我干脆直接买十二杯回来好了……或者干脆二十杯?艾利西亚,你一天最大容水量是多少?” “太多好的东西加在一起,只会变成坏的东西,你要明白这点。” 看到约翰尼的滑稽模样,艾利西亚忍不住笑出了声来。清晨的阳光透过纱帘射入室内,映在女孩的姣好面孔上,为她的笑容涂上了一层充满致命吸引力的光彩。 “对了,刚才忘了给你说……” “早上好,约翰尼。” “……早上好,艾利西亚。” 约翰尼深吸了一口气,注视着面前这个难以言喻的女孩儿,柔声回应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