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都市言情>我的老师是学霸>第六百九十一章 不吐不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九十一章 不吐不快



       第六百九十一章

       “横向误差17厘米,要不要重新精调对接?大家都说说吧。”郑淳十指交叉,扫视了一圈会议室内的众人,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大的波澜。

       这是郑淳的习惯,每当遇到重大决策时他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收集信息并加以权衡。

       会议室内短暂的沉默了几秒。

       接着,一位负责人率先开口,“因为不漏水,所以甚至偏差在10厘米我都可以接受,但17厘米的偏差已经到了设计可以容忍的极限,现在很难抉择。再装一次的话,过程不怕,而是怕再装一次不成功。一旦从成功走向不成功,一切就都毁了。”

       作为渤海隧道项目组的负责人,他很清楚,如果这次的误差缺陷在10厘米之内,是可以通过管节内表面装修或者焊接来调整的。

       但横向偏差这个数字来到了整整十七厘米。

       是已经无法通过焊接等工序来进行逆向修复。

       不过……

       要是选择重新对接的话。

       就会将风险系数再次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重新对接成功,那自然是万事大吉。

       而一旦失败的话。

       那造成的损失和后续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毕竟。

       后天就要举办竣工典礼了。

       到时候,不仅会有许多业内人士到场,还会有许多国内外的记者参加这次的竣工典礼。

       要是让外界得知渤海隧道对接失败的消息的话,那丢的是整个国家的脸面。

       华国一直是被誉为基建强国。

       而渤海隧道的对接失败,无疑会对这个称号造成巨大的打击。

       这个责任……

       渤海隧道项目组的这些人是负责不起的。

       “咳咳,我说说我的看法。”这次说话的是隧道工程副总监理,“错边超出了验收标准的要求,是一个质量的缺陷项。因为最终接头安装既没有先例,也没有国家标准可以参照,如果渤海隧道管理局和总设计师允许这样的偏差值并且放行,作为工程监理,我也会同意。”

       “但是,根据渤海隧道验评标准,在信誉评价的时候要对工程扣质量分。缺陷就是一个不合格项,势必成为十几公里沉管安装的败笔。”

       在这位工程监理说出最后‘败笔’这两个字时,顾律注意到坐在主位的郑淳嘴唇下抿,双手紧紧握成了拳头。

       这是一种相当不甘心的表现。

       不仅仅是顾律,会议室内同样有人嗅出了郑淳那不甘心的气息。

       坐在郑淳的左手边,是郑淳的副手,渤海隧道项目组的副总工程师。

       他扫视了一圈会议室内的众人,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如果能够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我不赞成顶开重做,因为最终接头并没有漏水。理论上四个保障系统可以按照原来的流程逆向操作一次,但是对逆向操作过程中会碰到什么风险缺乏实操预案,所以马上再做一次的风险太大了。”

       这位副总工程师在决策会上并没有掩饰自己的看法。

       因为他很害怕三年多辛辛苦苦的成果毁于一旦。

       如果过程中出现问题,项目将拖延几个月或者一年,给业主、承包商乃至国家造成负面影响。

       这个损失是巨大的。

       不论是有形的损失,亦或是无形的损失。

       “我觉得张总工说的对。”会议室内另外一人站起来表示支持这位副总工程师的观点,“最终接头顶推系统的原设计方案中,没有‘重新安装’逆向操作的预案,但为了安装和测试,液压系统具备将顶推小梁移出并再次安装的功能。虽然千斤顶释放负载后用泵收回是可能的,但在复杂工况条件下将会对系统设备构成很大挑战。”

       接头的液压顶推系统就出自他手,他当然清楚,进行重新安装这个逆向操作的难度系数究竟有多大。

       一个搞不好,说不定就是满盘皆输。

       “压接状况相当好,管内滴水不漏,根据我之前的经验,总体线形很好了,虽然将gina止水带重新再压缩一次,从理论上说水密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的纵向间距、平面转角、竖向位置、竖向转角、gina止水带压缩情况及止水效果都很完美。”

       “为了一个精准对接度,意味着将这些来之不易的完美结果全部重新置于不确定性之中,所以我倾向于不要再重新对接了。”旁边,那位渤海隧道橡胶止水带的供应商同样提出同样的观点。

       那就是建议保持原样,不再进行重新对接。

       因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接口处的横向偏差虽然较大,但海底隧道的整体安全性还是得到很好保证的。

       至多就是。

       将渤海隧道原本预计一百二十年的使用寿命,缩短到一百年左右而已。

       这个并不是不能够就是。

       …………

       会议室内许多人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有的人态度模棱两可。

       但更多的人选择是保持原状,不去尝试重新对接。

       至于‘重新对接’这个选项,并没有去选择。

       重新对接对应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没有人有那个把握和信心说,重新对接一定会成功,一定会比现在的对接效果好。

       并且。

       隧道对接处的液压系统和密封止水系统,未必可以支撑起一次全新的对接操作。

       会议室内再次陷入沉默当中。

       郑淳用手摩挲着下巴,皱眉不语。

       一瞬间。

       他似乎苍老了有十几岁一般。

       你们说的道理我都懂。

       可是……

       我真的不甘心啊!

       但,即便是不甘心,又能怎样!

       郑淳长叹口气,揉着发胀的眉心开口,“既然大家的意见都很统一,那么我宣布……”

       “郑总工,稍等一下。”郑淳话刚说到一半,就被一道声音打断。

       而打断郑淳的不是别人,正是顾律。

       郑淳探寻的目光望向顾律。

       顾律微微一笑,“顾教授,我可不可以说几句。”

       郑淳愣了一下,接着点点头,“顾教授,你请说。”

       顾律点头致谢了一下,接着深吸一口气,目光在会议室内每一人的脸上扫过。

       而会议室内的其余人也将视线落在顾律身上。

       目光中带着好奇和打量。

       “我只是渤海隧道项目组的一名小小的技术顾问,几年多来并没有为渤海隧道的修建出过多少里,本不应该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上多说些什么,但是,听完诸位的发言后,有些话,我还是觉得不吐不快!”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某时空管理局的打工仔惊惧盛宴近身无赖神秀之主我真不想当金手指啊鼎宋北朝求生实录代码证道,万物皆可编程重生之锦雀成凰怪厨重生之中锋荣光反转人生学霸女友也太宠了吧武侠之独孤九剑美影大世界全球轮回游戏虚拟尽头原神之死兆星的魔王电影大师时光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