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其它小说>贞观小财神>第七百一十一章 安排出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一章 安排出路



       如今,身份不一样了,沈安也需要时间好好适应一下。

       要说钱,自然是他的最爱,现在为了做官,这方面的爱好也只能先放下。

       就像李世民告诫他的,要收敛。

       赚惯了块钱的他,还当真有点收不住手。

       主要是他一开始根本就不想做官啊!

       他又不是正经的唐人,不具备唐人那种陈腐的观念,他完全不介意被他们看成是商人。

       也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就像很多后人解释的,在哪个年代,其实最贫苦的仍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就算是把他们的身份地位抬到前面,压在手工艺人和商人的前面又如何?

       他们既不能像匠人一样可以吃饱肚子,养活一家人,更不可能拥有商人的万贯家产。

       看起来体面的身份,不过是镜花水月,每每有灾荒,他们总是最先受到冲击的一群人。

       四处讨生活也没有好去处,斗米百钱的时候,更是连肚子都填不饱。你以为在这辉煌的贞观之年,人人都可以吃饱饭,穿新衣了?

       呵呵,想的太简单了!

       即便是在这辉煌的长安城,不能填饱肚子的平民也要多少有多少。古代朝廷的执行力,着实有限。

       再加上,唐初吸取隋末的经验,大量精简了官员,整个长安城,能算得上是朝廷在册的官员,也就一千号人左右。

       这一千号人要负责的,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域差距极大的庞大帝国,他们哪里有精力把每件事都解决好?

       他们能做的,顶多就是促进生产,劝课农桑,平抑粮食价格,手段不丰富,效果也不甚好。

       他们只管这样去做,却并不能保证百姓们都能买到粮食。

       这还只是有关于吃饭的一个方面,所谓稻米,白面,在大唐的长安城,基本上并不属于普通农户。

       他们辛勤耕作,一年四季不停的忙碌,可能够日日都管饱的,只是糙米饭,或是麸皮饭而已。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沈安也思考了很多。

       他在大唐呆的时间越长就越加感觉? 应该为百姓们做点实事,不要总是想着赚钱的事情。

       若说钱,他现在已经有很多很多了,在长安城? 他可以拍着胸脯喊? 这些钱他两辈子都花不完。

       从这个层面上讲,他认为? 他还是个很善良的人? 你看? 凡是被他坑的人,都是长安城里的富户。

       他的行为从某种层面上讲,也算是劫富济贫了!

       总之? 他从来也没有祸害过平民百姓,他做的事情不仅不会对他们不利,还对他们大大的有利。

       接下来? 只要能把茭白的种植推广出去,他也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了。

       又三日? 朝廷的旨意正式颁下? 李治要搬入东宫居住? 沈安作为他力荐的随从? 也是一定要跟着的。

       官位虽然还没有定下来,但这件事已经是没得商量了。

       李世民给了他们两天的时间收拾行李,安排家里的事情。

       在这个交接的阶段,李世民已经做好了安排,不需要沈安操心。他只需要照看好李治就是最大的贡献了。

       其实相比李治,他这里的事情倒是简单的很。

       他也不准备带多少随从,有阿钱和芙蓉就够了。

       剩下的人,出路可以分为三种。

       愿意跟着他继续干的,他也不拦着,可以先投亲靠友,安顿一阵,他会按月发钱。

       等到他的新宅院划定了,他们这些仆从就可以到新宅院帮他操持。

       在这期间,沈安自己先住到东宫去,等到一切都收拾妥当,甚至是待到和金金的婚礼举办完毕,再正式入住。

       不愿意继续做仆人的,他会按照正常的程序,放免了他们,让他们成为白身,并且给一部分的遣散费。

       当然了,这些人今后过的好不好就不是他要操心的事情了,也不能再麻烦他。

       还有一部分人,便是既不愿意离开善和坊,又不想去做别的差事,寻一条别的出路的。

       这些人,沈安也有安排,随才任用就是了。

       他们本就在善和坊当差,这口御井一看就是好几年,熟悉的不得了,甚至比他沈安都熟悉。

       只需要让他们留守,等待新任的都水谒者就可以了。

       反正他们的业务熟练,也不需要重新培养,新任的官员,应该是很喜欢他们的。

       更不要提,哪个官员住在沈宅这样的大宅院里,都会开心的不得了。

       要知道,沈安为了住得舒服,对这里也是进行了不少修缮,虽然整体上没有大改,但绝对算得上是长安城里一处条件相当好的宅院了。

       谁知,他把这样的计划宣布出去,得到的结果却和他预想的完全不同。

       除了一小部分愿意留守在沈宅,等待新任官员的人,这些仆从,一个两个,老的少的,全都不愿意回归民间。

       沈安初时不解,放免他们当良民,这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大好事吗?他也不需要他们做什么,更不收钱,摸着良心讲,他已经算是长安城第一号大善人了吧。

       这样的好机会,为什么不把握?

       这当然是他这个外来户才会有的疑问,等到众人散去,芙蓉他们上前,一番解释,他才了解到其中的奥秘。

       沈安能够放免他们,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问题是,他们到了民间如何生活。

       这可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要知道,别看很多人在府上手脚麻利,样样活计都拿手。

       可真的放到民间,他们的生存本领完全没眼看。

       首先,别的不说,他们会种地吗?

       吃得了耕耘的苦吗?

       芙蓉一提这事,沈安也恍然大悟。

       他虽然在这方面没有经验,可他是个读过书的人,他的这些仆人不就和红楼梦里的小厮丫鬟一样吗?

       虽然在荣国府里做的也是伺候人的活计,可要说辛劳,是绝对算不上的。

       尤其是丫鬟,哪一个不是满身的珠宝首饰,粗活重活一个不做,细皮嫩肉水葱一般。

       再看农夫农妇的手,哪一个不是粗黑干裂,背后付出了多少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再者,就像之前提到过的,在大唐,农夫农妇得生活可着实算不上是好的。

       一年四季,说不定连一件完整的衣衫都混不上,穿的都是短打,什么上好的布料,根本是想都不敢想。

       别家不说,只看看他的府里就知道了,他的小厮婢女不论是穿戴还是吃食,都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了。

       这样的生活,只靠这些人的双手,是很难达到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斗破之加玛皇子要理智超级名师系统文贼出租屋内的喵星人保镖精灵:我异世界直播讲解宝可梦乱清霹雳咱家不差钱新婚夜,植物人老公竟把我亲哭了重生嫡女:我是大佬白月光不灭帝尊昏君洪荒吸血鬼我的无敌系统果然有问题我是个丧尸DNF之直播阿拉德驭房有术木叶:从日向开始谨慎淘宝创业年代麒麟一笑超强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