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功小说网>其它小说>贞观小财神>第六百四十章 乱出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四十章 乱出招



       皇帝出巡,就算是返回首都长安,也绝对需要履行一些程序,按部就班。

       既是如此,缓缓行之不是很好吗?

       更何况,其实他沈安根本没有做好和李世民正面对峙的准备。

       他会怎么说?

       他会作何反应?

       沈安心中很是忐忑,但是,没办法,他已经被李治拉上了殿,就好像是被强行赶上了架的鸭子一般,没有退路。

       就算他想拖延一段时间,李治也不会给他机会,这不,他们才刚刚上殿,茶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李治就开始进入正题。

       “父皇,儿臣有件要事,一定要亲自禀报。”李治兴奋雀跃的样子,让李世民竖起了警觉。

       自己的儿子,自己最清楚。平日里,若是没有什么大事,李治的表情都是很平静的。

       现在站在他的面前,活像一只躁动的兔子,不必想也知道,这肯定是有什么阴谋。

       而且,这个阴谋还和沈安有关。

       眼珠斜了斜,世民看向沈安。他们是一起出宫的,李世民是知道的,不过,他没有想到,他们居然不到一个时辰就回来了。

       这也太快了些。

       小雉奴的玩心有多重,李世民很清楚,只要一到洛阳,他就像是一头扎进山林里的鸟儿,逍遥自在,根本就不愿意回宫。

       而这一次,有了他最好的朋友沈安跟随,几人却只是呆了这么一会就回来了,实在是奇怪的紧。

       李世民不由得怀疑,促使李治火速回宫的原因,还是出在沈安的身上。

       这就有意思了,他暂时放下了手上的公务,支棱起一只耳朵,静静的聆听。

       见时机成熟,李治立刻说道:“父皇,沈公说了,我们在洛阳的这段时间,将要发生一件天大的事!”

       说完,他便转向沈安,向他眨了眨眼睛,模样很是俏皮。而沈安也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职责。

       上前几步,等着李世民发问。很显然的,李治并不打算经过他自己的嘴巴把这件事抖落出来,而是把这个宝贵的机会让给了沈安。既然预言是你自己说的,那么就还由你亲自去告诉父皇。

       “启禀陛下,事情是这样的,微臣夜观天象,预计这几日,洛阳城将有大雷雨,造成水患连绵,甚至会影响到皇城内,淹没一部分殿宇,所以,微臣建议,陛下尽快返回长安。”

       原来就是这事,世民笑笑,沈安一看他这表情就知道,他根本就没往心里去,这也正常。

       这里可是大唐,身为一个皇帝,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处理各种朝政,作为帝国的中枢,他需要运用全身的智力,精力,去维持朝政的正常运转。

       然而,所谓朝政,也并不都是实在的有用的事,还有很多零七八碎的,完全都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也是要多少有多少。

       就比如各种天象预测,今天说什么紫微星悖逆,于君主健康不利,什么萤火星逼近,大凶之兆之类的。

       作为朝廷的一个正式部门,负责观测天象的太史局,其实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门。

       大概每隔一个月,亦或者是有重要天象突然出现的时候,太史局的郎官都会向李世民做详细的汇报。

       而现在,李世民并没有收到这样的汇报。

       很遗憾的,其实对太史令的专业名词,李世民根本听不懂,于是,也不太在意。

       纯当成笑话来听,从军多年,李世民只信奉一个原则,那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坚定的信念,李世民如今才能坐到这个位子上来。

       不过,说来说去,沈安怎么会提起天象之事,这不是很奇怪吗?

       这个小郎君身上的谜团,简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让人看不清楚了。他会赚钱,他会造兵器,他还会制作冰糖这样的小吃,现在,他居然又增加了一项技能,通晓天象!

       这可能吗?

       “沈郎,你是说,你通晓天象,比太史局的郎官还厉害?”

       沈安慌忙否认,那不敢,现在执掌大唐太史局的,正是鼎鼎有名的传奇道士李淳风。

       这样的能人摆在那里,他又有何德何能,堪与他相比?

       不要开玩笑了,李世民放下书卷,其实从他们进门,他就没有认真的看过,只是做做样子。

       “既然你承认你的能力不足以和郎官们相比,他们都没有向朕禀报,你又从哪里提前得到了消息?”

       “难道,真的是上天的昭示?”

       沈安一时无语,到底要不要把这个预示和天象再次相连,正是他的犹豫之处。

       最后,他还是下定决心,按照告诉李治的那一番说辞,继续应对李世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对于他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显然,把许多没办法解释的事情都假托在虚无缥缈的天象,图谶之上是相当好的策略。毕竟,他们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相信这一套的。

       既然要办成事,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投其所好,这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稍稍动一点手脚就很有可能拯救很多人的性命,何乐而不为?

       果然,在天象和旧伤的双重证据之下,李世民被他说动,不过,接下来,他又陷入了困境。

       “陛下,微臣的意思,为了沿岸百姓的安全,不妨将洛河两岸的居民,暂时迁走,待到大水退去,再把他们迁移回来,时间也不会长,大概只有几天而已。”

       而已?

       李世民敛容,这个小子,说起大话来真是一点不脸红。

       “沈安,你可知道,洛河两岸有多少住家吗?这些住家之中又有多少人口?”

       “想把他们全都迁移到其他的地方,这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李世民没有想到,沈安的终极目的竟然在这里。

       他居然想把洛河两岸的居民迁走,就为了躲避有可能到来的大水。严格说来,这当然是一项善举。

       若是城中真的要突发洪水,能够把百姓提前转移走,当然是最好不过,既可以减少财产的损失,最重要的,还可以让百姓们免于受难。

       一次大水下来,即便朝廷尽力救灾,可还是难以避免百姓流离失所,甚至丢掉性命。

       然而,做这样一桩善举,也绝非易事。

       李世民不知道,沈安是否考虑清楚,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在短时间内实现如此众多的人员迁移,其难度甚至不亚于灾后的救助。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六道仙尊女配自救守则大唐之我是独孤凤万界独行者我的港综世界废土人生模拟器我必定以理服人顶尖高手我的女孩你惹不起孤独成爱警途维度之间佣兵二十年宫变,重生皇后太佛系酒香田园我的时光里,满满都是你总裁哥哥好可怕:老公,饶了我!末日幸存者在晚清穿越,作死,玩脱小地主升职记